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假如你不生我不生,中国人口降至七亿,我们的日子会更好过吗?

0
分享至

如果中国的人口数量降到7亿,我们的日子会变得更好吗?

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跌,减少了85万,现在我国已经不是人口第一大国了,这个头衔在上个月被印度夺去了。对此有人感到担忧,害怕中国人口降低后不能维持现有的国际地位,而另一部分人觉得还不够,他们认为中国人口应该降到7亿,这样我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升。

如果中国人口降到7亿,我们的社会将会有哪些变化?会给普通百姓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是自然环境变好了。

人口多耕地就要多,道理很简单,人需要吃饭,我国目前的粮食产量大约为6.87亿吨,自给自足率为97%,如果把瓜果蔬菜也算入其中我们的粮食刚好够吃,有一些剩余。人口数量如果减半,那么以现在我们的粮食产量来看会有大量的剩余。而我国是一个工业国家,对粮食出口挣的那些钱并不感兴趣,因此人口降到7亿,我们将会进行大面积的退耕还林。结果就是自然环境会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会增加。

其次是人们的生活压力变低,不会再为买房担忧。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至2022年,我国有商品房6.3亿套,这么多的房子中国14亿人都住不完。如果人口减半,那么还会有大量的房屋空余出来,7亿人有90%待在城市那么刚好可以每人分一套。

人口减少房屋数量不变,那么房子的价格会大幅度降低。1平米一万元的房价可能会降低到2000元每平方。除了北上深广,全国到处都是鹤岗。但是对于很多已经购买房子的人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房价下降后,你手中的房子就贬值了。

除了这两点以外,人口减少到7亿还有哪些好处呢?

没有了,只有这两点好处其他都是坏处。如果你不信,那就接着往下看。

很多人以为人口减少,劳动力就减少各行各业的竞争就小了,那时人人都可以当高管,就算当不上高管工价也能上涨一些吧?很可惜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人口减少不仅仅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它意味着社会需求减少。

没有那么多的人,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子,不需要盖房子那么搬砖人也不需要了。很多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公务员,端着铁饭碗也要被迫下岗。医院、学校、交通部门、税务部门等国家机关的规模都会缩小,否则7亿人口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公务员。社会的工作岗位数量是和需求挂钩的,人都没了那还有什么需求?人口减半只不过是从原来的14亿人内耗,转变为7亿人内耗罢了。

有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说中国是世界工厂,我们的内需虽然少了,还可以扩大外需啊!想法很美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第一是因为内需大、体量大能让本国的工业活下去;第二是有充足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廉;第三是每年有800万左右的大学生毕业,理工人才居世界首位,大量的人才维持了中国独有的完善的生产体系。

这三个是我们经济增长率的根本,美国也想当世界工厂,但是他们的人口体量不够,只能搞去工业化,用金融来收割全世界。

中国一旦失去人口优势,那么很多国外企业也会撤资,撤到东南亚和印度去,到时候我们的国力可能还比不上印度。虽然马路变宽了、空气质量变好了、学校变得更加宽敞了,但是百姓找不到工作了,消费水平自然跟着下降了。

很多人都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人口是负担。其实人口数量的多少与国家的富裕并没有太大关系,只要不超过本国土地能够承受的范围就可以。100年前我国人口只有四亿,那个时候人均耕地面积多吧,人民还不是吃不饱饭?现在我国有14亿,普通百姓吃肉至少没问题。

要把人口数量转化为红利关键要看教育,如果教育不行,那么生再多的孩子都是没有用的。印度虽然人口超过了中国,但是他们的文盲率超过了60%,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是85%,很多印度人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被算作是文盲,这样的人口才是真正的负担。

中国的国情显然和印度不一样,因此,现在应该实行计划生育的是印度而不是中国。我们现在只要维持14亿人的体量就可以,不能再增多也不能再减少,减到7亿人我们的国力恐怕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未来的大国竞争中会丧失自己的优势,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人口减半的话,中国的军事力量和文化影响力都将大幅度缩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场高速堵车,戳穿了1400万新能源车主“谎言”,差距一目了然

一场高速堵车,戳穿了1400万新能源车主“谎言”,差距一目了然

小兵聊社会
2023-09-30 23:39:43
又暴雷了,比恒大还多出1.14万亿,15万名投资者血本无归?

又暴雷了,比恒大还多出1.14万亿,15万名投资者血本无归?

小毅讲历史
2023-09-30 18:48:02
43岁丈母娘强行和女婿发生关系,女婿哭诉道:我躲不掉

43岁丈母娘强行和女婿发生关系,女婿哭诉道:我躲不掉

王幕安
2023-09-30 14:36:13
许家印的三个孩子:老大清华毕业、老二哈佛毕业,老三貌美如花

许家印的三个孩子:老大清华毕业、老二哈佛毕业,老三貌美如花

美人茶话会
2023-09-30 23:45:26
娶了非洲黑人老婆之后才知道,在这些方面太爽了

娶了非洲黑人老婆之后才知道,在这些方面太爽了

冬天来旅游
2023-09-30 16:46:49
马英九,韩国瑜,朱立伦,侯友宜,王金平等,都不接受一国两制

马英九,韩国瑜,朱立伦,侯友宜,王金平等,都不接受一国两制

晨晨手游
2023-09-30 23:30:50
欧盟已经就乌克兰问题做出了决定,泽连斯基不要关注欧尔班的言论

欧盟已经就乌克兰问题做出了决定,泽连斯基不要关注欧尔班的言论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09-30 14:34:16
中国航天损失惨重!连续两次爆炸,俄专家揭秘:美方太空军搞鬼?

中国航天损失惨重!连续两次爆炸,俄专家揭秘:美方太空军搞鬼?

次元君情感
2023-10-01 00:08:19
许老板和他的女人们

许老板和他的女人们

非虚构故事
2023-09-30 17:58:40
雅万高铁的螺栓和电缆被盗 印尼网友:这些人太过分,应该判死刑

雅万高铁的螺栓和电缆被盗 印尼网友:这些人太过分,应该判死刑

范范儿航空
2023-09-30 22:58:14
有一种反噬叫周润发,68岁中风昏迷不醒,网友:终于遭到报应!

有一种反噬叫周润发,68岁中风昏迷不醒,网友:终于遭到报应!

慎独赢
2023-09-30 01:20:02
许家印进去了,武汉科技大学上演“过河拆桥”大戏,网友看不下去

许家印进去了,武汉科技大学上演“过河拆桥”大戏,网友看不下去

平老师666
2023-09-30 11:26:02
亚运百米飞人大战:谢震业9秒97夺冠创纪录 苏炳添盛赞对手捂脸不敢信

亚运百米飞人大战:谢震业9秒97夺冠创纪录 苏炳添盛赞对手捂脸不敢信

厝边人侃体育
2023-09-30 22:06:19
牛!斯洛伐克的志愿者众筹65万欧元,为乌克兰购买了一台排雷车

牛!斯洛伐克的志愿者众筹65万欧元,为乌克兰购买了一台排雷车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09-30 14:04:00
1-2!利物浦千古奇冤,遭遇明显误判,96分钟绝杀,热刺升至第二

1-2!利物浦千古奇冤,遭遇明显误判,96分钟绝杀,热刺升至第二

钉钉陌上花开
2023-10-01 02:38:38
老许和恒大出事,他与九亿姐的过往被扒,王思聪曾经留言曝出内幕

老许和恒大出事,他与九亿姐的过往被扒,王思聪曾经留言曝出内幕

花哥扒娱乐
2023-09-30 23:33:32
苏炳添为何没有参加亚运会?本人再次回应

苏炳添为何没有参加亚运会?本人再次回应

新民周刊
2023-09-30 15:04:12
为什么突然要抓许家印?

为什么突然要抓许家印?

燕梳楼2021
2023-09-30 20:39:47
一边是500亿,一边是看守所的老公和儿子,丁玉梅会怎么选择呢?

一边是500亿,一边是看守所的老公和儿子,丁玉梅会怎么选择呢?

小陆搞笑日常
2023-09-30 15:55:56
97名设计师离职后被公司起诉,二审改判!设计师举证称原告公司涉嫌伪造证据

97名设计师离职后被公司起诉,二审改判!设计师举证称原告公司涉嫌伪造证据

红星新闻
2023-09-30 17:29:18
2023-10-01 05:06:44
科普足迹
科普足迹
科普足迹,带您探索科学的世界
169文章数 219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丁玉梅为加拿大籍 次子深度参与恒大事务

头条要闻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短期支出法案:为政府提供45天资金

头条要闻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短期支出法案:为政府提供45天资金

体育要闻

谭龙:35岁,正当年!

娱乐要闻

徐娇质疑Lisa疯马秀遭攻击

科技要闻

在诉讼与骂名中崛起的英伟达GPU:从未停止过战斗,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汽车要闻

预计10月份上市 易至EV3青春版盲订价5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教育
游戏
军事航空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旅游要闻

探秘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教育要闻

英语单选题答题技巧,你都掌握了吗?没有不会做,只有想不到

外媒:《CS2》糟糕的首发表现让人想起《守望2》

军事要闻

俄罗斯秋季征兵任务为13万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