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妙的方剂,保肝利胆、抗炎镇痛,抗过敏、抗氧化,但要会用

分享至

中医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肝脏的健康,由于肝脏是“将军之官”,所以抗伤害的能力很强,因此也会让人们忽略对肝脏的养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肝病被查出来的时候,大多都是中晚期的原因。在中医五行理论体系中,肝脏属木,而木容易生火,这也就是为什么肝病很容易动风生火的原因。对于肝胆的火热,中医有诸多经典名方,不过其中有一个方剂颇具特色,而且,后世医家对它也是十分推崇,它就是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是一个颇为经典的方剂,全方由“龙胆草、生地黄、车前子各三钱,栀子、黄芩、柴胡、泽泻、当归各二钱,木通、甘草各一钱”等10味中药组成。现代常用剂量为: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水煎服。对于龙胆泻肝汤来说,由于药味太苦,有的人实在不愿喝苦药,可以改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那么,龙胆泻肝汤的配伍,究竟有什么秘诀呢?全方以龙胆草为君药,主要起到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的作用;以栀子、黄芩为臣药,其中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泻三焦火、利尿除湿;以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当归、柴胡为佐药,其中泽泻、木通、车前子主要起到清热利湿、给邪出路的作用,生地黄滋阴生津,当归、柴胡养血疏肝;以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全方配伍,主要起到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作用。

对于龙胆泻肝汤的君药龙胆草,可谓是一味奇妙的中药,由于龙胆草药性大苦大寒,是一味真正意义上的“苦口良药”,“苦”的程度比黄连还苦,但是《笔花医镜》说它是“凉肝猛将”,《景岳全书》称龙胆草“诸火皆治”,《药品化义》更是进一步将龙胆草进行了深刻描述,认为龙胆草“专泻肝胆之火”,“善清下焦湿热”,“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从古代本草典籍中,不难发现,龙胆泻肝汤的主要作用,基本上就是一味龙胆草就撑起来了。

对于龙胆泻肝汤的适应证,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肝胆实火上炎证,临床上常以头痛目赤,胸胁疼痛,口苦,耳聋,耳肿等症状为主,舌脉上常以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特征;另一个是肝胆湿热下注证,临床上常以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女性带下黄臭等症状为主,舌脉上常以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特征。尤其是对于会阴部位的肿痛、瘙痒、出汗,无论男女,如果出现这类病症,不仅让人十分尴尬,还会让人难受不已,而龙胆泻肝汤,恰好就是泻火除湿的良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