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英
当战争开始毫无底线,
一切都有可能会发生。
昨天,俄乌战争毫无底线、无比恐怖的一幕,再一次而且是以升级版的形式发生了。
。当地时间6月6日,乌克兰卡霍夫卡水库大坝突然被拦腰炸断,卡霍夫卡水库是乌克兰第一大人工水库,储水量约为二分之一个三峡大坝。
为什么说炸坝事件毫无底线?
因为,炸坝(炸毁重大民用设施)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直接影响和伤害数百万人口的日常生活,在昨天炸坝之后,第聂伯河下游近100个定居点瞬间被淹没,若干个大小桥梁被彻底摧毁。
为什么说炸坝事件无比恐怖?
因为,炸坝不仅仅导致数百万人口日常生活的被冲击,更导致扎波罗热核电厂随时有核泄漏的巨大风险——卡霍夫卡水库为扎波罗热核电厂提供冷却水。而一旦扎波罗热核电厂因为缺少冷却水发生核泄漏或其他核事故,其危险当量理论上是超过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件。
至于这起炸坝事件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向,乌克兰指认是俄罗斯干的,俄罗斯指认是乌克兰干的。
我的个人判断,这起炸坝事件是乌克兰干的概率较小,是俄罗斯干的概率超大,当然,我的个人判断没有明确证据,纯粹逻辑推导,还希望立场先行者暂且别喷,还希望有些读者对言论持以必要的包容。
是的,卡霍夫卡水库大坝被炸断之后,对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实控的部分赫尔松州地区的居民日常供电供水造成了影响,基于敌痛我快的逻辑,乌克兰好像存在炸毁大坝的一丝可能性。
但是,大坝炸毁,事实对乌克兰的负面冲击更大。
因为,卡霍夫卡水库大坝连接着乌克兰的民族情感,同时,这不仅意味着至少10倍以上的乌克兰居民日常生活变得不正常,而且更意味着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随时有可能爆发重大核危机。
(昨天,国际原子能总干事格罗西表示,核安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下周将带领专家组前往扎波罗热核电站)
所以,两相权衡之下,卡霍夫卡水库大坝的被炸毁,是由俄罗斯引发的概率相对较大,因为,近期俄罗斯的战况较为被动且内外危机交织,俄罗斯存在主动升级危机压迫乌克兰接受现实谈判的诉求。
当然,有没有可能是美国干的,这个概率可能不大,在事实真相出来之前,就暂不讨论了。
现在,不论引爆者是谁,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大坝的突然被炸毁,意味着俄乌战争明确进入恐怖和失控的边缘。
当俄乌战争进入恐怖和失控的边缘,这显然会对大国外交和全球经济、全球金融造成必然的反射性。
之于中美博弈,其存在的中长期主导逻辑不会改变,但是,在中短期内,美国适当启动与中国的缓和,并且同样让渡个别利益给印度等中立国家,这也将是大概率存在的,其目的就是进一步孤立并继而终极当下的俄罗斯政权。
之于金融市场,在俄乌战争明确进入恐怖和失控边缘时,除了有利于美国金融市场,对于欧洲是一个明确的利空,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则是相对中性(基于当下的点位)。
当然,对于已然失控的俄乌局势,接下来,任何超过想象的事件(包括战争和俄乌内政等),都有可能随时会发生,继而又会对中短期的金融市场产生或正或负的反射性。
现在的市场,要么铁了心做价投,要么干脆不要做,千万不要忽东忽西。
最后,再说一说今天的市场。
1,5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发布,以人民币计价,中国5月份出口同比下降0.8%,进口同比增长2.3%,贸易顺差4523.3亿元,以美元计价,5月出口下滑7.5%,进口下降4.5%,贸易顺差658.1亿美元。
以美元计价,出口预期是-1.8%,前值是8.5%,实际是-7.5%;进口预期是-8%,前值是-7.9%,实际为-4.5%,由此看出外需下滑的压力已经逐步显现。
由于需求和订单还存在一定滞后性,眼下的数据更多反应的是几个月前的订单状况,从近几个月的订单情况来看,未来中短期内的出口数据恐难好转。
从出口地域来看,今年前5个月,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增长9.9%,占比15.4%;增长最快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比增长13.2%,这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对美日出口额下滑明显,分别为-5.5%和-3.5%,中美脱钩的进度在加快。
从出口产品来看,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额为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总值为57.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下滑明显,达到18.1%,手机下滑6.4%,这方面也印证了全球消费电子的不景气;汽车出口大增124.1%,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汽车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纺织品出口下滑,延续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迁的趋势。
2,知名外资机构唱衰宁德时代,宁德时代开盘大跌带崩创业板。
外资机构摩根士丹利称,尽管电池材料公司的利润率大部分已经被股价反应,但宁德时代可能在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方面面临的风险在增加,因此将宁德时代评级从同等权重下调至低配。
分析师Jack Lu等在报告中还指出,预计短期内电池产能依然过剩,使得价格战不可避免,今年下半年二线电池制造商可能会采用更加激烈的价格战略以获取市场份额,将宁德时代目标价下调16%至180元。
摩根史丹利公然唱衰“宁王”,这个杀伤力是不小的,“宁王”低开之后,大幅走低,一度大跌近7%,连带创业板再创年内新低。
并且最近“宁王”也是绯闻不断,此前传闻“被踢出特斯拉北美供应链”,后又被询问“公司电池被美海关扣押了吗”。
宁德时代今年面临的压力本来就不小,再加上外资的公然唱衰,股价更是连续大幅波动,但我们认为,宁德时代面临的压力,已经基本反映在股价上,这个时候再继续大幅唱空,只能说是别有用心了,外资此举更像是在二级市场公然打压我国的新能源产业。
3,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折戟A股。
截至2023年4月底,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3家,外资合资或独资的共有47家,内资96家,其中贝莱德是国内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成立于2020年9月,距今不到3年时间。
2021年6月贝莱德被批准开始展业,9月发行了自己第一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截至今年5月底,贝莱德共计发行了12只公募产品,管理规模为62.97亿元。
尽管贝莱德基金展业发行很快,但总体运行状况却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状态,12只基金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全部下跌,4只基金产品净值跌幅超过25%,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份额和C份额净值跌幅都超过了30%,就连中国区的负责人也将离职,对比同期买入网红葛兰、张坤等管理的基金的的朋友来说,心情似乎可以平复一下。
看来在咱们大A“外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尽管贝莱德有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资产规模超6.5万亿美元的光环,也难逃在A股市场“被虐的体无完肤”,这也似乎说明了贝莱德的成就主要还是由美国股市长期上涨铸就的,在A股这种长期震荡的市场纵是英雄也不自由。
4,紫晶存储10亿元赔付专项基金进入投资者申报阶段。
5月底,*ST紫晶、*ST泽达相继发布公告,因公司存在欺诈发行以及其他信披违法违规行为,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ST紫晶、*ST泽达将成为科创板首批退市公司。
4月21日,中信建投发布公告称,作为*ST紫晶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将与其他中介机构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这里说明一下,根据《证券法》保护投资者惩戒欺诈发行的工具主要有三种,责令回购、承诺回购和先行赔付,其中承诺回购和先行赔付都是“自愿”行为,并非强制义务,10年前的万福生科赔付,也是主承销商出资设立赔付基金。
当前,*ST紫晶10亿元赔付专项基金已经进入投资者申报阶段,据报道,不少投资者已经查询到了具体的金额。
本次赔付金额包括投资差额损失、佣金以及印花税,每一位投资者的赔付金额由固定的标准公式计算得出,从部分投资者显示的赔偿数额来看可以覆盖达到7成以上的损失。
这次中信建投等中介机构主动承担责任,对紫晶存储适格投资者进行先行赔付的举动算是做了行业一个表率,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避免了投资者通过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获得赔偿的繁琐程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