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当中气和血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虚则补,实则泻是基本原则,而虚又分为阴虚和阳虚,故【补】和【疗】是一样的,需要因人而异,下文会细说。
一定要看第三点和第五点!
一、食补:
【红枣乌鸡汤】:禽中人参乌鸡加上果中人参红枣,补气血的高分菜谱;
【姜汁黄鳝饭】:黄鳝味甘性温,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
【萝卜羊肉汤】: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的好处不言而喻,现代医学也证实萝卜中的微量元素丰富,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羊肉暖中补气,御风寒,生肌健力,加入适当当归、生姜效果更佳,冬季这道菜补气血接近满分;
【醪糟鸡酒】:民间极为流行,醪糟就是米酒,每个地区制作米酒的工艺方式略有差异,其中以糯米酒炖鸡汤,适当加点红枣枸杞鸡蛋红糖,补气血buff直接叠满;(小编两个姐姐做月子都吃这个。)
【西红柿猪肝汤】:补血必选猪肝,番茄性寒,有凉血平肝的作用,两者搭配,养肝补气血功效可谓是1+1>2!
【山药薏米芡实粥】:山药味甘,可调阴阳,健脾胃,强体魄,薏米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芡实味甘,入脾,能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与山药同用,补益效果更佳。
二、药补茶饮:
【参芪茶】取材:党参10克、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红枣10克;
制作:将红枣撕开,与其余药材一起放入保温杯,用热水500ml加盖闷泡约10分钟,代茶饮用;
【益气养血茶】取材:党参10g,四物;
制作:将以上原料放入养生壶内,用沸水冲入浸泡,闷盖10分钟后,代茶饮用;
【党参首乌茶】取材:党参10g,制首乌10克,枸杞子10克;
制作:将以上原料放入养生壶内,用沸水冲入浸泡,闷盖10分钟后,代茶饮用:
【阿胶】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
制作:
1、可委托药房制作成阿胶粉或阿胶珠,供使用;
2、煲老鸭汤或牛肉汤,每次阿胶用量3~6克,盛出后趁热溶化食用,每日1-2次;
注意事项: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高丽参】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
制作:
1、每次取高丽参6克,用500毫升沸水冲泡即可饮用,每日反复冲泡3~6次;
2、每次取高丽参6克,与猪心一只一同放入煲汤锅,蒸煮45-60分钟,连肉服用,每周3-4次;
3、泡酒:取高丽参15克,同枸杞30克一同置于黄酒1千克,封存浸泡1周。每次1小杯,日服2次。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三、区分体质:
选择食补还是药补,主要根据机体情况而定,体质不同,身体状态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方式补气血。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方子有些人吃了有效,有些人吃了却感觉不到明显的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例如,阴虚体质的人在调理(不合理用药)过程比阳虚体质更容易上火,尤其是阴虚内热体质,若进补过量了,就有可能....
所以,阳虚阴虚都有相应的调理原则,具体仍要以个人体质,机体状况,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决定,看到这,你还觉得只要是补品就可以随便往嘴里炫了吗?
四、穴位按揉:
五、注意事项:
【忌晚睡熬夜】:损耗气血最直接的坏习惯;
【忌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不吃,多吃,吃的不健康,吃过冷过辣都会对气血造成损伤;
【忌与人争吵,大怒】:与气血不足无直接关系,但是伤肝,影响睡眠等,间接导致气血不足;
【宜舒缓运动】:瑜伽、打坐、太极、马步;
【宜睡前泡脚,脚底按摩】泡至全身发热,微微发汗的程度即可,水温不宜过高,毕竟不是杀猪...
六、总结
1、不同体质,身体状态,年龄,性别、季节应采用不同补法,不合理的进补可能会作用不大,甚至适得其反;
2、进补过量/进补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流鼻血、腹泻腹胀、口生疮、上火、胃口差等情况,应停止进补;
3、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饮食+运动)搭配合理的进补方能达到最佳补气血的目的,“朋克养生”一边作死一边养生,不可取。
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欢迎私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