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你与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与社会的关系。
意思是:一个人和父亲关系好,就能比较好地融入社会;和父亲关系不好,就会比较难以融入社会。
这是因为社会就是外部世界,而父亲就是最原始的外部世界。
如果父亲能与孩子建立起足够好的关系,那么孩子在进入社会时就会容易很多;
当然了,最好的情况就是父亲已经比较好地适应了社会,融入了社会。
在生命早期,孩子一直处于母爱怀抱中;
虽然他们已经开始试练自己的力量,但母爱怀抱仍是一个初级且简单的演练场;
三岁前,孩子的注意力主要在母亲身上,母子关系是核心,父亲对孩子来讲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这个阶段,母亲就很容易被孩子感知为自己人,而父亲则会被感知为外人。
当然,父亲也是极其重要的,他们的重要性在于给妻子和整个家庭提供保护和支持。
父亲要做好硬壳这个保护层,好让妻子安心去做软壳的呵护层;
从而让孩子完成从自闭之壳到母爱怀抱的关键过渡;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还要破掉母爱怀抱的壳,进入由父亲和母亲共同构建的家庭港湾。
父亲、母亲和孩子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三元关系,这也是最初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原型。
正常情况下,父亲的存在会让孩子天然地处于一个复杂的三元关系,这有助于孩子心灵的进化。
当然,很多家庭不乏存在父亲缺位现象,如:“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