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被释放,有10人选择前往台湾,结局如何?

分享至

“还有一批战犯,放下武器已经关押二十多年了,还关着干什么。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对于这些老百姓都不知道的人,没必要杀他们。”

1974年12月,毛主席在长沙发出了一个重要指示,特赦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

经过毛主席的指示,中央开始在1975年初,分7个批次逐步释放最后被关押的293人。

这些被关押的最后一批战犯,无一不是穷凶恶极或者拒绝改造的极端分子。

在获得特赦之前,他们都以为自己将会在战犯管理所度过余生,谁能想到,转眼间他们可以穿着整洁的蓝色军装,带着行李回家了。

对于被放出去的这些人,中央也有妥善安排。

有能力工作的会给他们安排工作,生病的会妥善治疗,年老无法劳作的,中央也会赡养他们。

不过,在这最后一批战犯中,有10人提出想要去台湾。

这10名特赦人员中,除了蔡省三以外,其他9人都有直系亲属在台湾。

中央对此也表示理解,并给他们出了路费。

不久后,这10人乘飞机南下,经过深圳转机前往香港。一想到马上就能与台湾的亲人团聚,大家都非常激动。

不过,当特赦人员即将返回台湾的消息传到台湾时,重病卧床的蒋介石生气地说道:“共产党这是要我的命啊!”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于士林官邸,他的儿子蒋经国接任并延续了父亲的态度。

尽管蒋经国不想这10名特赦人员来到台湾,但由于两岸关系一直紧张,再加上蒋介石的追悼会,使得整个台湾社会陷入了脆弱低迷的状态。

因此,他不能公开将这些特赦人员遣返回大陆,以免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

蒋经国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处理这个问题。

首先,他让谷正纲等人在媒体面前敷衍应付,不明确表态是否接纳这10人。

然后,他暗地里派遣特工前往香港,全力组织反共宣传,并私下接触特赦人员,让他们离开中国安排的饭店,以脱离中共的视线和控制,并分散他们的团体,逐个击破,阻止他们进入台湾。

10名特赦人员在香港滞留数天后,严家淦明确表示:“回台可以,但只能以难民身份申请返回。”

对于这个条件,10人坚决反对,因为这样他们无法自力更生,还会成为家人的负担。

随后,台湾当局做出了让步,只要他们在香港媒体面前公开发表反共言论,表明立场,就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返回台湾。

然而,接受思想改造的特赦人员们无法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他们在大陆的经历与台湾让他们说的情况不符。

他们感受到中共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因此,他们拒绝了台湾当局的要求。

这10人中,张铁石曾是国民党68军政工处的上校处长。

1949年,他随部队参加了厦门战役。为了掩护上级撤退,他自愿留下,最终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并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然而,在改造过程中,他坚决拒绝接受思想改变,成为最后一批获得特赦的战犯之一。

获得自由后,张铁石满怀希望地申请返回台湾,但却遭到了台湾当局的冷酷拒绝。

就在他焦急万分之际,他的儿子从台湾来到香港看望他,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

父子见面后,儿子为张铁石准备了两个选择方案:一个是按正常程序回台,另一个是通过偷渡。

这群特赦人员大多身体状况不佳,在功德林期间受到所长的关照,能够得到药物治疗已经算是幸运。

选择偷渡意味着每天都要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他无法忍受如此折腾。

因此,张铁石选择了正常程序回台。随后,儿子带着张铁石转移到一家酒店,并妥善安排好一切后离开了香港。

然而,父子俩没想到这正中了台湾当局的圈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