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1949年2月,根据这条命令,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贺炳炎担任了第一军军长,廖汉生担任了第一军政委,陈外欧担任了第一军参谋长。
第一军成立后,很快就在彭老总的带领下投入到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当中,为缔造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第一军的第二任参谋长,他的名字叫杨文安,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为新中国的高射炮兵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杨文安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杨文安是山西芮城人,出生于1912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早年时期,杨文安主要在家乡读书,他虽然家庭普通,但读书刻苦,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1928年,16岁的杨文安考入了山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那个时候读师范学校好处很多,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有公费补贴,杨文安就是靠着仅有的一点补贴,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934年,杨文安从师范学习毕业之后,前往运城开办了学校,投身教书育人工作。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了我国东北,并且还对华北地区虎视眈眈,1935年,日本政府与国民政府签订了《何梅协定》,从此之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基本撤出了华北地区。杨文安对这件事非常愤慨,那段时期,他广泛接触进步人士,受他们的影响,杨文安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6年,杨文安考入了晋绥军官教导团学兵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文安主要活跃在晋中一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另一方面积极建立游击根据地,在后方抵抗日本侵略者。当时杨文安表面上属于阎锡山的部队,但实际上,他早已加入我党,在部队中秘密宣传我党的革命思想,做了很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1939年,阎锡山不断制造与八路军的摩擦,伺机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种背景下,杨文安与他所在的部队回到八路军中,自此之后,杨文安开始跟随八路军120师战斗。1944年,杨文安又被派到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他被安排到晋绥军区,担任了第八军分区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文安继续活跃在西北大地,从事根据地的建设,为解放大西北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第一军成立之后,杨文安担任了第一军的副参谋长,在彭德怀的带领下投身解放西北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杨文安升任第一军参谋长,1953年,他随部参加了抗美援朝,做了大量协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工作。
从朝鲜回国后,杨文安被调到防空军高炮指挥部,担任了参谋长一职,1955年大授衔时,43岁的杨文安被授予大校军衔,授衔之后,他又被调到空军技术部,担任了技术部副部长等职务。1961年,49岁的杨文安晋升为少将。一年之后,杨文安改任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那段时期,他投身解放军高射炮兵的建设工作,在高射炮兵从无到有以及发展壮大过程中做了大量技术工作,是高射炮兵的缔造者之一。
可惜的是,1967年,杨文安受到吴法宪的迫害,被打成“假党员”,6月17日,55岁的杨文安不堪受辱,选择自杀。在杨文安自杀后12年,也就是1979年,相关部门为杨文安平冤昭雪,恢复了他的一切名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