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去世,举国哀痛。
毛主席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来到中南海,与伟人作最后告别。
三鞠躬后,李敏想起和父亲在一起时的往事,不禁泪如雨下。
这时,治丧委员会找到李敏,交给她一份名单,咨询意见。
“李敏同志,这份名单上,有没有遗漏主席的朋友或亲人。”
李敏接过名单,认真查看,然后眉头紧皱。
“这份名单上,没有我哥哥毛岸成,请你们把他加上。”
毛岸成:毛主席亲侄子,毛主席三弟毛泽覃的儿子。
毛泽覃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当年毛主席离开湖南后,毛泽覃在当地领导工人运动。
可惜好景不长,在敌人的一次“围剿”中,毛泽覃不幸牺牲,年仅30岁。
毛岸成的母亲贺怡,是贺子珍的妹妹。
丈夫去世后,贺怡把毛岸成放在百姓家中,自己则跟随大部队转移。
毛岸成14岁时,才见到亲生母亲。
母子团聚不到半年,贺怡就因为车祸,永远离他而去。
毛岸成没有被挫折打倒,反而越发强大。
他勤奋好学,谦虚低调,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成才报国。
为了不被人发现身份,他特意改名“贺麓成”,低调行事。
“贺麓成”这个名字,有三层意义:
“贺”代表母亲贺怡;
“麓”代表家乡岳麓山;
“成”代表原来名字毛岸成。
大学毕业后,毛岸成被钱学森选中,参加导弹技术研发,成为科研人员。
图|毛岸成(左)
进入导弹部队后,毛岸成废寝忘食,刻苦努力,与同事奋战在最前线,共攀科研高峰。
1959年8月,李敏在北京结婚,毛主席通知毛岸成参加婚礼。
收到邀请后,毛岸成非常高兴。
可惜,由于工作繁忙,任务重大,最后他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继续在导弹部队奋斗。
小家很重要。毛岸成很想参加妹妹婚礼,和家人叙旧。
但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作为科研人员,毛岸成以大局为重,舍小为大,值得所有人学习。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1976年9月,李敏旁边。
治丧委员会听完李敏的话后,马上派人寻找毛岸成。
由于毛岸成身份特殊,隐姓埋名,寻找工作并不顺利。
无奈之下,治丧委员会给部队打去电话:
“导弹部队有没有叫毛岸成的人?他是毛主席亲侄子,我们在找他。”
几经波折,治丧委员会终于找到毛岸成。
导弹部队,人们知道毛岸成是毛主席侄子后,不由大吃一惊。
“你是毛主席侄子?没听你说过啊!”
图|毛岸成(右)
对此,毛岸成这样回答:
“父辈的荣誉与我无关。我要靠自己,生活下去。”
中南海,毛主席遗像前,毛岸成在家人陪伴下,三鞠躬。
“大伯,我来送您了!”
毛岸成潸然泪下,为自己工作繁忙,没能见毛主席最后一面,感到难过。
1980年,毛岸成被评为高级职称。
他是解放军,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工程师。
毛主席去世后,李敏问工作人员:“毛岸成在哪里?”
毛岸成:科研专家,低调行事,不愧为伟人后代。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