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2年陈赓在朝鲜作战,毛主席紧急召他回京,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

0
分享至

前言
“谁是最后的顽强者,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陈赓。

陈赓,13岁离开湘江故土,步入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光明之路,他带领的“386”旅曾是敌人的噩梦,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创办首个多军综合性军事工程院,六次负伤,四次重伤,六次中毒,他的一生伴随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历史。

陈赓的家乡是湖南湘乡县,他和毛主席的的家乡韶山离得很近,是毛主席的老乡,因此他和毛主席的感情深厚,毛主席曾经向大家介绍陈赓:“他是我的俏皮老乡”。

而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正在朝鲜作战的陈赓,被毛主席急召回京,当他拄着拐杖来到中南海时,毛主席却被惊醒,喊道:“你在外面搞什么鬼?”而毛主席还让瘸腿的陈赓既当爹,又当娘….

毛主席和陈赓的故事,还得从红军占领贵州遵义说起……

临危受命显将才,毛主席:“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贵州遵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通知,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24日,先头部队占领土城,毛主席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总是工作很晚。

行军出发前,陈赓派秘书叫醒了正在熟睡的毛主席,毛主席兴致很高,不停地和总部的工作人员说笑话:“土城茅台酒很多,大家可要呷嘴哟。”

进了土城一看,果真酒很多,商店摆满了一缸缸的好酒,还有许多造酒的作坊和厂家,阵阵酒香飘来,陈赓觉得两腿软绵绵地蹒跚起来,这哪里是土城,这是“酒城”啊!

自从遵义会议的精神传达以后,干部团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大家正愁找不到一个机会,好好庆祝一番,天遂人意,土城给红军准备了大量的茅台酒,陈赓喝不了酒,却被酒香的味道搅的飘飘欲仙,后勤人员和酒家办好了购买手续,不一会儿就抬起一缸酒,说道:“司令员,吹喝酒号!”

小兵眨巴着眼睛,望着陈赓,说:“我,我没吹过喝酒号!”

“真笨,你就对着酒缸滴滴答答的吹!”

这奇怪的号声竟然人人心领神会,大家纷纷掏出小瓷碗,小口缸,从酒缸里舀出香醇的茅台酒,也不用什么下酒菜,脖子一仰,“咕嘟,咕嘟”就喝了起来,有的同志聚拢着划起拳来,拳令都是现编的:

“一定胜利,双枪兵倒大霉,三年整见天光,红四方…..”

大家都像过年一样高兴。

陈赓舀了一大缸酒,去找周总理,他知道周总理的酒量过人,他在土城街的场院里找到了他们,身穿布灰棉布军装的毛主席脸色抑郁,清瘦的脸上现出淡淡的红色,留着长胡子的周总理和扎着牛皮腰带的朱德在小声地商讨着什么。

原来,林彪的1军团在土城全变的复兴场与敌军遭遇,原以为是不堪一击的黔军“双枪”兵,激战当中,才知道敌人不止4,5个团,而是9个团,至少1万人,林彪坚持打到黄昏,不得不连夜向毛主席报告受挫的消息,这是毛主席遵义会议以后遇到的最关键的一次战斗。

他原来预料兵力对比是四对一,现在成了一对一,各个方面都出现了险情,紧急关头,朱德把帽子一脱,说:“老伙计,不要光考虑我的个人安全,只要红军胜利,遵义会议开辟出新的天地,区区一个朱德又如何?敌人是打不中朱德的!”

陈赓端着的一缸酒也无心送上,正想泼掉,被毛主席接过来,双手递给朱德,朱德很激动:“不必兴师动众,礼重了,礼重了!”

毛主席说道:“理应如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手足情嘛,朱总司令多抓俘虏,多打胜仗!”

第二天,天蒙蒙亮,土城战役正式打响,红军将士在丰村坝,青岗坡展开激烈的战斗……

红军连续奋战3,4个小时,战火未能扩展,炮火染红了土城的上空,然而尽管红军勇猛顽强,却仍然难抵敌军的攻势,原来敌人的兵力远远不止2个旅,而是4个旅,共一万多人,由于敌军在兵力,武器装备上远远占优势,红军受到严重的挫折。

毛主席立即派人通知林彪率领红1军团迅速增援,但是,在1军团尚未返回的2,3个小时内,战斗更加激烈,5军团被敌军突破,红军遭受很大的伤亡,敌人抢占山头,步步向土城镇逼近,一直打到了镇东面白马山的中央军委指挥部前沿,山后就是赤水河,若不能顶住敌人的进攻,背水作战,后果不堪设想。

在指挥部里,毛主席的棉衣扣都解开了,他不停地来回踱步,周总理皱着眉头,他忽然提议:“主席,我带部队上去吧!”

毛主席摆摆手,问道:“附近还有部队吗?”

“只剩干部团了。”周总理回答道。

毛主席把手一挥,叫来了参谋,下令说:“叫陈赓带部队上去,配合三军团,一定要堵住敌人的进攻!”

很快,一列被愤怒情绪所感染的,戴着钢盔的干部队伍,从指挥部门前飞似地掠过,在队伍前面的就是陈赓。

“4营重机枪掩护!1,2营上刺刀,准备冲锋!”陈赓喊了一声,斜着冲过土坡,依在一块石头后面,4营的机关枪像风一般扫过前沿,进攻的敌人纷纷倒下。

陈赓爬到韦国清身边,打疯了的韦国清显得很激动。

“炮火太弱!韦国清,你的炮呢?”

“只有几发炮弹了!”

“打!对准半山小白庙的地方轰!”

很快,在阵地前方,在敌人机关枪哒哒响的地方,升起了几股夹着火焰的烟柱。

“炸的好!”陈赓狂喜地喊了起来,这时,朱德也出现在阵地上,受感染的干部团学员呼喊着,都站直了身子飞跑,他们挥舞着刺刀,破旧的上衣在疾驰之中纷纷地飞舞,钢盔在火光里闪烁,不少人倒下了。

“蒋耀德!”陈赓大声喊着卫生员的名字,“赶快抢救伤员!”另一支队伍在沟壑里前进,他们从火线上抬下伤员,抢救包扎,喂水喂饭,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干部团冲击奏效,敌人决堤似地溃退。

当日下午两点多钟,跑步返回增援的1军团第2师赶到了白马山阵地,与干部团协同作战,连续反击,敌受重创,退却固守。3军团牢固控制了道路以南的观山高地。

毛主席站在山头微笑了,脸上荡漾起感激的神情:“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毛主席确实是有眼光的,陈赓以后的军事生涯证明了:“陈赓,确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陈赓被派上了朝鲜战场,但是1952年,正在朝鲜指挥作战的陈庚,被奉调回国……

毛主席点将,接受任命办军校

1952年6月,担任志愿军副司令的陈赓奉调从朝鲜战场回国,毛主席很快召见了陈赓。

回国后的陈赓,这天,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跟着周恩来,来到了中南海的丰泽园,这是个四合院,四面是石基青砖瓦房,中间的草坪绿如茵,边上有七棵婆娑的古柏和一棵古槐,拐过颐年堂往东,穿过一个不长的走廊,就是毛主席的住处。

警卫员告诉他们,毛主席在睡午觉,刚刚躺下,陈赓诡秘一笑,搬过警卫员的马扎,搁在自己屁股底下,滔滔不绝地讲朝鲜战场上的故事,越讲声越大。

“是陈赓在外边吧?”毛主席不知何时惊醒,隔着窗户外喊道:“要进你就进来,在外面搞什么鬼!”

警卫员一听,手心冒汗不知如何是好,陈赓跨进主席的卧室,讷讷佯称:“哎呀,主席,要知道你睡得正香,我就来晚一步……”

“你又耍滑头,把打鬼子的一套都用到了我的头上了,声东击西!”毛主席说道。

“主席,要不你先睡,我跟总理在那屋……”

“我都给你搅醒了,还睡个鬼,你叫恩来同志来,先商量你那个事儿吧。”

随后,他们在沙发上就坐,老式圆茶几上摆着书报和茶杯,阳光斜照进窗户,在地毯上形成一块块耀眼的光斑。

毛主席点了一支烟,一团烟云缓缓漂浮,一会儿呈深蓝色,一会儿呈浅蓝色,他站起来,仰着头,好像在烟云中寻找什么,然后,反身坐会原位,带着一种直率的若有所思的目光,先凝视着陈赓,又转向周总理。

  • “美帝国主义想要打败我们是绝不可能的,我们一是要把美帝赶出朝鲜也不可能,我们的军队是一支政治素质最好的作战勇敢的人民军队,只可惜技术装备太差,我去苏联访问,斯大林曾向我建议,有必要组建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我决定接受这一建议。”

毛主席像往常一样不慌不忙地讲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伸出右手食指,用大家所熟悉的姿态,把烟灰抖进烟灰缸里,好像把自己的想法打上一个句号:“军事工程学院一定要办,不能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周总理胳膊放在沙发扶手上,微微朝前探出身子,点点头。

“陈赓,你从前线回来,谈谈你的感受吧。”周总理朝椅子上的陈赓扬扬手。

陈赓欠了欠身,说:“我军缺乏现代化装备,部队缺乏精通科技的人才,造成在朝鲜战场上的困境,只能靠坑道对付敌人的飞机大炮,许多战斗由于装备技术落后而不能取得胜利……”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落后了,在战争中就要挨打。”周总理下意识地摸摸腮帮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最急需的,是要培养前方已有的部分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维护,使用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时跑上坏了个螺丝,3个连找不到一个不会修的。”

“中央决定创办军事工程学院,那个草案你看到了吧?”毛主席用指头敲打着桌面,沉思片刻,看到陈赓点头后,进而问道:“谁来办?

陈赓情不自禁地朝周总理看了看,毛主席指了指陈赓,说:“你来办吧!”

陈赓一本正经地皱着眉头:“这个我可是隔行,恐怕办不好。”

主席却高兴地挥舞着右手,含蓄地笑笑:“你隔行,你说我们党内还有哪位懂行?你指出来。”

周总理朝沙发上仰了仰,向陈赓说:“你是合适的人选……”你当过红军学校的校长,红军干部团不是很出色吗?你刚从前线回来,了解朝鲜战争的实际情况,你对敌我双方技术条件的悬殊差别是有体会的吧?”

是啊,陈赓在面对我军阵地的一片焦土的时,他多么渴望有一支机械化大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疾驶,运输车在驰骋,飞机一架架掠过空中…..

然而,这只是渴望,当时我们国家是一穷二白,军事技术还十分落后,技术人才更是缺乏,现在要组建技术院校,担任这个院校的校长,一陈赓知道这是一个困难的职位,但是他是敢于挑战。

陈赓愉快地接受了委托,并向总理请求道:“你可得当我的后台老板。”

周总理笑了笑,陈赓接着又提出一条:“要干,你们得给我找个好政委。”

“我看你自己又当爹又当娘吧。”毛主席半开玩笑地说,连连吸了几口烟。

“你先去筹建,。”周总理说,“等开学,正式任命你为军工学院的院长兼政委。”

然而,要创办一所像样的军事工程学院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时摆在陈赓面前的,可说是一无所有,既无校舍,又无教师,设备,一切都得白手起家。

但困难再大也难不倒陈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认准了的事就非办到不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陈赓要是办不好军事工程学院,誓不为人!”

陈赓先是选定校址,最终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选定了哈尔滨,陈赓又向中央提出一个边建,边教,边学的建校方案。

为了拥有更好专业的师资力量,陈赓四处奔波,甚至去中南海西花厅堵住周总理请求批示教授名单,很快在周总理等领导人的协助和支持下,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科研骨干力量就建立起来了。

师资力量解决,1953年4月,陈赓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36幢,10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拔地而起。

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1953年9月1日,哈军工建成,陈赓以院长和政治委员的身份宣布:“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成立了!”

毛主席在给该学院颁发《训词》中盛赞: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周总理也送来了亲笔题词。

但是,正当陈赓满怀信心为哈军工奔波时,病魔向他逼近了,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1954年,哈军工刚刚初具规模,陈赓的心绞痛已经发作频繁……

陈赓病逝,毛主席:“陈赓将军千古”

但是,陈赓依旧夜以继日为哈军工建设奔波操劳,访问外交,频繁出差,终于有一天,他病倒了……

1957年12月19日,陈赓回访苏联不久,突发了心肌梗塞。

前一天,陈赓还在军委开会,一直到很晚才回家,妻子傅涯埋怨道:“我等你一点钟还不回来吃饭,你呀,你还年轻,但是那些老帅们的身体吃不消啊!”

傅涯此时认为陈赓年轻并不会得病,但是这一天陈赓感觉很累,晚上陈赓想要放松一下拉着妻子去了中南海看戏,看完戏他回家休息,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松弛下来。

第二天,像往常一样,陈赓收拾完毕准备去上班,孩子们也都上学了,但是此时正好有人来找陈赓,陈赓只好留下来。

此时的家中,只有两岁的小儿子和保姆在,客人刚走,陈赓感觉自己的胸闷气短,呼吸急促,他一下子跌倒在沙发上,两岁的儿子见状,赶忙从客厅到了厨房,喊着:“爸爸哭了”但是,保姆以为小孩儿开玩笑就没搭理。

接着,小儿子又找到司机,拉着司机的手跑到陈赓的房间,司机见到陈赓已经倒在沙发上,赶快将他抱到床上,并且拨打了北京医院电话,不一会儿,医院派来抢救小组,此时,陈赓陷入昏厥,脉搏微弱,呼吸急促,经过医生的抢救,最终诊断结果为心肌梗塞,折腾到夜里十一点,陈赓才慢慢苏醒过来。

傅涯下班后,焦急地询问情况,陈赓安慰道:“无妨,无妨!”,听说陈赓病倒了,中央的老同志和首长们纷纷来看他,聂荣臻,粟裕,刘亚楼,彭德怀,小小的院子一时间被车辆挤的水泄不通…..

宋庆龄听到陈赓病倒的消息,当即写信慰问,她写道:

  • “我在离京前一天听说你生病,很想去探望你,但是据悉医生不让探病,致惊扰病,因而无果,特致函慰问,并希望你好好休息,早日康复。”

在医院呆了三个月后,陈赓便请求医护人员准许他上班,他说:“我的病好了,去让我上班吧,我一定好好遵守医嘱!”

医生无奈,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陈赓工作起来,可谓是“狂热”,1958年,病情稍微好转的陈赓,还是恳中央,任命他为国防科技常委副主任,继续为国防科技做贡献。

病魔缠身,哀叹仍然没有停止工作,1959年6月,他的心肌梗塞第二次发作,这一次比上次更严重,但是又一次被医护人员从死神手里抢过来,经过两次打击,他的身体大不从前,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胸部阵痛。

此时的陈赓明白,他已经时日不多,在他生命最后时刻,他决定写一份总结,陈赓亲自动笔,从序言到第六章转移,他饶有兴趣地前后排列着。

就在写总结这天晚上,即1961年3月15日,这天是陈赓的生日,他向妻子傅涯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吃一碗她做的长寿面。

由于陈赓望我地写总结忘记吃面,一直到晚上才想起来,他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妻子,说道:“我的长寿面呢?”

傅涯说:“在厨房,我去给你端。”

“不用了,你留下陪陪我吧。”傅涯在他身边坐下,殊不知,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深情凝视对方。

第二天黎明,陈赓迎来了生命最后一刻,他很不舒服但是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加强针,人工呼吸…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1961年3月16日8时45分,陈赓这颗巨星,结束了自己年仅58岁的生命,过于匆忙地陨落了….

陈赓逝世的消息在军中传开了,毛主席得知后,十分悲伤,他默默地抽着烟,不言不语,良久,他对着身边的秘书说:“陈赓才58岁,他不应该这么早死啊,陈赓元帅千古!”

此时的周总理正在广州工作,他的秘书报告说:“陈赓将军去世了”,周总理听后,立马连路都不会走了,他强忍悲痛说道:“陈赓去世了,他才58岁,这不可能!”

1961年3月25日,陈赓的追悼会在北京中山堂举行,党内领导人都来吊唁,毛主席敬献了花圈,周总理一下飞机就匆匆赶往,他眼含泪光,对着陈赓遗像深深鞠躬,抽泣声,哀叹声交织在一起…..

陈赓将军的一生是短暂而又辉煌的,他正如毛主席所说:“陈赓,死的太早了,陈赓将军千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典录
历史典录
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
685文章数 59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