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能源领域顶层设计明确 油气、电力体系改革有望提速

0
分享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曹恩惠 北京、上海报道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会议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会议还指出,要立足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从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再到推动碳排放双控,在“双碳”发展的背景之下,此次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能源领域等多份文件,再一次强调在推动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时,要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

油气市场体系改革持续深化

石油和天然气是中国主要的支柱型能源之一,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目前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最大的消费国之一,但自身却面临着“贫油少气”的特点,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在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引发全球能源市场剧烈波动的当下,确保能源安全、提升勘探开发力度显得愈加重要。

因此,油气体制要在确保能源安全可靠稳定供应的前提下,推动进一步的深化改革。

此次中央深改委会议指出,要围绕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针对油气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油气行业上、中、下游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稳定可靠供应。要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分领域监管和跨领域协同监管,规范油气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要深化油气储备体制改革,发挥好储备的应急和调节能力。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好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目标,建立健全竞争有序、有法可依、监管有效的石油天然气体制,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有机统一。

2017年发布的《意见》中指出,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化方向,体现能源商品属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确保产业链各环节安全以及油气供应稳定可靠等。同时,针对石油天然气体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深化油气勘探开采、进出口管理、管网运营等多个环节的改革,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和骨干油气企业的活力等。

目前,中国油气下游市场的各个环节早已经逐步放开,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各类市场主体的有序竞争,中间环节一张网的建设也取得了关键成果。

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加速构建“全国一张网”,形成“X+1+X”格局,标志着深化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在油气产业上游,相关的政策限制也在逐渐放开。2019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将“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油页岩、油砂、页岩气等除外)的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这一规定取消,为外资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降低门槛、放宽限制。

2020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要求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发市场,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

随着油气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政策的出台,对于打破改革僵局将起到重要意义。

新型电力系统拉开建设大幕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今年4月份,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到底该怎么干,并对如何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基础,如何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全过程稳定管理,如何构建稳定技术支撑体系,都提出了详细的部署。

21世纪经济报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两会期间,民革中央曾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着力提高系统调节能力,科学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案》,提出了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和抽蓄能力提升;以气电作为桥梁,逐步推进可再生电源;互联互通提升电网平台韧性;多方共同促进储能产业发展;在需求侧积极引导调节消费习惯等五大建议。针对此提案,国家能源局在去年进行答复。

事实上,构建新型电力体系已经成为当前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需共同推进的必然举措。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此前在参加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2022碳中和主题论坛时便认为,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达到满足电力增长的需求,更谈不上替代现有的火力发电,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发电能力,要对电力系统、电网运行结构和规则进行重大改革创新,逐步适应以分散式、可再生能源供电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结构,加快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

事实上,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必然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落脚点,承担着电源结构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的重要任务。对此,中信建投分析称,其具体包括,一要在先立后破的基础上,大力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逐步实现新能源在电力供应和稳定支撑方面的可靠替代;二要深化电力价格,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控作用,加速构建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三要加强电力电量全网统一平衡协调,通过源网荷储协同调度、跨省区输电通道送受端电网协同调度、虚拟电厂等提高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调度管控能力。

“新能源与火电相辅相成,新能源装机维持快速增长,火电逐步向支撑性电源转变。”中信建投认为。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幕的拉开,“源网荷储”四个环节必然迎来转型机遇。这其中,智能电网、虚拟电厂以及储能等将承担起重要角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144748文章数 7399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