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朝鲜战争换掉彭德怀就能获胜?粟裕来输得更惨!就因四点!

0
分享至

美国专家曾口出狂言,称只要志愿军换掉彭德怀元帅,美国就能赢。可见彭德怀元帅的实力不容小觑,美国着实是被打怕了。如此武断嚣张言论之中,又有几分真几分假呢?况且美国后来研究发现,中国还有另外一位将领,幸好没碰上,不然输得更惨。这个人就是“战神”粟裕。美国人这么说,主要是有四点原因。

彭德怀指挥的抗美援朝战争

彭德怀元帅指挥的朝鲜战争,给同为参战方的美军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幸存者多年之后提及此事仍是谈之色变、苦笑连连。那场战争,留给美军从将领到士兵,似乎只有连年的噩梦以及对中国志愿军铁骨般意志的敬佩。

究竟是怎样的战役才能让叱诧风云的美国王牌军队认输投降?彭德怀元帅把美国西点军校校长麦克·阿瑟将军打得落花流水;西点军校优秀毕业生李奇微将军也曾为了此次战争借酒浇愁;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更是直接丧身战场……

因此美国专家专门研究朝鲜战争研究彭德怀元帅,极力探究朝鲜战争失利的原因。最后研究结果却不过是,即便换掉了彭德怀改为粟裕指挥,美军也许会输得更惨。

彭德怀元帅作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优秀将领,指挥战争取得胜利,临危受命不负重托,挑起大梁,终究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把美国军队赶到了三八线以南

正如彭老总所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座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彭德怀元帅这般已是将美军打得草木皆兵、闻风丧胆,那么令美军惧怕的粟裕将军更当是“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思及解放战争期间,作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带领着军队打赢了诸如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个战役,都展现了优秀的战略思想,同时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让世人津津乐道。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粟裕:“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并于1955年的中央军委授衔仪式上授予粟裕“大将”头衔。由此可见,身为野战军队伍中流砥柱的粟裕,的确是令人不可忽视的存在,也难怪美国方面得出这样结论了。

粟裕与麦克·阿瑟截然不同的性格

麦克·阿瑟作为美国仅有的九位“五星上将”受衔者之一,同时拥有菲律宾陆军元帅军衔。他相继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次奉命指挥朝鲜战争,自身狂妄的性格就展现出来了。

麦克·阿瑟将军依仗着美军先进的装备、充足的补给,在仁川登陆战中取得重大胜利之后,指挥联合国军跨越三八线,之后又公然反对白宫的决策,妄图全面升级战争,扩大战争范围,却难以在之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占据优势.最终在他多次狂妄自大的发言决策后,杜鲁门方面在1951年4月11日解除其职务,57年军旅生涯也被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杜鲁门曾经多次提议与麦克·阿瑟见面,在美国本土或夏威夷皆可,但都被麦克·阿瑟以不愿夜间远途飞行为由拒绝。后来杜鲁门让了一步做出了部分妥协,将会议地点改为威克岛。即便如此,麦克·阿瑟仍是不满意,在前往会面的途中对同僚吐槽“为了政治原因被召到这么远的地方,真是浪费时间。”他认为杜鲁门总统应当到东京来。

如此轻狂之人,战争中难免有所失误。

反观粟裕,深藏不漏,谦和有礼,有道是翩翩公子温润如玉,十分有古代儒将的风范。但其实在粟裕儒雅的外表下,是猛将都无法比拟的刚硬,多次令敌军闻风丧胆。

粟裕将军出生于自古骁勇善战的湘西侗族。侗族男性天生就酷爱猎枪和腰刀,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儿童,皆练就了排兵布阵的技巧和丰富经验。

粟裕的童年同每个侗族男人一样,在猎枪的陪伴下度过每一天,一套枪法舞得出神入化。他重视每一次训练,治下有方。晚年的时候粟裕曾多次到部队视察,他见小战士们一边训练瞄准,一边说笑,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责备训斥,而是对小战士们提出新的要求。

他将一枚小小的硬币放在步枪狭窄的准星处,让战士们射击,结果伴随着枪声响起,硬币直接掉落在地上。随后粟裕接过枪,给所有人做示范。他不仅每发皆中,而且硬币在准星处纹丝不动,在场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粟裕这样温和有身怀本领的将领,又怎么不令人心服口服并终生追随呢?其领导的军队也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向心力之强是麦克·阿瑟指挥的军队难以比拟的。因此即便中方军队换了将领,美国及联合国军终究难以取胜。

以弱胜强,粟裕指挥才能出色

陈毅曾经评价粟裕,说他是“愈出愈奇,越打越妙”、“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的勇气和才干”;朱德在一次会议上说“我老了,还有粟裕!”;叶剑英更是夸奖道“粟裕是全党、全军、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名的战将。”……

粟裕大将戎马一生,拥有赫赫战功,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我党我军大部分将领的认可。粟裕在淮海战役上的正确战略决策,创造了震惊中外军史中以弱胜强的奇迹,推动“蒋介石的滑铁卢”。这是一个能动地驾驭战局、力争主动、迫使敌人就范的漂亮部署方针。从“小淮海”战略进攻到“大淮海”战略决战,由“子养电”到“齐辰电”,粟裕的建议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淮海战役初期,华东野战军总人数不过36.1万人,面对国民党几乎多出一倍的军队,粟裕冷静指挥,沉着应战。只用了66天的时间,歼灭了国民党军一个“剿总”指挥部、5个兵团、22个军总共55.5万人,基本上消灭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为人民解放军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淮海战役过程中伤亡10.5万人,但战役结束时增长到55.1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优秀领导下,以60万对阵国民党部队的80万,是战争史上一次以少胜多都经典战役,值得铭记。粟裕出色的指挥才能于其中管窥一斑。

粟裕曾于1928年6月因为在老七仙岭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被朱老总称赞为“青年战术家”,是其在红军时期最闪光的桂冠。苏中战役中,粟裕秉持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原则,带领着三万人对战地方十二万大军,深入战场腹地,无畏艰险,向死而生,最终七战七捷,歼灭敌军五万多人。

这是粟裕儒雅外表下的刚强本性,是南征北战一路披荆斩棘的修炼,是多次打赢战争的支撑,是他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精神的深刻体现,是如今万里河山万家灯火的那一抹亮眼底色,是我们世世代代难以忘怀的爱国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气概。美国人的畏惧“打不过”,究其根本,打不过的是每一代中华儿女血脉中流淌的坚强不屈与誓死卫国的坚定信仰,无人可挡无法动摇。

家国情怀与个人主义的较量

除去性格与指挥才能方面的差距外,麦克·阿瑟有一点也是难以比得上粟裕,那就是觉悟。麦克·阿瑟本人十分惜命,其个人主义曾在多个紧要关头占了上风。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菲律宾在日本强烈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麦克·阿瑟多年的孤心经营即将被战火毁于一朝一夕之间,数年繁华眨眼化为一片废墟。由他指挥的美菲联军,面对日军的进攻已是难以招架,不得不转移撤离。

此时全部军队撤离到巴丹半岛的时候,惜命的麦克·阿瑟丢下大部队,理所当然地乘坐鱼雷艇匆匆逃走,只留下不知所以的士兵们面面相觑,手足无措。群龙无首的军队自然是一盘散沙,战斗力急遽下降,最终不日便被日军拿下,这也成为麦克·阿瑟军旅生涯中的一个污点。

这次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又一次故技重施。1950年11月28日,联合国军被中国志愿军打得一溃千里,在三八线以北已经彻底败溃,只得撤退后方。麦克·阿瑟与白宫方面互相推诿责任,试图找出战争失利的原因。不久后他为了弥补损失,扬言要在战争中动用原子弹和核弹。

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人并不想继续战争,好不容易换来的世界和平又怎能让它转瞬即逝。杜鲁门在相继给麦克·阿瑟发了数道命令后,忍无可忍革除了他总司令职位。麦克·阿瑟因为他的自私自利,结束了军事生涯,回到了故土美国。

同样身处战争年代,粟裕却始终将国家大义放置在个人安危之前,多次冲锋陷阵甚至不惜以身犯险,在血与火中不断淬炼自己,炼就了大义凛然不畏艰难险阻的高尚品性。十年饮冰,数年艰苦,都不能磨灭粟裕胸腔中激荡的爱国情怀,也难凉他全身中流淌的滚滚热血。那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蹇续与传承,是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无法忘怀的共鸣,是令世人震惊的中国力量,是野火沃土多难兴邦,是美国人难以打赢朝鲜战争的真正原因。

粟裕的细心与耐心,绝不轻敌

粟裕身经百战,与美军也有多次交手。对于美军的各种装备各式武器,粟裕早已了然于心。即便是联合国军装备先进,补给充足,但正如阿克琉斯之踵,任何事物都有弱点,美军也不例外。凭借着驰骋战场获得的丰富经验,他找到相应的规律,专门攻打对方武器装备的不足之处,得以取胜。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多次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弹尽粮绝之际,粟裕等人率领着先遣队取道闽山,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突入浙东南。粟裕带领着化整为零的部队,在山里打游击。在斋郎村,面对三个地方民团的伏击,粟裕不慌不忙,打听清楚敌军的真实状况后,他认为敌军人数虽然比红军多七倍,但内部分散,互不相属,推诿大于担责,适用于我军分而击之。

红军在半山腰引诱敌军走进山高谷深的峡谷里。进入谷中后,无数发手榴弹从天而降,两边山头枪炮齐发,敌方团长自知陷入埋伏却无计可施。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中,保安团腹背受敌死伤惨重,面对红军如猛虎下山般的冲锋只得缴械投降,只有少数人成功突围。

作战过程中,粟裕命令唯一一挺重机枪埋伏在地方民团的退路上,将其打得土崩瓦解,坐鸟兽状散去逃命。粟裕的细心观察与缜密分析,帮助挺进师赢得了进入浙西南后的关键一战,红军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有这样闪闪发光熠熠生辉的诸多特性,又难怪美国方面对粟裕如此忌惮了。

总结

1950年6月于朝鲜半岛爆发,1953年7月27日双方于板门店签署相关协定。这场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害。中方志愿军英勇迎敌,保家卫国,把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内,永生永世值得我们铭记。

我们有优秀深谋远虑的指导员司令员,有党和国家在背后做为最强大的后盾,是以志愿军战士们在前线冒着严寒,忍受着恶劣的环境,一寸一寸地守护祖国的边界,换来如今的锦绣繁华,和谐万邦。

无论是彭德怀总司令还是粟裕大将指挥,美军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美军打不过指挥员的英明决策;打不过志愿军战士的坚强意志;打不过全国上下的同心协力;更打不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认同感,那是蛰伏在血脉中的共鸣,是悠悠岁月无法洗刷的热忱,是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杀身成仁的前赴后继……

终归是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视和平反对战争,但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埋藏在血肉中时时刻刻沸腾的爱国情怀,那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新聊聊
新新聊聊
爱嗯哈比流派你呀爱立信
927文章数 2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