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1年江青要在《人民画报》上办专栏,耿飚:这个要求我很难同意

0
分享至

江青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经常会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摄影作品。

1971年,江青要在《人民画报》上开辟一个专栏,专门发表她的作品。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她派人联系了主管《人民画报》的外文局,隐晦地提出了此想法。

当时,外文局局长由中联部副部长冯铉兼任,他得知是江青的想法后,犯起了难,不敢擅自决定。

于是,冯铉草拟了一份报告,向时任中联部部长的耿飚通报了此事,并请他做决定。

耿飚拒绝江青

耿飚看过报告,皱起了眉,心想:“《人民画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对外宣传阵地,面向的是世界各国,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她江青要在上面办专栏,发表个人作品,存在扩大自己政治影响的嫌疑,我不能助纣为虐。”

江青得知外文局,已经上报中联部后,又派了一位摄影记者找到耿飚:“请您同意江青同志的要求。”

耿飚回答那位记者:“要让《人民画报》专程给她留一页,发表她个人的作品。这不就相当于,将《人民画报》变成她个人的园地了吗?这个要求我很难同意。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过,我们绝对不能给她开先河。”

记者也是带着任务来的,只能继续劝耿飚:“她是特殊情况,能不能通融通融。”

耿飚回答:“她虽然是政治局常委,但也不能搞特殊。我们中联部还是要照章行事,你回去告诉她吧!”

过了一段时间,江青又托人给耿飚送来几本书。耿飚得知后,问工作人员:“是谁送来的书?里面有没有毛主席的著作?”

工作人员回答:“是江青同志送来的。里面没有毛主席著作。”

耿飚听完,摆摆手,让他们将书放到角落:“那就不用管了,放一边就行。”

一位副部长看到江青送来的书,问耿飚:“江青同志送书过来,我们要不要表个态,组织群众学习学习?”

耿飚摇摇头,不耐烦地说:“不用表态,更不用道谢。至于学习,我们现在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毛主席著作和中央文件。这些书,谁愿意读,就拿回去读,我不管。”

又过了几天,中联部召开群众大会,耿飚是主持人。他在台上宣读中央文件时,突然台下有人,给他递过来一张小纸条。

耿飚打开一看,里面写着都是批评他对江青送书没有表态之类的话语,同时里面还要求他立即以中联部的名义,给江青写一封感谢信。

耿飚明白这是谁写的,但由于当时正在宣读中央文件,就没有做出答复。

等他读完中央文件,他举起手中的纸条,当众说道:“刚才有人给我递纸条,就是这个。里面批评我对江青送书没有感谢。可是他有没有想过,给中联部送书的人多得很,我能挨个在大会上向他们做出感谢吗?”

江青不与耿飚握手

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后,耿飚、姬鹏飞等三人被江青留了下来。

江青对他们说:“过去我跟你们的联系不多,以后你们要经常到我这走动走动,经常同我通气。我这里有不少重要的材料和书籍,你们如果想要看,我可以派人给你们送去。同样,你们那里有什么关于运动的材料,也请经常送给我看看……”

然而,三个人谁也没有去过江青那里。耿飚每次去钓鱼台开会或者汇报工作,即使路过江青居住的那栋楼,他也不进去。

于是,耿飚算是彻底得罪江青了。

1972年春节,中央组织部长级会面。江青面带笑容,一一与参会者握手,来到耿飚面前时,她直接略过,甚至还瞪了他一眼。

耿飚旁边站着的李先念问道:“耿飚同志,我发现江青同志不与你握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耿飚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可是因为那件事情吧!”

李先念追问:“是什么事情呀?”

耿飚把他拒绝江青在《人民画报》上开辟专栏,以及江青送书给中联部,他没致谢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李先念听完点点头,提醒耿飚:“你胆子也太大了点。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以后要当心她给你穿小鞋。”

结语:

耿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向强权低头,也没有与江青同流合污。他这样的性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予说历史
予说历史
我说历史。
145文章数 1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