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5年潘汉年突然被抓,隐蔽战线人人自危,周恩来:你们紧张什么

0
分享至

1955年,上海副市长潘汉年跟随陈毅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潘汉年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1954年,时任共和国副主席的高岗伙同饶漱石因密谋分裂党、篡夺国家权力被揭发和批判,由于两人长期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导致很多人受到两人牵连。

高岗被捕之后,拒绝接受组织的批判,选择自杀,他的死,使得留在他身上的许多秘密也被掩盖,为了肃清党内的隐患,党中央不得不在党内进行大规模的审查。

一段时间后,由于审查的越来越过火,党内人心惶惶。

毛主席对于此事十分关注,他认为不能再让矛盾扩大化,因而表示,全党的干部必须主动交代自己在战争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写成材料上报给中央。

毛主席进一步表示,如果此人态度诚恳,知错就改,那么党组织可以视情况酌情处理,很有可能是既往不咎。

对于毛主席的指示,党内许多干部纷纷自查,并将自己的材料写成送到了党中央,这些人中,有一个人叫胡均鹤。

胡均鹤身份比较复杂,大革命时期,他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一度受到重用,担任过团中央的组织部长,1932年,胡均鹤被国民党中统逮捕,自此叛变。

抗战时期,胡均鹤又投靠了汪伪,成为了大汉奸,当时他在76号工作,是臭名昭著的特务。

1945年,胡均鹤被国民党抓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四年后,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为了给我军增加困难,一大批罪犯被释放,其中就包括胡均鹤。

胡均鹤被国民党释放后,按照国民党的本意,是让胡均鹤破坏我党的统战工作,但是在经过多年的风雨后,胡均鹤认识到共产党才是正确的选择,因而他派人找到潘汉年,希望潘汉年给自己一个出路。

潘汉年作为我党隐蔽战线的主要领导人,此时他正面临一个难题。

上海虽然解放了,但是国民党在这里隐蔽了大量的特务,土匪,他们一旦暴动,那可是对上海的一大冲击。

胡均鹤得知后,当即表示,自己可以出头,搜捕国民党留下的特务。

潘汉年心里也曾顾虑过胡均鹤的身份,但是考虑此时急需胡均鹤这样的人才,他最终决定大胆启用胡均鹤。

随即,潘汉年这个情况汇报给了中共华东局,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同意了此事。

就这样,胡均鹤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海公安局“情报委员会”主任,在此期间,胡均鹤确实很有能力,揪出了一大批国民党留在上海的特务。

1954年高岗,饶漱石阴谋破裂后,胡均鹤向党组织提交了一份材料,在这份材料中,有一个相当醒目的词条:潘汉年曾在1943年与汪精卫交谈。

毛主席看到胡均鹤提供的材料,眉头紧皱,但是他并没有多说,他在等潘汉年自己说。

1955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再次在会议上重申,凡是与高,饶两人有某些牵连的或历史上有问题而没有交代的高级干部,都应该将问题主动说出来。

潘汉年内心焦虑,思来想去,他写出了一份材料,主要就是说自己曾会见汪精卫一事。

写完后,潘汉年先是找到了陈毅。

陈毅看完潘汉年写的材料,内心震怒,训斥潘汉年:“你真是糊涂,这么严重的错误,为什么不早早向党组织报告?你知道你私自会见汪精卫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吗?这是原则性的错误。”

训斥完潘汉年,陈毅将材料送到了中南海。

毛主席始终没有等到潘汉年,而是等到了陈毅,而他也不再对潘汉年抱有什么期望,雷霆大怒:此人从此不能信用。”

说罢,毛主席让公安部长罗瑞卿将潘汉年逮捕起来,关押在了监狱。

潘汉年被抓,一时间隐蔽战线的同志们人心惶惶,由于事情出的太过于仓促,很多人都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周恩来作为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他主动找到了隐蔽战线的同志们:“潘汉年的事情,你们紧张什么?我同潘汉年交往的历史最长,我都不紧张,你们也不要紧张。”

总理的话,稳定住了人心。

那么,潘汉年为什么在1943年时要私会汪精卫?他为什么又隐瞒不报呢?

潘汉年是江苏宜兴人,由于家境优渥,少年时期的潘汉年并没有因为吃穿问题发愁,从小他就热爱文学。

乱世之中,文人自当更加爱国,面对国破山河,潘汉年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投身到了革命中。

1925年,19岁的潘汉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且传奇的革命人生。

入党后,潘汉年先是跟随郭沫若在北伐军中从事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地下搞宣传。

如果按照这个历史走向,潘汉年的后半生,也许会功成名就,不会那么跌宕起伏。

1931年,由于中央特科顾顺章的叛变,中央特科进行“大换血”,潘汉年被选中,担任了情报科的科长,自此,潘汉年的人生彻底发生了转变。

不得不说,潘汉年确实是一位搞情报工作的天才,在他的领导下,我党的隐蔽战线,很快就有了“潘汉年系统”之说。

这句话,指的是在潘汉年的麾下,有许多名头大,能力强的红色特工,这些人包括上海滩著名才女关露,华克之,黄慕兰等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上海沦陷,此时的上海鱼龙混杂,各国特工都很积极的活动,我党当时并未很注重上海的情报工作,不过随着抗战的深入,上海成为了我党情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939年,潘汉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前往上海,领导上海的我党情报工作。

潘汉年此次前来上海,并非是没有做什么工作,在此之前,汪伪政府特务组织76号领导人李士群,秘密的向我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传话,他希望能够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因而想要和我党接触。

因此,潘汉年此次前来上海,其实就是见李士群。

李士群早些年间也参加过我党,后来被国民党抓捕后叛变,抗战后又当了汉奸,对于李士群的身份,潘汉年心里很不耻,但是此时为了工作,与李士群合作,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

来到上海后,潘汉年见到了李士群,此次会面的人数中,也包括了胡均鹤。

李士群为了给自己留后路,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给了潘汉年一些日伪军扫荡新四军根据地的情报。

离开时,李士群告诉潘汉年,胡均鹤以后就是他们两人的接头人。

从1939年到1943年,在此期间,李士群利用自己的身份,确实提供了一些对新四军有利的情况,可是让潘汉年没想到的是,1943年之后,他却一直联系不上李士群。

此时日伪军正准备加大对我新四军根据地的“扫荡”,如果没有情报,我军可能会有不小的损失,中共华中局书记饶漱石因而找到潘汉年,要他想想办法。

潘汉年思来想去,决定冒险到上海,亲自见李士群,看发生了什么事,饶漱石表示了同意。

这次上海之行,也成为了潘汉年后半生的悲剧根源。

1955年潘汉年在给中央写的材料中说,他前往上海后,见到了胡均鹤,却没有见到李士群,从李士群家人的口中得知,李士群去了苏州。

潘汉年心里一想,既然来了不能什么都没获得,就去了苏州,可是到了苏州,潘汉年依然没有见到李士群,打听才知道,李士群又去了南京。

有着多年情报生涯的潘汉年心里已经有了怀疑,但是出于诸多原因考虑,潘汉年还是决定冒险前往南京。

此时的南京已经沦陷,是汪伪政府的所在地,潘汉年到了南京,犹如“羊入虎口”,一切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潘汉年后来交代说,也是在南京,他在李士群的挟持下,秘密会见了汪精卫,两人并没有说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对于潘汉年的交代,党组织不知该如何确定,因而此时汪精卫,李士群等当事人都已经去世,根本没人能证明,到底是他主动去见汪精卫,还是被动,这一切都不好说。

而见了汪精卫后,潘汉年做出了一件令人非常诧异的事,他决定将这个秘密给隐瞒下来。

从这件事上来说,潘汉年确实是大大的做了一件糊涂事,党组织有原则,如果他是被挟持,还是其他情况,应该立即在事后向组织报告说清楚。

国民党特务根据蛛丝马迹查到了此事,大肆攻击我党,毛主席还因此事向潘汉年询问情况。

潘汉年继续隐瞒,为此,毛主席还亲自为潘汉年证明说国民党是无中生有,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潘汉年内心会不会有些愧疚,居然敢隐瞒领袖。

作为一名情报工作者,特别还是情报工作的领导者,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汪精卫是谁?中国最大的汉奸,潘汉年连见他的事都敢隐瞒下来,这无疑是犯了非常严重的党性错误。

众所周知,情报工作不是请客吃饭,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潘汉年的隐瞒,最终没有隐瞒所有人,胡均鹤,就是其中的一位知情者。

后来,胡均鹤向党中央汇报此事,潘汉年自然是躲不过。

潘汉年最终被抓,进了监狱,在监狱里,他过了自己的后半生,直到1977年去世。

特殊时期结束后,陈云要求重新审查潘汉年冤案,后经查实,潘汉年并非是汉奸,因为潘汉年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党的事。

而潘汉年的后半生之所以悲剧,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他秘密见汪精卫一事,并隐瞒12年之久,最终成为了他永远都说不清的事。

1982年,潘汉年被平反,九泉之下的他得知的话,也许会瞑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门前的小个子
历史门前的小个子
看这时间长河的无情变迁
1102文章数 14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