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城法院宣判一起故意伤害刑事案件,对被告人宣告缓刑的同时,依法运用刑事禁止令制度,禁止被告人邓某某(化名)在缓刑考验期内饮酒。
6月5日,该案判决生效,柳城法院正式将该份禁止令交付执行,并与检察院、司法局、社区及被告人亲属开展了联合警示教育活动。据悉,此属柳州市首例。
基本案情
2023年2月24日23时许,被告人邓某某酒后在柳城县凤山镇某“电商服务站”旁遇到被害人邓乙(化名),两人因琐事发生口角,邓某某捡起路边的一根木棍先后击打邓乙的头部、胸部以及肩膀,造成邓乙受伤。经鉴定,邓乙的损伤构成重伤二级。
柳城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邓某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且签字具结、主动赔偿了被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有悔罪表现,对其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可依法适用缓刑。但考虑到邓某某系贪杯酒后伤人,应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饮酒。据此,柳城法院作出判决:判处邓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禁止邓某某在缓刑考验期内饮酒。
法官释法
因本案属于邻里琐事引起的伤害案件,且两家有亲属关系,原本关系较好,并无基础矛盾,同时考虑到被告人家庭属于建档立卡脱贫户,家中仅有其本人、残疾年迈父亲及两个年幼孩子,且其是家庭唯一的壮年劳动力,对其适用缓刑,更有利于从事生产经营实现家庭致富,同时能照顾家庭、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又因被告人平时较为老实和善,但有一定的酒性,饮酒后对自我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力较差,本案也是因酒后发生,遂在对其适用缓刑的同时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饮酒。
柳城小法有话说
禁止令是对非监禁刑的一项社会管理创新,是配合管制、缓刑等刑罚制度执行的一项特别措施。是否有必要作出禁止令,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并非所有判处管制、适用缓刑的案件均要作出禁止令。对需要作出禁止令的,禁止令的内容也要符合法律规定,有利于犯罪分子教育改造和重新回归社会,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禁止令对于该犯罪行为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巨大的威慑作用,一旦被告人违反禁止令,就可能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本案中,为有效阻断被告人再犯可能、促进其能够得到教育矫正,确有必要禁止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饮酒。
依法对邻里矛盾引起的轻伤害刑事案件予以从宽处理,是给一个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是给一个家庭一份法律的温情,更有利于促进矛盾化解,修复社会关系,促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属柳城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主管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 文来源:柳城法苑
责 任编辑 : 凌诗
值班总编:陈圆媛
责任监制: 徐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