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改革的马桶盖,终于掀开了,不出所料,依然臭气熏天!
之前,在广大农村,如厕都是旱厕,露天,粪坑,不下雨,蚊蝇遍地,一下雨,水漫金山。
近几年,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要一改农村的如厕问题,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条件。
然而,在具体推行的过程中,好政策又变成了折腾人,民生工程又变成了面子工程。
“厕改”的成绩很亮眼,但是收到的成效却很扎眼!
根据《焦点访谈》的曝光,湖南省桂东县在前几年都实施了厕改工程,但是,却有村民反映,一些化粪池并未投入使用,村民需要挑水去冲厕所。
而一些东北农村的网友反映,东北冬天天气寒冷,厕所都建在屋外院子里,水都冻上了,上厕所得提壶热水,不然没水冲,没法上。这个厕所,就成了摆设,最后还是需要另外再建一个旱厕。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地方所谓的“厕所革命”只改革厕所,什么上下水、排污管之类的都不管。
一些农村地区,改厕进行了很多年,厕所也都建成了,但到现在很少有人家用。其中的原因就是供水跟不上,大多数厕所抽不上水。还有,改建厕所时直接用根细管当做排污管,这就导致厕所非常容易堵塞、排污乱。
另外,在农村厕所改造之后,还存在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粪渣和粪水的处理。
一部分厕所是自建化粪池,但是,现在种地也不需要农家肥,这些粪便也就很难处理。
还有的地方,直接一根管子通到河道沟渠。
农村并没有统一的排污管道,也没有污水处理设备。这些与厕所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到位,导致厕所改造,成为了一个面子工程。
然而,各地的厕所改造,却无一例外都通过了验收。只要厕所外表漂亮,装备有冲水设备,有马桶,就是合格的。丝毫不顾这些厕所能否抽上来水?排出来的粪便又流向哪里去?老百姓的使用率有多少?意见大不大?
就如《焦点访谈》得出的那个结论:部分农村的厕所改革成效堪忧。
据了解,为了稳妥推进厕所革命,中央财政特意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要求各级各地也都将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把厕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然而,政策是好政策,到了下面又变了味。
为了效率,为了交差。农村厕改沦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改善村厕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改厕工程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投入,政府应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验收力度,确保改良后的厕所是真正符合当地情况和村民需求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维护、管理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改良后的厕所得到持续的维护和管理,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实质性改善。
然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多地方,敷衍了事,应付检查,在进行厕改的时候根本就不考察当地的情况,脱离实际情况,随便安个坐便就算完成,把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变成了拍脑袋政策。
这不仅仅是让农民的利益受到伤害,也是让大笔国家财政的补贴资金浪费掉了。
应该调查清楚,农村厕改到底存在多少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应该调查清楚,农村厕改是否有弄虚作假、不顾实际、以次充好的行为。
应该调查清楚,农村厕改是否存在骗取国家财政补贴,或其他各类违法违纪问题。
很多好东西,坏就坏在形式主义,这是一种幼稚的、不动脑筋的、甚至的憋坏的行事作风。
有时候,老百姓并不是看你做多少事,而是看你少坏多少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