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督察现场丨北海:整治“臭水塘” 建设“宜居地”

0
分享至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2023年5月,广西组建7个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来宾、崇左7个设区市开展为期约20天的督察进驻工作,并公布了多起典型案例。督察发现的生态环保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各地市有何整改举措?央广网广西频道通过实地走访,特别推出【督察现场】系列报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助推边督边改取得实效。

央广网北海7月12日消息(记者罗兰)阳光、沙滩、海浪……盛夏时节,走进广西北海市,迎面吹来的微风夹杂着淡淡的海水味道,这里阳光灿烂,沙滩洁白如银,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海滨城市”之一。

然而,位于北海市主城区的海城区蚂蟥沟区域,周边有几处黑臭水塘,时常散发臭味,与北海市美丽滨海旅游城市形象极不协调。

2023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北海市发现,北海市海城区蚂蟥沟黑臭水体问题整治不力。因周边市政污水管网短板明显,常年有大量雨水、污水汇入蚂蟥沟,红坎村、独树根村和北港宿舍区部分污水,以及近百个海产品家庭作坊生产生活废水排入蚂蟥沟,形成黑臭水塘。此次督察发现蚂蟥沟区域积存水体为重度黑臭。

针对督察组发现的蚂蟥沟黑臭水体问题,北海市如何整治?近日,记者走访北海市各相关部门,了解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后续措施。

开展水塘清淤施工,整治黑臭水体

蚂蟥沟区域位于北海市的西北角,处于主城区地势最低洼地区,由4块区域组成,总面积约490亩。记者在蚂蟥沟4号塘看到,岸边的2台钩机正在等待作业,几个工人拿着捞网打捞水中的水葫芦、淤泥、垃圾等。

工人正在清理淤泥(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工作人员在清理淤泥(央广网发 海城区政府供图)

“5月16日,北海市海城区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不力问题被自治区作为典型案例公布之后,海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5次会议,7次赴现场督导调研,推动问题整改,目前相关问题整改已取得成效。”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谢东晓说。

5月18日以来,北海市海城区组织机械进场对蚂蟥沟区域4号塘水葫芦和污泥进行清理,截至7月9日已清理4号塘淤泥面积约2300平方米,清理水葫芦约2300平方米。

蚂蟥沟区域4号塘里面生长了很多水葫芦,并有大量淤泥,工作人员在开展清理工作(央广网发 海城区政府供图)

控制源头排放,拆除违规厂房

据了解,蚂蟥沟区域内红坎村、独树根村和北港宿舍区常住居民1万多人,部分污水未纳入城市管网收集。同时,上述区域存在近百个家庭作坊式海产品分销打包和加工点,海产品加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沟渠汇集、地表漫流、渗流排入蚂蟥沟。

为做好蚂蟥沟区域黑臭水体整治,海城区政府组织开展清理“小散乱”和控制源头排放专项整治工作,清理“小散乱”水产加工企业,搬迁或拆除违建厂房,排查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口。

海城区政府在排查中发现独树根村有雨污水管网错接1处,已于5月23日完成分流整改;红坎污水处理厂周边有11家企业,其中7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已经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剩余4家环保设施不完善、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进行依法拆除,共拆除建筑面积2335平方米。清理“小散乱”和控制源头排放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后,将减少蚂蟥沟污染源,完善雨污分流。

相关部门依法拆除环保设施不完善、整改不到位的水产品企业(央广网发 海城区地角街道办供图)

记者在蚂蟥沟区域4号塘周边看到,不合规的几家水产品加工厂房已经拆除完毕。

水产品加工厂房被拆除后留下的大片空地(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距离被拆的厂房不远处,几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厂房比邻而立,一些被加工好的虾仁、瑶柱等海产品被晾晒在外面,空气中混杂着淡淡的海腥味。在北海国茂水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分拣新鲜的海虾。

工人们在加工海虾(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我们企业是专门生产制作虾仁产品的,每天大概需要加工5吨虾,会产生10吨左右的废水。我们的废水首先会通过废水池进行统一收集,然后经过过滤、除磷等6道处理工序,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通过市政管网通道排出。”北海国茂水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秀茂说。

北海国茂水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秀茂介绍企业生产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市政污水管网短板明显,村民生产生活受影响

位于蚂蟥沟区域的红坎片区为城乡结合部,市政管网统一由政府规划、投资平台公司建设、市政部门管理,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管网为雨水和污水合流排放。

红坎片区是北海主城区最低洼地,北海大道以北的老城区、西藏路周边、大水沟沿线的雨污水部分汇集到该区域。同时,红坎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0万吨,正常日均处理量约18万吨。每逢下大暴雨,当水量超过红坎厂处理能力时,雨水会在管道和渠道内滞留,水位上升,最终在最低处溢出,造成蚂蟥沟污水积存。

蚂蟥沟区域内红坎村村民林明衡告诉记者,由于蚂蟥沟流域存在排水不畅等问题,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异味较大,滋生了很多蚊虫,特别是汛期暴雨后雨水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还会导致村庄被淹,房屋进水,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完成整治。

红坎村村民林明衡介绍蚂蟥沟流域存在的排水不畅等问题给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记者了解到,蚂蟥沟区域内有连片的水田,水田里种植的莲藕、空心菜等经济作物是周边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我今年在蚂蟥沟水塘里种了六七亩莲藕,还有两三亩空心菜,下大雨时都被淹了。主要原因是暴雨后雨水排出不及时。”林明衡说。

暴雨后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水田里的莲藕被淹(央广网发 林明衡 摄)

红坎村一村民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完成红坎片区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

新建污水管道,提高污水截流能力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已组织北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北海大道(昆明路-西藏路)污水管,项目计划在7月开工建设。”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副局长李永祥表示,新建的北海大道(昆明路-西藏路)污水管道,能够将北海大道西延线污水向东排入西藏路现状污水管道内,最终排入红坎污水处理厂,减轻蚂蟥沟沿线污水管道的收集压力。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副局长李永祥介绍新建的北海大道(昆明路-西藏路)污水管道相关情况(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北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甘工表示,公司已组织施工单位做好疏通蚂蟥沟现状渠道工作,目前处于明渠挖掘清淤阶段,已完成清淤460米;对于近期排水工程涉及征地补偿的用地,已同步委托辖区政府和土地征拆部门开展征地工作,争取最短时间提供施工场地、开工建设,以最快速度完成建设任务。

同时,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将组织市排水处优化改造昆明路雨污合流排放口,改造收水喇叭口,扩大截流污水的能力,定期维护,对现状土沟明渠进行硬底化改造,项目计划于7月中旬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以提高污水截流能力,改善明渠水质,提高明渠排水能力,减少渠底滞留积水。

开展专项整治,建设宜居生活区

据了解,为做好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北海市市政管理局组织编制了《北海市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和《红坎片区东侧近期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科学规划了整治进度要求,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职责分工,计划开展六项整治专项工作。

“北海计划开展北海市蚂蟥沟流域(成都路至港池)雨污分流及排洪防潮工程——红坎片区东侧近期排水工程;建设北海大道(昆明路-西藏路)污水管;蚂蟥沟现状渠道硬化找坡;清理“小散乱”、控制源头排放;蚂蟥沟、4 号塘等周边区域综合整治;蚂蟥沟(昆明路至百丰花园段)明渠硬底化。同时,北海市市政管理局成立了整改专班,主动作为,督促协调各责任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治工作。”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副局长李永祥说。

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谢东晓表示,海城区将积极配合北海市城市更新计划,将红坎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防洪减灾相结合,把红坎村打造成休闲娱乐的景观地,改善红坎片区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使红坎片区建设成为北海市宜居生活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央广网
央广网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578842文章数 12474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