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至1982年,担任过我国国家主席正式职务的只有毛主席和刘主席,另外宋庆龄晚年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但无实际职权。
宋庆龄身患癌晚期症,进入1981年后时日无多,国家为了表彰宋庆龄一生的杰出贡献,决定授予她这个称号,属于因人而设。
其中,毛主席自1959年就不再担任国家主席一职,而是中共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刘主席之后,我国政府的最高职务是一直是国务院总理。
1969年4月,林彪被定为接班人,并写进了党章。第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夕,毛主席提议不再设立国家主席一职。
林彪一伙出于争权夺利的目的,别有用心地坚持要设国家主席职务,还提出要毛主席担任。
毛主席一眼便看透了,林彪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实际上是他自己想当国家主席。
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任何人也都清楚,设立国家主席,只要毛主席在世,这个职务任何人也无资格担任。
然而,已担任党、军最高职务的毛主席,已无过多精力再担任政府的最高职务——国家主席。
毛主席当时已经是77岁的高龄,本就日理万机,国事繁忙,他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不设国家主席的要求,毛主席曾无奈地表示:
"设了这个主席,就要不停地处理各类琐事、接待外宾,不要设置了,我不当国家主席。"
林彪及其同伙却出于私心,不断造势,要求设立国家主席职务,1970年8月23日,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上,他们在毛主席数次明确表态不再设立国家职务的情况下,依然唱反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不好的事情发生。
第二年,林彪携妻儿仓皇出逃,飞机在外蒙古境内坠毁,这就是著名的“九一三事件”。之后,再也没有人公然提设立国家主席职务的事情。
毛主席逝世后,华国峰一度担任党政军的最高职务,但是他担任政府的最高职务是国务院一把手,所以,一直到1982年,我国仍然没有国家主席的职务。
随着邓公复出,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对外事务逐渐增多,为了便于开展外交事务,与国际接轨,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设立国家主席职务迫在眉睫。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然而,由于毛主席的崇高威望,生前还曾坚决反对过此事,不少人也因此不敢提此事,还有一些人也反对此事。
反对的人看来,如果重新设立国家主席职务,当时也只有威望最高的邓公才能出任,是否也会出现“分散领导人过多精力”的问题,这个担忧与毛主席生前的忧虑是一样的。
因此1982年,当邓公在人大会议上提出重设国家主席的提议时,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面对他们的担忧,邓公却坦然地解释说:这个不会,我不出任国家主席。不是只有我,其他同志也可以当的嘛!
众人这才释然,最后都同意了他的提议,在1982年底通过的第四部成文宪法中,恢复了共和国主席设置。
邓公也是说到做到,之后,他从未出任过国家主席的职务。从1983年-1988年,李先念和杨尚昆先后担任国家职务。
如今看来,两位伟人的决策虽然截然相反,但是都没错,因为他们的决策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着想,不慕虚名不存私心,并且在方式方法上,敢于解放思想、冲破束缚。
实事求是,也正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两位伟人的决策都是遵循了这个原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