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达巍:中美关系的缓和应迈出关键几步

0
分享至

导 语

近期,中美之间的缓和气氛为两国关系的稳定提供了机会。达巍教授认为,双方应迅速采取行动,抓住宝贵契机以稳定双边关系。在未来半年中,两国可在四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中美应重建政府机构之间的机制化沟通。无论双边关系的好坏,两国官员都应增加面对面的接触。第二,两国应扩大学术和商务领域的民间交流,打破认知的“回音室”。两国都渴望更了解对方,更多交流能促进对彼此有更准确和理智的判断。第三,中美应尝试在难度相对较小的具体议题上先达成共识,以形成积极势头。第四,中美应开始考虑一系列的磋商和谈判,以逐渐在经济和技术竞争中构建清晰边界。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或许难以逆转,但双方必须尽快采取积极行动,避免不可预测的无规则竞争。

本文编译自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专栏文章,原标题为《达巍谈中美如何更好相处》(Da Wei on how America and China can get along better)。作者达巍教授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副主席。文章略有删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与公众号立场无关。

终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正显示出缓和迹象,尽管偶尔也会出现挫折。在最近的G7峰会上,拜登总统预测中美两国关系将在近期“解冻”。上周,中国商务部长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此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与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进行了会谈。然而在本周,据报道,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拒绝了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 (Lloyd Austin) 提出在6月2日至4日于新加坡举行的年度安全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会面请求。美方受冷落的原因明显: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仍处于由特朗普政府强加的制裁之下。

▲6月2日晚,第20届香格里拉安全峰会开幕晚宴前,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与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握了手,但两人并未进行“实质性交流”。

当前,中美双方的期望值可能都不高,但最近时断时续的解冻意向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关系的更持久改善提供了机会。两国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免情况变得更加危险,因为机会窗不会无限期地保持打开状态。以下是双方可以需要考虑的一些事项。

首先,中美双方应重新引入政府官员和机构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并将其制度化。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中美两国共开通了近百个官方对话渠道。即使是抨击中国的特朗普政府也保持了几个渠道的开放,然而现在几乎都处于被切断状态。

召开部长级会议十分重要,但中美双方在工作层面保持沟通也很重要。尽管长期存在紧张局势,但两国军方高级官员一直保持定期接触,直到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领空发现了一个中国气球——美方声称这是侦察器,但中国否认了这一说法。这种工作接触需要尽快恢复,最好是当面进行,这样双方都可以更容易地读懂对方的信号和情绪。建立互信的一种方法是讨论加强奥巴马任期内签署的两项谅解备忘录:一项关于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另一项关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

▲ 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双边会晤,会谈中双方都重申了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承诺。

第二,应扩大两国学术界、企业界等人文交流。如果中美之间有更多的直飞航班会有所帮助。美国和中国的航司目前每周只能往返24次,而在新冠大流行之前,中美每周航班往返次数超过300次。今年夏天,我打算带我的一些学生去美国访问,他们真诚地想了解这个国家,但许多人因昂贵的机票、排长队的签证申请以及超过24小时的多程航班前景而推迟。

中美之间保持学术联系很重要,但仍然困难。虽然今年美国和中国的学者已重新开启互访,但人数依然很少。出于对人身安全的担心或在国内会被视为政治不正确的顾虑,中美双方的许多人仍然不愿或害怕踏上访程。

由于过去三年缺少面对面交流,北京和华盛顿都落入了回音室(编者注:echo chamber,亦称信息茧房,在媒体上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以夸张或错误的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被扭曲的故事是事实全部)。这鼓励了摩尼教的世界观(摩尼教的根本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其中“二宗”指光明与黑暗两者永远对立的基本要素),而俄乌冲突又加剧了这一观念。因此,中美学术界对彼此产生了奇怪的想象。两国政府需要做出安排,确保双方学者能够轻松、有尊严地访问对方。

▲ 2019年5月,疫情尚未爆发且中美关系还未如此紧张前,中国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后庆祝毕业。

第三,中美需更加努力地解决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问题。其一是毒品管控,华盛顿希望北京对泛滥美国的芬太尼给予更多支持。中国强烈反对有关中国是墨西哥贩毒集团用于制造合成阿片类药物的化学品来源的指控。同时,中国提出合理诉求,要求美国将法医科学研究所和国家麻醉品实验室等中国机构从其“实体清单”中删除,该清单施加了许可证要求和其他限制。

第四个或许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是在经济和技术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构建清晰边界。现在美国流行“小院高墙”的说法,认为所有国家都有权拥有一个为保护国家安全所需的“院子”,因此建造“围栏”不可避免。然而,最重要的不是院子的大小,而是围栏的清晰程度。如果其边界模糊不清,双方就很难在外交、商业或学术交流中取得进展。“去风险化”听起来合理,但它有时会带来更多风险。就西方和中国而言,这可能会扰乱数十年的世界经济运行。

▲ 近日,广岛G7峰会发布联合公报,声称对华不脱钩但欲“去风险化”。

中美双方的过往行动已经显示明确围栏高度和位置的协议的确可以达成。2022年,美国会计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合作监管PCAOB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账户访问权问题上,多年来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该协议标志着一项重要突破。两国可能需要数十个这样的协议,涵盖范围广泛的问题。PCAOB的交易表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当前来看,中美之间的战略较量难以逆转。双方是想开展边界清晰的理性竞争,抑或无规则状态下不可预测的竞争,是未来几个月必须决定的问题。

原文标题《达巍:中美关系的缓和应迈出关键几步》,文章来自公众号“民智国际研究院”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美聚焦
中美聚焦
聚焦中美话题,关注中美关系。
2689文章数 250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