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诚邀您点击一下,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内容、分享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引言
2023年5月,日本正式发布对华芯片禁令,引发轩然大波。
禁令表明,日本将严格限制尖端半导体出口中国,约有23项技术将受到影响,管制清单一出,众人哗然,直呼日本下手比美国还狠。
这项禁令将在7月正式施行,然而,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立刻启动了反制计划,直接扼住了日本工业的命脉。
日本为何要颁布芯片禁令?相比美国,日本为何更狠?中国又是如何反击的?
这一切,还得从去年的光刻机事件说起。
光刻机事件
2018年,中美芯片战正式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至今,热度不减。
而在这场芯片战中,光刻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光刻机,就无法生产芯片。所谓“光刻”,指的是用光来制作一个图案,或是完成一种工艺。而光刻机所刻录的,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路图。
尽管光刻机原理简单,但制造工艺却相当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全球最擅长生产光刻机的国家唯有两个:荷兰与日本。
荷兰最有名的光刻机公司名为ASML,实力强劲,是光刻机领域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市面上大部分光刻机都产自荷兰。
日本是老牌半导体制造者,哪怕黄金时代光辉不再,也依然保持着光刻机领域的一定优势,占据了三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于是,美国决定利用荷兰与日本来对抗中国,这才有了大名鼎鼎的光刻机事件。
2022年7月,美国挑动事端,要求荷兰与日本限制对华深紫光刻机出口。
消息一出,世界哗然。美国的意思非常明显,要从源头阻碍中国芯片发展。
而荷兰的反应则十分耐人寻味,一方面,荷兰与美国关系密切,它是欧盟与北约的核心成员。
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是荷兰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样举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荷兰选择了一个字,拖。
荷兰阿斯麦尔
荷兰从不公开与美国呛声,却也不表示支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23年1月底。
当月,美荷日三国完成协商,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
按照协议内容,荷兰与日本应该遵从美国意愿,限制对中国的光刻机出口。
尽管协议已经签订,但荷兰的态度仍然耐人寻味。种种迹象表明,荷兰并不打算完全“听话”。
仍然希望能够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光刻机贸易,荷兰政府也曾公开表态,不会让政治过度影响企业经营,荷兰最终仍会选择维护自己的利益。
由此看来,在光刻机问题上,荷兰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摇摆状态,从而与中国心照不宣的达成某种微妙平衡。
ASML光刻机
然而,协议中的另一个国家,日本,却似乎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日本选择跟随美国一同制裁中国,甚至要比美国更狠!
日本的芯片禁令
光刻机事件发生后,日本在今年5月首次公开表态,宣布将在2个月后推行芯片禁令。
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宣称,根据日本的《外汇法》,只要出口的商品涉及军事目的,或与国家安全相关,那么日本政府便有权修改出口章程,进行强力管制。
芯片属于尖端科技,自然处于管制清单之中,乍一看,这不过是一条普通的法律修订,但只要仔细推敲,便能觉察出这条禁令对中国的恶意。
首先,这条禁令发布于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设备之后,明显是在站队,响应美国号召,为其撑腰。
其次,禁令中明确提出,最终解释权归经济产业省所有。从今往后,清单中的商品想要出口,便一定会受到政治制约。
现如今,美日关系密切,中美芯片战打得如火如荼,日本此举,无疑是在针对中国。
不仅如此,日本甚至准备把事情做绝,直接断了中国芯片的生路。
美国的芯片禁令大多只针对高端技术,但不包含成熟的产品。
比如,美国不允许ASML给中国提供目前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但ASML的中低端光刻机却能正常销售。
又比如,美国特意给英特尔与高通发放了许可证,只要是在一定工艺范围内的产品,都可以向中国出口。
美国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舍不得中国的钞票,简单来说,美国希望掌控中国芯片发展的进度,而非完全阻断。
美国认为,中国需要消费,但不能创新和研发。因此,只要让中国远离芯片的高精尖技术,就能同时满足这两点。
euv光刻机
但是,日本明显是想让中国的芯片发展就此停滞,甚至倒退。
在日本芯片禁令的23项技术名单中,薄膜沉积技术占比最大,高达11项,光刻技术紧随其后,也有4项被明确禁止出口。
除此之外,日本还禁止了热处理设备、清洗设备、刻蚀设备与测试设备,制裁范围之广,令人咋舌。
日本不光要单独锁住某一项工序,而是要断掉整个生产线。
要知道,这23项技术几乎全部涉及核心工艺,一旦禁令实施,中国芯片制造或许将陷入前所未有的险境。
与美国不同,日本将已经成熟的中低端工艺也纳入了管制范围,这意味着会有大量日企失去中国市场,相当于自绝后路。
日本这么做,主要是向美国表忠心,希望能够借美国的力量来重振本国的半导体行业。
日本认为,只要自己帮助美国在芯片问题上打压中国,便有可能赢得美国芯片企业的青睐,从而促使这些企业在日本投资布局。
与此同时,日本也相当自信,认为中国芯片行业高度依赖日本,一旦禁令实施,中国芯片便会彻底失去生机。
但是,日本小瞧了中国,中国自有化解之法。
中国的反制
中国的反击分为两个部分,一来,中国芯片并不完全依靠日本,除了有意向中国示好的荷兰外。
欧洲不少企业也始终持观望态度,日本并没有那么大能耐中断中国芯片发展,近年来,中国芯片自主研发水平空前提高,芯片国产化指日可待。
二来,日本可以在芯片上威胁中国,那么中国也可以在别的领域反制日本。
俗话说得好,蛇打七寸,一招致命。在面对日本时,中国有着一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稀土。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工业生产离不开稀土,中国地大物博。
稀土储量与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大国。而日本,恰恰是最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之一。
日本以工业立国,但无奈岛国狭小,稀土资源十分有限,只能就近从中国进口。倘若中国断供稀土,日本工业势必遭遇灭顶之灾。
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便是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2009年,日本官方就公开放话,请求中国稀土供应,因为日本九成以上的稀土进口都与中国息息相关。
同年,日本共同社甚至宣称,中国断供稀土会引发日本“产业海啸”,为了阻拦中国减少稀土供应,日本可谓是昏招百出。
不仅曾经联手韩国,试图对中国实施技术勒索,要求中国以稀土换产品,还曾与美国密谋,将中国告上了WTO!
日本越气急败坏,越证明了中国稀土的重要性。而面对日本的屡次威胁,中国始终表现的既淡定,又硬气。
稀土
中国明确表示,就算暂时封存资源,也绝对不会被任何国家要挟。
这么多年来,日本始终在研究稀土自主化方略,又是低价收购稀土,又是在海上寻找资源,甚至还回收过中国的玻璃瓶,希望从当中提炼出稀土元素。
但是,无论日本如何努力,至少在现阶段,日本仍无法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
首先,稀土开采并非易事,尽管日本计划2024年在南鸟岛实践深海稀土泥技术,但就算计划顺利,稀土开采也需要漫长的周期。
南鸟岛
其次,稀土开采与稀土应用是两回事,中国不光是稀土储备的王者,更拥有最完备的稀土提炼技术。
日本资源匮乏,也缺少相关人才,很有可能最终仍要将本国稀土交给中国处理。
日本只能在海水中寻找稀土,但中国的稀土位于陆地上,开采难度更小。
日本稀土的开采极有可能影响全球渔业,万一海水中的重金属随洋流扩散,那么开采工作势必会遭到国际社会抵制。
近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国家财政究竟能否支撑巨额的稀土开采,也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在稀土领域,日本目前想要实现“去中国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结语
日本的芯片禁令实施后,究竟会对中国芯片产生哪些影响,或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同样利用稀土,在关键领域反制日本,国家利益当前,中国绝对不会闷声吃亏。
随着中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强大,终有一日,中国芯片将摆脱所有束缚,领跑全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