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楼市走到6月,有一种预感越来越强烈了!

0
分享至

翻开二十多年的房地产快速发展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纠结。按照以往,一旦市场过冷,相应的救市措施就会纷至沓来,但现在面对房地产风险出清和经济发展压力的双重难题,救与不救,如何救?都面临艰难抉择,这也是为什么这段时间以来一些专家长篇呼吁救市,但仍只有地方上的单打独斗,而国家层面迟迟未出手的原因所在。楼市走到6月,有一种预感越来越强烈了!

在笔者看来,救市一定是要救的,现在管理部门之所以未出大措施,主要是还没考虑完善,待权衡清楚后从国家层面提振市场,或许不会正式发文,但地方可按政策授意实施。为什么肯定会救市?听我来说说理由。

先来梳理一下今年楼市演变的逻辑便知。

楼市在开年后进入了较快的恢复期,这几年疫情积累的客户在二三月份放飞自我,迅速出手,房企们也喜报连连。在当时的购房者看来,疫情解封,意味着经济快速恢复,一些购房者担心楼市也会跟随火热,于是乎赶在起步之前出手买房。

然而,现实却给了不一样的答案。经济恢复的压力要比想象的大,统计数据显示,工业生产出厂价格PPI在2月份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到了3月份,PPI同比下降扩大至2.5%,环比持平,环比连续两个月僵持不动。但到了4月份,PPI除了同比降幅继续扩大至3.6%,环比也下降了0.5%。5月数据还没出来,相信基本能猜出个大概了。这一连串数据表明,社会产品需求不足,工业企业生产动力不足,以至于一季度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21%。企业利润下降这么厉害,员工哪有钱买房?

这一点在央行发布的数据中得到印证,1-3月份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房贷)还在享受楼市恢复的蜜月,均有几百亿到二千多亿元的正增长,但到了4月份,中长期贷款减少了1156亿元。而且数据还显示,有约2411亿元房贷被提前还了。说白了,一些准备要买房的人发现情况不对,不但不买房,还担心后面的还贷压力而做了提前还款。

此后,银行可就急了。进入5月份以后,不断有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如果此前还是小打小闹的话,根据证券时报网报道,多家大行从6月8日起下调各年限的存款利率,部分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20基点,5年期存款利率跌破3%,至2.9%。银行这么做,无非就是让大家把钱拿出来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发展,房子作为大宗消费,自然也包含在其中。

实际上,各地一直在做着多种努力。今年全国房地产政策优化频次超过了260次,放宽限购的城市也超过了15座,这几天青岛还出台了救市大招,除了限购放松外,还包括鼓励棚改货币化安置和试点房票制度,而且还推出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以购代租”,大家不买房,政府出面买房去库存,“旧瓶新药”一起满上。

从一个专业的角度看,以上种种,无非都是从需求端着手,之所以效果不明显,主要是需求端对楼市预期、收入预期没底。当然,即便收入上来了也未必会买房,他们的钱可用在别处,干嘛非要投在一个看不到未来的房子上面。如果要想真正提振市场,根据以往的经验,必须通过大城市、热点城市来带动,二十多年房地产螺旋式上升无不是沿用此种调控路径。

果不其然,央媒经济日报日前发布了一篇《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应适时优化调整》文章,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广泛热议,其中提到:

一些一线、新一线城市采取“一区一策”优化限购等楼市限制性政策,促使非核心区去库存的同时,又不影响核心区域稳定房价,此举值得更多城市借鉴。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不仅是一线、新一线城市放开限购等限制性措施,而且还要推广到更多城市。这篇文章被一些业内人士解读为,对一线城市、新一线大城市松绑限制性政策,是央媒开始吹风。很显然,虽然还是需求端出发,但把四大一线城市纳入进来,特别是像上海、北京这样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城市,从来不缺购买力,市场一定会热起来。为什么一线城市热了后,对其他城市就那么管用呢?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过去二十多年房地产每次出现“冷场”时,均是通过大城市带动其他城市的模式,而且屡试不爽。原因有二:

一是只要一线城市热起来了,势必会从交易市场、土拍等方面传导到其他城市;

二是到那个氛围时,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你只要感觉房产有潜力,你就会想办法买,这在历史上多次证明。身边的人总是说没钱,但当你说可买一种能赚钱的东西时,他们突然就有钱了。你实在没钱,银行可以借给你,现在银行不是求着大家花钱,把银行的存款往外赶嘛。只要想刺激楼市,银行作为金融环节的主要支持,一定是救市的重要组合拳之一。

联想到前几天某媒体说的中国正在考虑一揽子推动楼市复苏的措施,与央媒的这个表态可谓不谋而合,比如降低主要城市购房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中介费、进一步放松限购等等。所以,国家层面的推动楼市复苏越来越近,不用怀疑,不会以网上一些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不过,我们一些人也不要兴奋过头,针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变化,笔者还是要提醒两点:

第一点,一线城市所有限制性措施放开不可能,有一个过程。比如最重要的限购放开措施,核心区域暂时应该不会放开的,首先放开的是非核心区域,让一部分人去消化库存,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回暖。假如效果不理想,才会有其他措施,比如房地产税试点是否宣布未来5年或者2030年前不考虑等等,打消购房者的疑虑。当然,不到万不得已,这条应该是不会说的,道理下次再说。

第二点,市场快速回暖是一把双刃剑,要有清醒认识。在热市中,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变得好卖了,我们不少人容易因此迷失方向,想着一切办法上车,忘记了当下及未来房地产市场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此阶段,趁着楼市复苏,必须抓住房子换仓的机会,把原来不好卖的“老破小”、“高旧劣”的房子趁机处理掉,能置换机会就置换一下,没有机会就暂把钱放在口袋里,切不可瞎买一通。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也是过去一直说的,都市圈结合部的房子不要再留恋了,能走掉就走掉,后面很难说还有这样的机会,越到后面,即便依靠大城市带也未必带的动,毕竟,谁都知道那里只有炒房客,没有地缘需求客户。

买新房也要擦亮眼睛,因为任何房子都会变老变旧,买新房更要注重地段、户型,以及开发商的口碑、品质,起码在未来置换的时候不至于贴太多的钱。

当然,以上仅是一家之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变化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房产思维,不放过好机会,也不要再入坑,有些亏,吃一次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揭秘:朝鲜到底发生了什么?金正恩执政12年,变化为何翻天覆地?

揭秘:朝鲜到底发生了什么?金正恩执政12年,变化为何翻天覆地?

史小纪
2023-09-25 15:37:02
不想在中国待了?排队出国的队伍“人山人海”,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想在中国待了?排队出国的队伍“人山人海”,到底发生了什么?

趣知史馆
2023-09-23 12:00:03
泽连斯基发了狠,俄罗斯却淡定得很,中国的良苦用心,普京是懂的

泽连斯基发了狠,俄罗斯却淡定得很,中国的良苦用心,普京是懂的

千里持剑
2023-09-24 23:36:56
震惊!大部分韩国人不知道中国已经拥有了高铁、航母和C919大飞机

震惊!大部分韩国人不知道中国已经拥有了高铁、航母和C919大飞机

次元君情感
2023-09-25 17:00:53
我把兄弟的老婆领到自己房间,听到隔壁妻子的尖叫,我后悔了

我把兄弟的老婆领到自己房间,听到隔壁妻子的尖叫,我后悔了

风月故事集
2023-03-31 14:40:43
炸了!又炸了!日本商船无视俄罗斯禁令,闯入黑海被击沉

炸了!又炸了!日本商船无视俄罗斯禁令,闯入黑海被击沉

忆史君
2023-08-24 10:19:27
亚运会再现默契球!日本队设局“做掉”中国队,保送弱旅第二出线

亚运会再现默契球!日本队设局“做掉”中国队,保送弱旅第二出线

绿茵舞着
2023-09-26 00:03:13
外媒:亚运会开幕式展现文化科技交融之美

外媒:亚运会开幕式展现文化科技交融之美

参考消息
2023-09-25 10:32:17
正式确认,新华社宣布重大喜讯:恭喜中国女排,球迷可以安心了

正式确认,新华社宣布重大喜讯:恭喜中国女排,球迷可以安心了

国足让我疯狂
2023-09-25 10:30:18
她就是一个绝色美女,我有幸遇到!叹为观止

她就是一个绝色美女,我有幸遇到!叹为观止

潮范儿
2023-09-23 18:13:27
重磅猛料!雷佳音被曝大瓜!人设崩塌,张艺谋或将被连累?

重磅猛料!雷佳音被曝大瓜!人设崩塌,张艺谋或将被连累?

周小帅影视
2023-09-25 15:51:52
全国第一起由检察院侦破的杀人案,县人大不肯放弃检察院擒获真凶

全国第一起由检察院侦破的杀人案,县人大不肯放弃检察院擒获真凶

巍言耸听
2023-09-19 09:57:32
杭州亚运会,被这个女孩狠狠惊艳到了!难怪连杨澜都对她赞不绝口

杭州亚运会,被这个女孩狠狠惊艳到了!难怪连杨澜都对她赞不绝口

清风明月照我心
2023-09-24 12:17:22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09-24 20:13:33
热搜第一!韩国女选手怒扇对面耳光被罚,韩媒:在中国遭到打压!

热搜第一!韩国女选手怒扇对面耳光被罚,韩媒:在中国遭到打压!

人工智能研究所
2023-09-26 00:03:07
47岁王力宏现身台北法院!与李靓蕾私下调解,两人同框恍如隔世

47岁王力宏现身台北法院!与李靓蕾私下调解,两人同框恍如隔世

快乐娱文
2023-09-25 11:17:48
中超最新积分榜呈现了三个引人注目的奇观

中超最新积分榜呈现了三个引人注目的奇观

小丽爱音乐
2023-09-25 15:50:06
22岁胃癌晚期男孩拒绝让座,被大妈狂扇耳光,满头鲜血倒地病危

22岁胃癌晚期男孩拒绝让座,被大妈狂扇耳光,满头鲜血倒地病危

科学之城
2023-09-22 16:42:11
华为史上最燃发布会!刘德华手持Mate 60“超大杯”现身

华为史上最燃发布会!刘德华手持Mate 60“超大杯”现身

智东西
2023-09-25 19:10:15
超低分!吧友为贝林厄姆打出3.4分:恶心,输球输人!

超低分!吧友为贝林厄姆打出3.4分:恶心,输球输人!

直播吧
2023-09-25 12:17:09
2023-09-26 02:04:49
专业聊房君
专业聊房君
房产专栏作家,专注买房研究
757文章数 145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存量房贷利率今起调整, 九批次新盘或维稳市场成交热情

头条要闻

俄黑海舰队总部坍塌建筑被爆炸拆除

头条要闻

俄黑海舰队总部坍塌建筑被爆炸拆除

体育要闻

从无家可归到英超新贵 他们20年惊人逆袭

娱乐要闻

43岁张柏芝状态好 穿露背裙身材吸睛

财经要闻

命悬一线的家乐福 在四年前就做错了选择

科技要闻

华为发多款新品:黄金腕表领衔 售21999元

汽车要闻

升级8155且有8AT 15万级不会错的7座SUV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数码要闻

搭载17英寸OLED,LG首款折叠屏笔电10月初开卖,超2.7万元

房产要闻

存量房贷利率今起调整, 九批次新盘或维稳市场成交热情

手机要闻

没了!iPhone 15卡贴失效:没办法破解了

教育要闻

广东一校长与副校长存在不当恋情?不雅聊天内容曝光,官方出面

公开课

我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造成的?小心这5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