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统计部门6月9日发布的最新PPI数据,心情还是比较复杂。
不出意外,5月全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同比基本就是一条向下的斜线,5月降幅已到-4.6%,而环比在今年1月、2月回正后再次下滑,4月增幅为负数,5月降幅扩大到-0.9%。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PPI反映的经济意义。简单地说,PPI包括了钢材、水泥、化工原料、燃料、农副产品、工控产品等等主要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虽然说不是越高越好,但持续下降,意味着经济萎缩。翻译成白话是,由于消费市场不济,产品不好销售,企业只能进一步降低出厂价格,影响到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利润。
实际上,为了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国家一直在从消费端努力。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还发文稳定住房、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就拿房地产来说,住建部在今年以来多次表态房地产和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要发挥其“压舱石”作用。国家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纳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后,央行随后表态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需和改善住房需求,并于近期已要求六大国有行大幅下调存款利率,自去年9月份,日前已第二次下调存款利率。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大家把存银行的钱拿出来,用于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消费,可谓用心良苦。
与此同时,国家还在为肃清房地产市场环境动真格。当下房地产市场趋冷,一个原因就是购房者对民营房企交付力没信心,像前一段时间江苏市场监管局对常州住建局进行通报处罚,理由就是地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对此已有8个城市做出类似处罚。5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住建部联合发布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为文件,引导中介费合理降低,并由买卖双方承担。目标不言自明,让大家积极买房,让市场活跃起来。
不过,市场似乎并没有做出对等反应。
根据机构数据显示,5月百城新建商品房价格出现环比“量价齐跌”的趋势,新房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小幅下降,一线城市销售面积下降了9.1个百分点,10大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下跌13.8%,,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较4月份扩大0.11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长期霸占楼市热点的城市也出现了二手房挂牌量接连创新高的趋势,比如南京、杭州的二手房挂牌量相比正常年份翻倍。
鉴于二手房与新房高度的关联性,开发商的新房也不好卖,一些大城市开一次盘就拿出一栋楼几十套,而且还是在核心地段的楼盘,即便这样也不能很好去化,那些地段不好的郊区盘连加推都不敢。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在网上经常可看到开发商大幅优惠的新闻。
众所周知,房地产虽然已经过了黄金期,但面对经济发展的种种压力,必须肩负起行业的责任,对解决就业、促进消费、恢复经济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的根本问题不是大家不想买房,而是没有钱买。毕竟,相比那些虚拟的金融指数,房产这种固定资产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果兜里钱包鼓鼓,刚需谁不愿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改善谁不想换套品质好的房子呢?所以,要解决需求乏力的问题,根子上还是要大幅提高收入。
针对内需较弱问题,受两任总理邀请汇报经济形势的著名经济学家、国家智囊滕泰近日提出一个“好方案”,即“应尽快推出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受到网友们的一致称赞。由于文章内容较长,下面把一些要点拉出来说说。
第一个观点,大量的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是必要的,但由于过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增长阶段,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需要向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转变。
但实际上,我们的消费占比却是逐年下降的,从2000年后的20年,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了9.28%,仅占54.2%。而与此同时,美国2021年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82.5%,20年时间反而增长了2.1个百分点。对比反差是很大的,美国消费占GDP比重本来就很高了,但仍然处于增长趋势。不仅美国,包括日、德、法、印等诸多国家消费占GDP比重都在70%以上。其实,与这些国家的消费占比相比,我们起码差了20个百分点,差距就是我们的增长空间,如何做呢?
第二个观点,要提升消费占比,就要提升可支配收入占比。消费占GDP比重过低,主要原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比低,数据显示,我们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国民经济比重从2000年的47%降到现在的43-44%,但同期美国这一数据从72.2%上升到82.2%。很显然,我们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本来就较低,但还处于下降之中,意味着我们的收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怎么提升?
第三个观点,从改革收入结构入手,尽快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重和增速,以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体而言:首先是把无效支出资金节省下来,用于增加居民收入,用10万亿收入可换20万亿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促销机构,直接发钱、发消费券,每年发一万亿,可带来3-4万亿的内需。
第四个观点,推出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了快速提升居民收入,具体步骤途径包括,减少金融、土地、信息等部门的垄断收益,提高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收益。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增加居民股票和基金市值25%,可增加居民10万亿财富。
第四,给有需要的社会成员发放基本收入,同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通过扩大和稳定工作岗位,10年内使中等收入规模从4亿人增加到7亿人。
网友们对专家提出的“好方案”纷纷点赞支持。认为只有老百姓有钱了,消费才能起来,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是GDP,而是社会公平,人民幸福。有房产业内人士也表达了赞同,目前房产占据到家庭财富的70%以上,如果房价大幅下降,受损的不仅是银行、开发商,个人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很可能会因房产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倒不如快速增加居民收入,通过明显收入增长抑制房价泡沫,居民收入增加一倍,相当于房价下降一半,让房地产实现软着陆,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居民收入增加了,也未必都去买房,主要是拉动了整个内需,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经济发展了,应可以反哺社会,让人们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特别是提高全民保障,让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大家敢看病、敢生育,让我们70后、80后、90后...“渐老渐富”,让我们所有人都对生活充满希望,对社会心存感恩。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现在是时候了,期待这一天早日来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