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机关有党委、人大、政协、政府四套班子。这样排序的依据是:中国的政体是一党执政,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核心领导,东南西北中、党领导一切,毫无疑问党委必须是第一位的;人大机关代表的是人民的权力和意志,是立法和监督机关,为次之;政府在党委的领导下、人大的监督下执行和落实党的政策,具体行使行政执法和审批工作,位列第三;政协联合各层各级、各行各业优秀人士团结起来,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是政治协商机关,位列第四。
在四套班子闭会期间,各套班子领到出席各类会议、参加各类活动、涉及行政文书制作等工作中的排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讲究,其原因,一是排序体现和代表领导所属机构的权威:二是排序体现领导个人的层级和承担的责任。排序内容丰富多样,不一而足。自此,仅重点普及领导出席各类会议和参加重要活动的排序基本方法和方式。
第一、重要工作安排部署会议。这类会议一般都是党委召集和组织领导的重要会议。以县市为例:四套班子在家领导都要出席。这类会议由于会议性质和内容需要和主席台的布局,不可能四套班子所有成员30多人都上主席台就坐。一般情况是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在主席台就坐,其他班子成员在主席台下依安排、有规律就坐。
1、主席台座次1人为中心时:党委书记居中,书记左手为县市长、书记右手为人大党组书记,县市长左手为人大主任,人大党组书记右手为政协党组书记,人大主任左手为政协主席,其他相关会议内容的领导为:先党委、后政府,依次左右循环排列。
主席台下会场座次按照:先党委常委、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县市长、政协副主席、最后为其他副县市级领导(如法检正职等)为顺序依次排序。不同班子副职集中区域,按照各自机关内部日常惯用排序办法排列。
县市政府县市长属于党政“一把手”之一,一般都是县市委排序仅次于书记的“第一”副书记,书记不在或空缺时主持或负责全县市工作时,召开会议或举行其它活动时居于中间或最前面。
2、主席台座次2人为中心时:党委书记和政府县市长居中,书记右手为人大党组书记,县市长左手为人大主任,其他排列按照主席台1人居中方式相同。主席台下会场同上依次排列。
第二、重大活动宣传报道顺序排列。重点宣传报道党委书记或县市长。需要冠党委书记和县市长的规范和全面职务名称,其他领导以“参加活动的有县市‘四套班子’在家党政领导XXX…”的方式,先党委、依次为人大、政府、政协和其他为序,只说姓名、不说职务。
第三、四套班子机关内部领导的排序。同样有规则和讲究,具体为:
1、常委领导班子:依次为书记、副书记(县市长)、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常委(常务副县市长),其它常委按照上级组织批复顺序或任职先后顺序排列。至于常委任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等职务,不是排序考虑的主要因素。
2、人大领导班子:依次为人大党组书记(人大副主任)、人大主任(党组副书记),其他副主任按照上级组织批复顺序或任职(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3、政府领导班子:依次为县市长(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县市委常委)、副市长(县市委常委),其他副县市长按照上级组织批复顺序或任职(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4、政协领导班子:排序同上参考人大领导班子成员排序。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