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镜汀,(1904~1972)。原名熙曾,号镜湖。在1954年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于1958年参加筹备成立北京画院,任副院长。曾任中国文联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等。在2021年入选为大红袍作者,正式迈入中国“画坛史册”。
吴镜汀先生生于晚清,自幼便天资聪颖,后来习画更是十分刻苦,他成名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拜入金城门下,更是金城的得意弟子。金城提出了『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主张,强调从临摹入手及古法写生,同时注重诗书入画的文人情怀。吴镜汀便以摹古入手,专攻“清初四王”,在多番临摹中品读,最终深得王石谷精髓,曾被称赞:“此画与石谷无甚异处,如说有异处,即是去掉了石谷晚年战掣笔道的习气。”
不仅如此,吴镜汀在没有任何西画基础的情况下,仅凭借自身的研究与融合,便成功将西方绘画中的光影处理,引入到自身作品中。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他的“逆光”手法。将“逆光”画法灵活运用于作品之中,对后世的山水画发展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保留中国画传统的同时接纳新的技法,带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当代。如果说李可染先生是奔放型创作,那吴镜汀先生便是内敛含蓄的类型。
吴镜汀的作品可谓容纳百川,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技法,有的作品精谨,有的作品洒脱,呈现出其浑厚的绘画功底。他著名的作品有《秦岭》、《黄山人字瀑》、《颐和园》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