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85医学硕士:三甲进不去,县医院瞧不上

0
分享至

两次踏进同一家医院的面试楼,莎莎的心态截然不同。

大四毕业时,她是抱着降级、妥协的心态,来这家人烟稀少的郊区医院求职的。因此考研上岸之后,她第一时间“甩了”这家医院。

如今,她捧着985研究生毕业证再回到这里,却成为了被挑选、被嫌弃的那个——还是当年的小众肾脏科,但候选人已经翻倍到18个,除了与她背景类似的硕士,不乏卧虎藏龙的博士。

被别人光环掩盖的莎莎,最终没有成为那个幸运儿。

事实上,读一个医学硕士,人生反而退了一步的,不止莎莎一个。打开各社交平台,医学硕士的呐喊充斥着各个角落,“读研读了个寂寞”“垃圾硕士一枚,三甲进不去、县医院不想去”。

学医伊始,他们就被灌输“不读研不读博没出路”的观念,但读完出来,三甲医院的校招门槛无限向学历金字塔尖靠拢、“四证在手”的牛人遍地开花,无论如何追赶,总是落后时代一小步。

但就此认输,“退而求其次”下沉到县医院,又面临薪资低、天花板低,错付学医这8年的苦涩。

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里,医学硕士们深陷自我拷问,也在屡败屡战中,努力追寻着光的方向。

公立三甲的门槛,看不到上限

在旁边的考生打眼一看,很快说出具体病症,而自己盯了病理图片近两分钟,毫无头绪的时候,舒林知道这次面试又没戏了。

走出面试大楼,迎面撞上北方干冽阳光的瞬间,眩晕感袭来,她知道这是熬夜的后遗症。

头天晚上十一点多,正准备休息的舒林,突然接到这家省三甲的电话,通知她第二天上午面试,这让多次止步首轮的舒林激动不已,“我当时一个人在酒店的床上又蹦又叫,服务员还过来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而为了增加胜算,她当即决定通宵夜战,突击薄弱的知识点,第二天灌了一杯特浓咖啡,就早早赶去面试。

但一到现场,她就感觉事情不妙。

尽管招聘要求写着硕士及以上,可在场的12个面试者中,除了她是(双一流)硕士,其他人都是博士,学历降维打击一目了然。

看到面试流程后,她的压力更大了。采集病史,大家不分伯仲;文献通读,舒林顺利完成,但科研经历更丰富的博士表现更优......直到分析病例图片,她彻底被拉开了。

结果如预期,她没再收到通知,“有点难过,可别人很厉害也能接受。”

然而后来,她得知那个在分析病例上很厉害,让她艳羡的博士也落选了,医院最后录取的是其本院的博士。

说白了,除了学历,背景、人脉也是三甲的门槛一环。

对这一点,伊一最有感触。作为老八校研究生的她,被学姐们耳提面命,深知关系的重要性,没背景的她试图自己找“关系”。

一开始,她通过各种渠道搜罗意向医院主任医师的联系方式,挨个儿发短信推介自己,“文案找学姐把关,从荣誉到规培表现,未来展望,力求完美呈现。”

可发了几十条出去,几近全军覆没。不甘心之下,她更进一步查到这些主任医生的出诊时间,提前等待,赶着对方快下班时上去攀谈,顺便递上简历。

当然,很多时候也是被敷衍打发的。不过,机会终究还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不断尝试下,她终于得到了去一家三甲医院面试的机会,且一路杀到了终面。

此时和她竞争的只剩一个同专业、相似学历的女生,而女孩的终面出了纰漏,“我们那时也混熟悉了,她先进去的,出来的时候有点沮丧,对着我来了一句‘我有个专业问题没回答上来’。”伊一说道。

忐忑的伊一匆匆安慰对方几句,就开始了自己的面试,得益于身经百战,她整个过程都非常流畅,面试官满意的点点头,笑着说结束那一刻,她觉得“十拿九稳”了。

但事实证明,她高兴的太早了。

出了医院,她直接拐进旁边的饭馆吃饭,坐下没多久,她就看到那个竞对女生和医院的一个医生熟络地说着话,结伴进了对面的饭店。

伊一心里腾地升起了不安,而很快她的猜测成真——关系户留下,表现更优的她出局了。

相比舒林、伊一,毕业于另一所老八校的霖霖无疑是幸运的,她比较顺利地进入了一家省三甲。但这是十八般武艺样样拔尖促成的结果。

规培期间她就开始崭露头角,在每一个科室轮转,她都能做到拔尖。通常是刚轮转到一个科室,就能迅速把控情况。

“一次我前一天刚轮转到内科,第二天就被主任医生点着汇报病人情况。”霖霖说道,但她对答如流。

随着病人的基础指标特征、白细胞具体数值等情况不断详细、准确输出,主任听得惊讶不已,当场询问了她的名字,之后的教学中,也很关照她。

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做到这一点的背后,在于她投入了大量精力做病人系统化管理——规定的记录之外,她还会在查房前再查看一遍病人情况,了解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非工作时间也丝毫不放松,连睡觉都会设置专门的时间表,一到时间随时在手机上查看病人的情况,这让她对管理的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事无巨细、了如指掌。

“其他医院来进修的医生,一度以为我是本院的正职医生,很多情况都来问我。”霖霖说道。

除了实践工作,她在科研上也不遑多让,临到毕业手握三篇论文,其中一篇是英文SCI,含金量很高。这些软硬实力兼备,让她最终斩获了三甲的offer。

然而像霖霖一样处于金字塔尖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像舒林和伊一一样,在门外徘徊。

学医八年,不是为了去小县城将就

1、2、3……40、41、42,从头数到尾,一毛确认同届毕业的128名医学硕博生里,只有42人落实了就业去向,剩下2/3未工作的同学里,大多数人应该在等待三甲的橄榄枝。

她很能理解大家对三甲的执念:“读了8年书,不是为了将就。

实际上,医学生成长周期较长众所周知:5年本科教育和3年住院医生规培只是“起步价”,想要在业界发光发热,至少寒窗苦读十几年。

更何况,医学相比其他学科,课业压力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对沐子来说,学医就相当于把高三复制到了大学——每周满满当当40多节课,期末动辄十三四门考试,且科科都要重点背诵,救护车“拉人”的情节从不会缺席期末周。

相比于规培的痛苦,校园生活的煎熬,也只是小巫见大巫。

走出住院楼,夕阳照在脸上那一刻,沐子有种重获天日的感觉。此前,她已经连续加班三天,从未踏出过大门一步。

“生产队的驴可能都没我折腾。”沐子苦笑道,规培不会给小白多少缓冲期,几乎都是直接上手开始干。

白天上班,她要在查房、写病历、换药间连轴转,期间还会接到急诊无数的电话,遇到手术扎堆的情况,再累也要打起精神应对。

到了夜里,就更不能松懈了。沐子记得,有一晚她正在值夜班,一位病人家属忧心忡忡地找到她,说病人晚上精神不是特别好。

这位病人她之前查看过,并没有发现异常,但再看到其昏沉的模样,沐子直觉不妙。她火速给病人上了监护,发现心率只剩40-50次/每分钟(正常为60-100),并且心音、血氧情况也很糟糕,吸氧之后也没有完全好转。

发现问题后,沐子第一时间通知了上级医师,并争分夺秒进行了补液等治疗措施。很快,医生接过了抢救接力棒,但病魔来势汹汹,那位病人还是在当晚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对沐子造成了极大冲击,后来每次值夜班,她会更加尽职尽责地关护病人,随时随地处于“舰长状态”,听到电话铃响就控制不住地心跳加速。

但长时间高强度地透支身体和精力,是不可持续的。沐子一直有排卵期出血的毛病,规培的三年里,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疫情期间,沐子所在的科室从原本的32个床位,猛增到70个床位,她曾连值四十几个小时的班,中间插空睡2小时,直到生理期大出血才停止工作。

正是如此漫长的成才岁月,和异于常人的求学艰苦,让沐子们深刻体会到,“进三甲才对得起这么多年的努力。”

最近整天在诊所无所事事的陈医生,就非常渴望跳槽到公立三甲。

他在一家私立医院工作了几年,明显感觉到患者在减少——以前每天能有7、8个病人,现在通常只有1、2个,有时空坐一整天也等不来一个病人。

陈医生十分后悔当初没拼一把:“在大医院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当下,不进三甲意味着收入、职业发展都会受限。

可以看到,近两年公立医院平均诊疗人数增长高于民营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对一二级医院的虹吸愈发显著。

而患者用脚投票,一方面会影响医院收入,最终与医生的荷包挂钩;另一方面,也关系着医生能否积累行医经验以及产出科研成果,实现“越老越吃香”的终极目标。

比如,找不到工作的舒林,本可以回老家县医院“躺平”,但她不愿走这条退路:“一个县级医院,没有住院部只有门诊,你敢信?”

据舒林介绍,因为看病越来越方便,疑难杂症的病人往往倾向于去大医院就诊。自己留在县医院,见到的只是湿疹、荨麻疹等常规病,可能干五年、十年还是只会看这些小病,评职称、跳槽的底气都没有。

“三甲医院可以给背景加分,但进了县医院就很难翻身了。”舒林说。

因此,今年没找到工作的她,决定死磕三甲,哪怕是和下一届一起卷也在所不惜。

后记

其实,三甲是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在舒林、莎莎等仍孜孜不倦找机会进三甲时,成功留在规培所在省三甲的娄山,却已经开始想逃离了。

“看似很风光,实际不过是白衣民工罢了。”娄山用看透一切的语气说道。

入职后是长达一年的试用期,期间每个月只有2000块的工资,交完社保基本只有一千多,连吃饭都不够,更别说覆盖其他生活所需。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开始,娄山每个月都要靠家里补贴2000,才能支撑起生活。每次拿钱时,心里总自嘲地想,“没钱可别学医,耗不起”。

他想过努力拼一把,尽快摆脱这种情况。但向上走的路,也逃不开内卷漩涡,学历、背景、论文还要继续拼。

娄山聊到了曾看过的一个纪录片,某著名三甲医院的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因为学历原因,一直评职称不顺,工作15年工资只有三千多,最后不得不辞职去了私立医院。

“这些坎,我早晚都会遇到,硕士上面还有博士、博士后。学历外,还有论文、专利。”娄山怅然表示。

拿着生存线以下的工资,在挣不脱的现实束缚中前进,让他时常怀疑:自己还能“用爱发电”多久?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怕鱼被冻死,放了加热包,路太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男子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怕鱼被冻死,放了加热包,路太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掌上春城
2025-11-14 12:38:41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极目新闻
2025-11-12 22:48:27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雷军大变脸,小米车主遭背刺,天塌了

雷军大变脸,小米车主遭背刺,天塌了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48:47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鋭娱之乐
2025-11-14 12:41:34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白梦日记
2025-11-12 21:07:30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反转来了!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反转来了!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火山诗话
2025-11-14 07:08:14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3 22:05:49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54:58
上海通报“绿捷食安事件”:已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公司8名责任人被依法执行逮捕

上海通报“绿捷食安事件”:已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公司8名责任人被依法执行逮捕

澎湃新闻
2025-11-14 14:08:43
大陆发布悬赏通告后,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大陆发布悬赏通告后,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参考消息
2025-11-13 21:19:09
腾讯选择在微信里“躺平”

腾讯选择在微信里“躺平”

36氪
2025-11-14 08:10:07
【专访】用“卷质量”、“卷服务”步入“卷2.0”的时代——上汽大众整车终身质保开启汽车服务新时代

【专访】用“卷质量”、“卷服务”步入“卷2.0”的时代——上汽大众整车终身质保开启汽车服务新时代

轿车情报
2025-04-08 15:57:27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2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中方密集发声!

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中方密集发声!

上游新闻
2025-11-14 15:11:04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懂球帝
2025-11-14 12:03:09
2025-11-14 15:59:00
钛媒体APP incentive-icons
钛媒体APP
独立财经科技媒体
126253文章数 8613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一定收藏!高考日语完型备考之词汇篇!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健康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眼睛容易近视,跟这些不良习惯有关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今日开售:天玑9500助力首款国产eSIM旗舰登场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