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激发创新动能 激活创新主体 激励创新人才——江宁以“第一动力”赋能科技自立自强

0
分享至

近日,国内权威机构发布《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南京市江宁区再度上榜,位列全国行政区第七、全省第一。江宁区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缘于当地对创新动能的激发、对创新主体的激活、对创新人才的激励。

江宁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总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通道,加快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和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区建设,让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激发创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

作为南京制造业大区,江宁向“新”而行,下好产业强区“先手棋”,激发创新动能。

江宁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打造“5+4+1”先进制造业体系。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5个优势产业集群强链补链,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4个先导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第三代半导体、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元宇宙、储能与氢能等一批未来产业集群超前布局。

位于江宁区的南瑞集团深耕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现已成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在宁拥有南瑞继保、南瑞信通等20余家分、子公司,及今年3月获批建设的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瑞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依托实验室建设,南瑞推动特高压、柔性交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继电保护等核心技术实现国际领先,推动电网、信通、发电、工业“四大板块”核心产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16.3%。

除了南瑞,汇川高端装备、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等420个亿元以上项目先后在江宁签约落地,粤浦、中材锂膜等一批超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LG锂电池、中兴服务器等70个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江宁区还前瞻布局十大百亿级产业集聚区,总投资300亿元的中国能谷项目启动建设。

江宁区主动作为,精准服务,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矩阵。服务保障辖区内东南大学毫米波、移动通信等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注册完成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运营公司,出台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三年行动计划,辖区内南理工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实现高端机床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毁伤与防护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入驻运行。

激活创新主体, 注入“源头活水”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江宁区激活企业创新主体有高招:既重“引”也重“培”,注入“源头活水”的同时不忘内部“挖潜”。

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江宁区“长出来”的总部企业代表。作为一家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19年耕耘,公司已在南京、北京、福州设立了公司和研究院,产品涵盖禽用、兽用疫苗等多个品种。“企业初创时,政府给予的研发补贴、银行的低息贷款等,都是雪中送炭,助推企业快速崛起。”公司负责人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022年,江宁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00家。为构建良好的科技企业成长生态,江宁不断优化孵化体系,持续加强科创载体建设,引入科技企业“源头活水”,已初步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体系。目前,累计建成科创载体179家,其中国家级36家,建成全市首个省级孵化链条。科创载体已成为江宁区科技企业培育主阵地,全区6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源于孵化载体,40%的高新技术企业来源于载体毕业企业。

激励创新人才,赋能“自立自强”

江宁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刘韵洁院士引领的未来网络、沈国荣院士引领的智能电网、缪昌文院士引领的新型土木材料都在核心技术、行业标准、发展潜力上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42.8万人,集聚诺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71人,自主培养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82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3000人,稳居全市前列。

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精准操控井下240米深处的采煤机,实现“一键采煤”;面向工业应用,实现了500公里远距离传送、20微秒级时延抖动控制,能够对无人车进行厘米级精度的控制调度……这些全球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拓展了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其中,实验室重点打造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是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覆盖全国40个主要城市,建成40个主干节点、133个边缘节点和四大云数据中心,能够满足国家关于下一代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天地一体化网络等重大科技项目的试验验证需求,今年将完成验收并正式运营。

紫金山实验室自2018年揭牌至今,短短5年多时间里,在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世界领先成果,创造了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多项“全球第一”。实验室以刘韵洁院士团队、尤肖虎教授团队、邬江兴院士团队为基础,吸引国际优势研发力量参与科研任务,目前已汇聚1000多人的研发队伍,并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整合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内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多家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伙伴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近50个。

创新人才是科技自立自强的“蓄水池”。今年以来,江宁通过党建引领,推动驻区24所高校深化合作,全力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共建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等重大成果转化平台,加速原始创新成果就地开花结果;举办 “双链融合·智汇江宁”系列校企对接、“名企优才直通车”及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良性机制,让人才与产业在“双向奔赴”中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新华日报记者 成岗 潘瑞凯 郭人可)

主编:潘瑞凯

责任编辑:杨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红
新华红
传承红色基因,勇立时代潮头
1972文章数 4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