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聚焦耕地!我国拟立法保障粮食安全 如何构建耕地现代化监测体系

0
分享至

摘要

据新华社电,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该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该草案聚焦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推进粮食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保障之一。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充裕。但是随着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安全仍面临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储备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挑战。其中,关于耕地数量以及质量的问题仍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之一。

参考2021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数据,2019年末全国耕地存有量为19.18亿亩。2009年至2019年这10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从整体数据看,我国基本实现了国家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但是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耕地保护政策变迁

作为人口大国和农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管理和保护耕地资源,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充分保证我国耕地的利用效率

一、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耕地“谁开谁有”鼓励政策,大量荒地被开垦。

1978年,耕地保护意识开始萌芽,一些耕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陆续出台

二、完善阶段

1986年,国家颁布《土地管理法》,耕地保护开始有法可依。

2000年以来,国家开始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重新修订了《土地管理法》,并首次划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

三、细化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耕地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以用途管制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2020年,国务院发布通知明确禁止违规占用耕地相关事项,全面开展耕地保护检查,坚决查处耕地“非农化”行为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工作难点及解决办法

要从耕地层面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一方面要确保我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即做好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的监管以及制止,防止耕地“非农化”;另一方面把控好耕地种植的作物,确保种植主粮的耕地达到一定数量,而非其它经济作物,防止耕地“非粮化”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耕地保护监测体系还未完整建立,常用的卫片图斑有时效性不足以及受天气影响大等缺点,而作为补充人工巡查手段,往往又因为监管的耕地碎片化、分散广、人力资源紧缺等导致实际效果不理想,如何建立高效准确的耕地监测体系一直是耕地保护工作中的难题。

针对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的监管难题,广州赋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建设智能化、全覆盖、线上线下云监管、全民智治的耕地监测预警体系的解决方案,即通过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结合物联感知支撑平台和AI算法支撑平台,实现对耕地的实时动态变化感知和违法行为的及时预警。

方案优势1

高精度AI预警“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促进耕地管理精细化

广州赋安拥有针对耕地业务的海量训练数据集,其中“非农化”“非粮化”的训练样本积累达到了10万+。在面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场景中,广州赋安的AI算法的识别精度能达到当地物平均识别精度85%,能够有效预警“非农化”“非粮化”,及时预警非法占用农田行为。

方案优势2

物联设备实时动态监测耕地状况及变化,减轻人力巡查执法负担

针对重点区域,以遥感卫片为底图,布设三道防线,对耕地资源进行分区管控,实现“人机共防”,夯实耕地监管基础。针对连片耕地资源,布设高空摄像头,单摄像头可以360°旋转,监控半径2km的圆周区域,实现重点区域的全天候360°监测。对地形复杂,摄像头死角区域,配置无人机定期巡航,沿着耕地监控航线,以天为单位出任务巡查,延伸监控范围。通过“卫星遥感+高点视频+无人机”一整套物联感知体系的建设,全方位掌控耕地资源实况,无需到场即可完成日常巡查,自动留存预警违法信息作为执法依据,能够大大缓解基层人员的监管执法压力。

方案优势3

耕地网格化管理,预警通知到基层,破解有案不立的难题

广州赋安通过“视频+GIS”实现视频与空间业务数据(图斑中的地块信息)叠加,将业务图层叠加到视频直播画面中,实现视频预警线索能精准定位到地理空间的耕地管理网格,并形成地块的综合占压分析报告。

预警消息可以精准发送到耕地网格的田长收集和关联区域的执法设备上,彻底从机制和技术上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压实到基层,确保每一个耕地问题都留有痕迹,确保有案必立,严格查处。

小结

目前,广州赋安的耕地网格化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已经在华南地区例如广东、广西等初步推广应用。

未来,广州赋安将继续践行“以科技的力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继续针对自然资源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耕地保护的监管效率,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智慧监管
智慧监管
专注自然资源、海洋智慧监管
37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