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乌克兰武装部队南部指挥中心声称,俄罗斯军队炸毁了所控制的赫尔松地区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
乌方称正在调查破坏程度,水流速度和水量以及可能的洪水区域,并开始开展相关的疏散工作。由于卡霍夫卡大坝的破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召集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
而俄方任命的当地官员则表示,大坝是被乌克兰的火箭炮所炸毁,“破坏卡霍夫卡大坝是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
乌克兰和俄罗斯各执一词,那大坝到底是谁炸毁的呢?那就得看看双方具体有何动机。
卡霍夫卡大坝建于 1956 年,位于第聂伯河上,大坝高 30 米,长 3.2 公里,是卡霍夫卡水力发电站的一部分,同时这里也向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和扎波罗热核电站供水。
如果是乌克兰方面炸毁大坝,唯一的好处就是给克里米亚施压,另外让核电站停止运转。据俄方官员称北克里米亚运河干涸不会构成威胁。核电站运营公司也表示冷却水池在早上就注满了,目前情况可以得到控制。
由此看,炸毁大坝似乎不一定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但是,如果乌军推进到赫尔松并想进一步控制此地区,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溃坝之后,赫尔松地区的水位将上升五米,第聂伯河流域将扩大成一个约五公里宽的湖泊,如此大的一个天然屏障势必会阻止乌克兰前进的脚步。
目前的乌克兰正在试探性反攻,俄罗斯为了阻止乌军前进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综合来看,乌克兰在此情境下通过炸毁大坝似乎弊大于利。但俄罗斯在两权相害取其轻的情况下,做出些牺牲性行动就不难理解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