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欠中国一个经济学奖,因为全世界唯一成功的涨价去库存案例就发生在2016年的中国。从商品房待售面积这张图来看,2016年开始的涨价去库存颇有成效,将7亿多平米的库存减到5亿平米左右,并维持了好几年。但进入2023年以后,这一数字又开始猛增。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4月的商品房待售面积涨到了6.4亿平米,4个月增加了8000万平米,已经超过了2014年,按这涨法,很快就会超过2015年的最高点。是不是又该来一波涨价去库存了?
奇怪的是,到现在都没有专家喊去库存,专家们现在喊的是救经济。是专家们转了性吗,变得忧国忧民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涨价去库存的真相吧。上面所说的商品房待售面积统计的只是现房库存,就是已经盖好但没卖出去的房子,而我们实际购买的绝大部分都是期房。
所以要把已建成的未售面积和在建的未售面积加在一起,这个广义库存面积才是更符合实际的库存数据。那是多少呢?请看下图:
从这张图就能知道,涨价去库存实际去了个寂寞,广义库存面积一直涨到2021年,才在2022年才迎来了第一次下降。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开发商卖掉房子转头就去拿地,拿到地画个图就开始卖期房。房子涨了土地涨,土地涨了房子再涨,如此循环往复,去掉的现房库存马上就变成了开发商手里的地,抢地都来不及,谁还想着去库存啊。所以前些年开发商财大气粗,在土拍市场上一掷千金,导致地王频出。只有2022年房子卖不动了,价格下跌了,才能让开发商发烧的头脑清醒一下,才会有库存小幅下降的结果。
2016-2022的7年时间,政府卖了46万亿的地,老百姓买了105万亿的房子,开发商在这中间赚到了几辈子都赚不来的钱。开发商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到了天上,2022年市场才降温一点点马上就大片大片地死给你看。
这就是涨价去库存的结果,库存越去越多,房地产吸干了全社会的资源,导致科技无法突破,实业无法升级,所以中年人35岁失业就得去送外卖,所以2017-2023年出生人口少了一半。就这样专家们还在呼唤“史诗级救市”政策,这次唯一的进步是不好意思再用“去库存”做借口了。现在楼市的体量比2016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次再救市100万亿估计是不够了,专家们准备再从老百姓兜里掏多少钱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