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太原楼评】孟晓苏说:刻舟求剑!

0
分享至

以微见著洞察趋势客观行文理性参考

太原| 业内视角

445篇/文1780字/阅读12分

导读

您老追耗子,别闪了细腰!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见字如面,大家好,我是太原楼评君!

孟专家今天的观点很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本着对孟博士的敬仰之情,楼评君非理智的要碰个石头。孟博士可谓国士无双,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温润有礼,忍辱不辩,并非内法外儒,此修为一以贯之,方不为老朽矣。

不谈起因和动机,直接批判是孟博士一贯作风。话题起因源于房贷利息,这原本是舍本逐末的问题。毕竟降加杠杆,低首付是以孟博士之流努力达成的,首付比例长期在20%-30%之间,是谁当初让房奴们多贷点的?

诚然,中国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引发了中国家庭负债率增高,可支配收入占比超支,部分家庭因房贷陷入到困境中,逾期还贷,断供法拍等屡见不鲜,其根源是房价高,而不是金融本身的错。

近几年利率下行,“降低存量房贷”成为关注,今年,央行司长邹澜明确表示,支持和鼓励银行与借款人协商变更合同或置换存量房贷,以降低老百姓的房贷压力。大部分网友认为过去的房贷利率较高,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有助于减轻生活压力。

存量房贷利率是否该降低拉平?存量房贷利率降低的阻力在什么地方?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制定者,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孟晓苏表示,存量房贷利率应该调降!

合着孟博士怎么说都对,毕竟房贷政策制定是他,现在觉得房贷不合理的也是他,真可谓是人嘴两张皮,当然孟博士还是很客观的提醒了:要全面审视以往对老百姓的新增贷款和存量贷款,那么我们就看看全国的存款贷款数据吧。

第一个观点:中国居民普遍是存款总量高于贷款的。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30.58万亿元。这也就是说,吃利息差的商业银行并没能完全吃掉了存款的利息差,毕竟总存款的多,总贷款的少。

第二个观点:贷款的结构中,个人住房贷款过去属于低贷款利率的种类,但是伴随着贷款的违约率增高,个人房贷的利息逐步成为风险标的,贷款利率呈现上升趋势。

房贷违约等问题的核心导向,并不是利率的问题,而是房贷本身超出了家庭支配能力,一旦遭遇失业和收入的缩减,房贷逾期必然伴随发生,毕竟相当部分的家庭是用足了金融杠杆才上车的,本身已经已经没有任何余粮了。而金融风险增高,银行内心是不愿意给房贷贷款了,或者贷款审批的条件应给增高才是应对措施。

第三个观点:过去的房贷利率偏高,跟我国的CPI偏高是有关联的,当存在适度的通货膨胀,房贷利息虽高,但是各类的物价也是水涨船高,而且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是跑赢CPI的,所以通过贷款的杠杆,很多家庭是实现了家庭资产抵御通货膨胀。

第四个观点:国内利差和国外的差距问题。不同的国家,所处的GDP增速,CPI增速,M1M2以及PMI都不同,对应的标的物房地产市场发展也不同,不能用单一维度的比较我国的利率水平,如果以较长时间轴看待,只是各国周期性的差距。

孟晓苏认为,目前存量房贷利率迟迟不降,阻力来自于商业银行。部分银行趁火打劫,这些银行认为当前政策不鼓励老百姓住房抵押贷款,就趁机提高利息率,造成了存量房贷利率畸高。把风险完全转嫁给老百姓,这实际上是从老百姓身上拿利益。

这番言论,可谓是义正言辞。楼评君也认为有几分道理,但是实际情况,存量房贷在选择了LPR之后,是可以实现浮动利率的减负效果的,但是譬如二套房贷以及商业贷款加点本身就会高,这部分即便是已经并行了LPR也仍属于偏高的行列。

套用一下孟博士的话,目前中国房价迟迟不降低,来源于民营房企。部分民营房企认为当前政策不鼓励老百姓买房,就趁机提高房价,或选择停工,造成了百姓房贷压力过重,或减少了房屋的供应交付,把期房风险转嫁给了百姓,是从百姓身上拿利益。

按此话锋,毫无违和感。

孟博士认为,房贷可以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能够鼓励老百姓改善居住需求,同时也可以释放消费能量,建立消费信心。

可谓是苦口婆心,毕竟说别人,自己不肉疼。规劝人性向善,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然圣人标准难框草民,毕竟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百姓传之,仅八卦而已。

文中意见和内容仅供交流使用

主业:城市进入/土地推荐/可行性分析

产品定位/开发顾问/企业培训

© Copyright

作者:张明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原创作品未经同意或授权不得商用

□ 更多太原楼评原创热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柴狗夫斯基
2025-09-16 10:24:37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极目新闻
2025-09-16 11:07:17
看完小米突然公布的新机,我决定先不买iPhone 17了

看完小米突然公布的新机,我决定先不买iPhone 17了

刘奔跑
2025-09-15 23:05:55
亚洲最穷国,落后中国30年,女性却惊人开放,很多土豪都想去定居

亚洲最穷国,落后中国30年,女性却惊人开放,很多土豪都想去定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5 23:16:03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6 12:27:20
于朦胧好友聊天记录曝光!多次强调:能不喝就别喝,有事记得叫我

于朦胧好友聊天记录曝光!多次强调:能不喝就别喝,有事记得叫我

柠檬有娱乐
2025-09-16 11:00:34
老罗为什么突然闭嘴了

老罗为什么突然闭嘴了

燕梳楼频道
2025-09-16 15:52:21
真相大白!于朦胧母亲发文:儿子死于饮酒坠楼是意外!评论区炸锅

真相大白!于朦胧母亲发文:儿子死于饮酒坠楼是意外!评论区炸锅

鋭娱之乐
2025-09-16 22:13:35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0:04:18
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的杨慧,认罪悔罪

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的杨慧,认罪悔罪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6:26:06
曝重庆理工留学黑人与女生住一栋楼,男女混住惹争议,女学生发声

曝重庆理工留学黑人与女生住一栋楼,男女混住惹争议,女学生发声

180视角
2025-09-16 13:44:15
探访52岁女子误触氢氟酸致身亡事发地,丈夫:已在老家给妻子办丧事

探访52岁女子误触氢氟酸致身亡事发地,丈夫:已在老家给妻子办丧事

澎湃新闻
2025-09-16 20:14:32
重理工黑人留学生住女寝楼后续:校最高层介入,爆料女生公开道歉

重理工黑人留学生住女寝楼后续:校最高层介入,爆料女生公开道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6 21:36:54
小米17价格首曝,iPhone 17彻底不香了!

小米17价格首曝,iPhone 17彻底不香了!

科技堡垒
2025-09-16 12:15:43
名义上都是自愿,实际上全是威胁

名义上都是自愿,实际上全是威胁

柴差说
2025-09-16 20:19:59
我为差生代言:从成绩倒数第一的“搞屎棍”到拿诺奖,他估计是全世界最有文化的流氓了

我为差生代言:从成绩倒数第一的“搞屎棍”到拿诺奖,他估计是全世界最有文化的流氓了

超级数学建模
2025-09-14 22:30:32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老板为何坚持否认预制菜,五年涉嫌20亿避税?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老板为何坚持否认预制菜,五年涉嫌20亿避税?

乌娱子酱
2025-09-16 11:05:01
西贝又出事了!家长给孩子选高价儿童套餐,吃一半发现米饭是酸的

西贝又出事了!家长给孩子选高价儿童套餐,吃一半发现米饭是酸的

星河也灿烂
2025-09-16 16:10:31
华谊王氏两兄弟,挥金如土时有多辉煌,如今人走茶凉后就有多落魄

华谊王氏两兄弟,挥金如土时有多辉煌,如今人走茶凉后就有多落魄

置身事内
2025-08-11 07:35:09
中美马德里会谈结束,中方公布的成果里,有两件事让人没有想到

中美马德里会谈结束,中方公布的成果里,有两件事让人没有想到

博览历史
2025-09-16 20:38:26
2025-09-17 01:07:00
楼评君张明
楼评君张明
太原房地产专业研究者
909文章数 3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游戏
亲子
军事航空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PS5系统更新9月17日上线 无线手柄配对多台设备

亲子要闻

商务部等九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军事要闻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