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江西一学校食堂窗口出现疑似长着牙齿和长胡须的冒牌“鸭脖”,学生们认为那就是老鼠头。
很快,当地市场监管局和涉事学校经过调查研究宣布,那只是个长得奇怪的鸭脖,并不是老鼠头。
至于鸭脖为何会有长胡须,还有一排牙齿,相关部门没有解答,更令人奇怪的是,随着市场监管局的一纸调查结果,事件再也没有了下文,没有人受到惩罚,就连爆料的当事学生都改口承认那就是鸭脖。
于是,网络上掀起了“指鼠为鸭”的激烈讨论,网友们似乎找到了现代版的“赵高”,尽管网络舆论非常严重,却没有任何部门出来发声,更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似乎在告诉群众们,这就是官方人证的鸭脖,你们爱信不信。
无独有偶,该学校并不是第一次“与鼠谋皮”,之前就因为食堂鼠患问题被曝光处理过。
6月8日,该食堂再次被爆出有学生在饭菜里吃出大青虫,与此同时市长热线也接到了大量有关的投诉,而在食堂反馈群里,每月都有大量关于饭菜有异物的投诉,由此可见,“指鼠为鸭”已经激起民愤,它不是个例,可能是个群体性事件。
6月9日,涉事食堂的承包商被媒体曝光了,有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该承包商同时还中标了多所高校的食堂经营业务,所以,问题就来了,一个长期且频繁遭到学生投诉的食堂承包商为何会被多所高校看中?难道是因为它独特的手艺或是平民的价格?
一个老鼠头,已经演变成了高校与承包商之间的奇怪关系,这里面有没有串通中标的情况?存不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存不存在干部腐败和利益输送的情况?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个政治问题。
9天后的6月10日,面对居高不下的舆论压力,终于,江西省召开了通报会,成立了省级联合调查组,调查组包括教育厅、公安厅、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可见动作不小。
为了一个“老鼠头”,成立多部门联合调查组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何要浪费这么多政府资源?这是网友们想不通的地方,如果当初那个市场监管局一五一十地将所有细节公之于众,那就不会有今天的问题,这里面就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市场监管局玩忽职守,不作为,简单调查了事,如果是这样还有得救;二是市场监管局受到了指示,调查结果必须是鸭脖,不能是老鼠头,所以没有细节可以公布,如果是这种情况,省级调查组就很有必要了。
一个承包商为何会中标多个高校食堂经营权,这放在现实中是说不通的。如果说是有领导干部在背后运作,那能够同时指挥多个高校的领导肯定级别不低,如果说仅仅是承包商和高校之间的私下行为,那能够同时拿下多个高校的公司肯定不简单。
所以,联合调查组真正的重点应该是这家承包商,当然“老鼠头”的事情也必须全面调查清楚,我觉得纪检部门也应该加入联合调查组中,省委巡察组也应该给予高度关注,重点查查有没有干部在这其中违纪违法,并且要全部公之于众。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此大的舆论漩涡,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我们要真相,不要假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