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3年第七期天衢科技论坛——肿瘤患者癌痛规范化管理实践论坛召开

0
分享至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6日讯为发挥护士在肿瘤多学科诊疗中的关键作用,让肿瘤患者规范化管理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生根,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癌痛治疗,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2023年6月24日,由德州市科协主办,德州市护理学会承办,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协办的2023年度第七期天衢科技论坛——肿瘤患者癌痛规范化管理实践论坛召开。

本次学术会议不仅邀请了许翠萍、强万敏等8名国家级省级专家就对护理学科建设、CACA及肿瘤患者规范化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专题分享交流,还特别设置了病例讨论环节,内容精彩纷呈。

山东省护理学会理事会理事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许翠萍,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高立民,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邀请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多家医院的知名专家参加。

大会开幕式由德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穆焱成主持。他隆重介绍了莅临本次大会的领导及嘉宾,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高立民代表医院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领导表示诚挚地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肿瘤学科诊疗能力提升,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完善人才梯队、优化服务机制,全面引领我市肿瘤防治事业发展。本次护理系列学术会议的举办,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医院在护理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也为全市护理同道搭建起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必将推动医院乃至全市护理学科建设,为德州市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德州市科协李静副主席介绍了德州科协近几年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的工作成果,强调学会在医学领域从人才培养、技术发展、学科建设等不同方面的出色成绩,并欢迎大家多合作、多沟通、多交流,为护理事业未来的长足发展提供帮助。

许翠萍教授作为本次开幕式特邀专家,对本次会议胜利召开表示祝贺,作为山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对德州地区肿瘤护理工作快速进步表示肯定,同时对德州地区肿瘤护理专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学术交流环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许翠萍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护理专家分别围绕新时期护理学科建设与实践、CACA技术指南-整合护理、基于HIM的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管理、肿瘤症状全周期管理、VTE规范预防和国家防治中心建设、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共同分享了护理学科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许翠萍教授:《新时期护理学科建设与实践》

许翠萍教授:山东省护理学会理事会理事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护师,博导;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FAAN);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一届护理保健与疾病预防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中华护理学会、山东医学科技奖等科技奖励15项;主持参与科研课题36项,发表专业论文150余篇;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委、审稿专家。

许翠萍教授阐述了我国护理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学科建设实践,深入讲解了新时代护理学科建设内涵以及如何整合资源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护理学科体系,提出“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服务、发展、卓越为主题,遵循立足临床、服务患者的医学理念”。

强万敏教授:《CACA技术指南—整合护理》

强万敏教授: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天津市十大护理领军人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士进修杂志》等杂编委。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及中华系列文章15篇。

整合护理突出整合医学概念,凸显整体评估内容,强调医护整合,体现最佳证据与专家经验的有机整合,突出预防为主分级管理的精准护理策略,并将中医技术融入整合护理中,彰显出了中国特色,希望未来加强医护协作,用整合医学的模式来更好的进行抗肿瘤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孟英涛教授: 《基于HIM的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管理》

孟英涛教授: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护理专家委员会主委;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分会副主委兼青委主委;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山东省护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护理管理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委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医院管理分会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委会委员。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的疲乏感或疲惫感,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不仅在放化疗中的患者,在肿瘤的各个时期癌因性疲乏都是很常见的一个症状。癌因性疲乏给癌症患者带来持续的身心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建议应对其主动筛查,要根据患者主诉,结合患者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并借助很多现在成形的评估工具并排除影响因素,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闫 荣教授: 《肿瘤症状全周期管理》(线上)

闫 荣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教研室主任、预防管理部副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常委;山东省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抗癌协会肿瘤护理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从事肿瘤护理和管理工作39年。撰写发表护理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成果奖6项。参加编写护理专著7部,其中主编二部、副主编三部。获“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和“省优秀党员”称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诊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人民群众不仅对肿瘤治疗的要求目标更高,更关注自身整体健康的水平。这就对现有肿瘤诊疗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将肿瘤诊疗的模式提升至“全方位”跨学科管理;治疗理念要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通过“评估-解释-管理-监控-关注细节”方面对肿瘤患者症状管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张淑香教授:《VTE规范预防和国家防治中心建设》

张淑香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事业发展处副处长,三级教授;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护理硕士生导师;中国VTE护理预警联盟副主席,山东VTE护理预警联盟主席;全国VTE防治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认证专家;山东研究型医院协会VTE综合防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业协会生命支持设备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外科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重症护理副主任委员;山东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危重病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护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护理学组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委会委员;山东老年医学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医学伦理学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肠内营养置管基地负责人,全国肠内营养示范病房项目认证专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奖章,山东省十大杰出护理部主任;中组部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2019-2020任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质量管理、VTE综合防控、 临床营养、呼吸机应用、急危重症救护等;主持和参与课题15项,主持课题获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齐鲁护理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参与课题获奖8项,SCI文章6篇,中华等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编参编著作15部。

从VTE发生的趋势、原因、流行病学,院内防控体系建设,如何强化质量控制,以及如何科学、精准、规范的进行评估、诊断、规范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享了大量临床典型案例,让全体医护对预防VTE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从医院管理和临床实践的角度为医院VTE防治项目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提升血栓救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迎红教授:《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

孙迎红教授:主任护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信访与法规事务处;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八届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第二届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第三届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省肿瘤质控中心GPM评审专家;山东省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库护理专家;山东省医学会姑息医学护理学组副组长。

从安全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把控、静疗护理管理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强调管理与专业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提升静脉输液质量,为推动安全输液治疗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张捷教授:《护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长导管的质量管理》

张 捷教授:副主任护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PICC护士长,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静脉治疗专业组组长;山东省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首届血管通路MDT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州市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州市医学会第三届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科学的工具、精细的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保障。从静脉治疗的风险、合理选择血管通路器材、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规范与专家共识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强调为患者带领安全、温馨、高质量的护理体验,提升静脉通路的管理质量。

高伟教授:《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循证干预处理》

高伟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CC门诊护士长,主任护师;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硕士生导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客座教授;中华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秘书;山东省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护理分会主委、第二届静疗专委会主委;2021.9—2023.4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暨肺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院长助理;山东援疆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2009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2012年荣获山东省“百佳护士”、2019年山东省“百佳护士长”荣誉称号。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10篇,近几年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肿瘤静脉输液通路护理及养老护理;承担课题10余项;已获得科研成果奖励15项。

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及静脉导管操作维护专家共识;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判断、预防要点及各类导管预防措施;从CRBSI的识别、评估、处理等方面解读,为参会人员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指引和循证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闪电新闻记者 赵胜楠 通讯员 孙心茹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闪电新闻
闪电新闻
山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首发平台
169197文章数 2343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