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在解放军中,父子都是将军的并不少见,不过,父子两人都是上将的,目前仅有两对,其中第一对就是张震将军与张海阳将军父子。张震将军在土地革命时期加入了红军,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张震在1955年大授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解放军实行新式军衔时,张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年参加授衔的17个上将之一。同时,改革开放时期,张震还担任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以及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为我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张震的亲家,他的名字叫孙克骥。孙克骥出生于1917年,福建省武夷山人,早年时期,他主要在福州等地求学,也是在读书期间,孙克骥广泛接触进步书籍,开始追求进步思想,参加各种爱国运动。1932年,孙克骥加入了共青团,1936年,他参加了共青团江苏省委领导的抗日救国义勇军,走上了武装抗日的道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当时孙克骥也主要活跃在南方,1938年年初,他被闽浙赣特委派到新四军第三支队,主要从事部队的政治工作,在新四军第三支队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并参与了苏浙根据地的巩固与建设,见证了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孙克骥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苏中七战七捷、淮海战役等重要战斗都有孙克骥的身影。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孙克骥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参与围歼了黄百韬兵团以及杜聿明的部队,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淮海战役结束后,孙克骥还成功策反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及其所属40多艘舰艇,为后续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孙克骥留在南京工作,担任了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以及局长等职务,那段时期,他参与了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维护与巩固新生政权的运动,给当地群众营造了一个安定平和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当地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造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1955年大授衔时,孙克骥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孙克骥继续从事政治保卫工作,担任了广州军区公安军兼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等职务,1980年,63岁的孙克骥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政委,成为大军区副职干部。
那段时期,孙克骥投身我军的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退役之后,他继续留在南京军区,以顾问的身份发挥老干部的作用,继续为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晚年的孙克骥主要生活在南京,于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88岁。
值得一提的是,孙克骥的女婿也非常优秀,他的女婿名叫张海阳,是张震将军的儿子。张海阳长大后也参军入伍,曾担任北京军区副政委、二炮政委等职务,于2009年晋升为上将。同时,张震、张海阳父子也是解放军历史上首对“父子上将”,令人称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