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农村抵制的是比较多,关键的问题就是老百姓想不明白好处在哪里,有的说节约,有的说环保,有的说保护耕地,然而事实真的做到了吗?
全部火葬,农村也不例外
殡葬改革几十年的时间里,各种措施是层出不穷,为了让农民火葬,有没收棺材板的,有带头平坟的,设立了各种规矩,甚至有的乡镇干部带人到乡下强行扒坟开棺起尸拉去火葬的,可以说为了执行火葬是花样百出。
从我国的《殡葬管理条例》出台之后,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就必须经过殡仪馆火化后才能安葬,这项政策是逐步推进的,原则上是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火葬,县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土葬等其他民俗葬。
而随着一个个殡仪馆的落成以及公墓的不断建设,火葬区的范围越来越大,未来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或将全面火葬。
为何非要火葬呢?
根据专家及有关方面的说法,非要选择火葬成为改革主流的主因就是节约土地资源。而从民俗上讲殡葬改革就是为杜绝封建迷信,从经济上讲则是为了减轻殡葬负担,从环境上讲就是为了保护环境。
从20世纪开始,以西方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流行火葬,例如日本火葬达到90%以上,英国超过70%,美国在30%左右,我国火葬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在55%左右。
我国地域广泛但是地貌特征复杂,耕地少、山地多,平原少、丘陵山区多,同时我国人口十数亿,如果全部以土葬安之,意味着我国将会到处都是坟头,而且由于无序管理,造成的土地浪费是巨大的。而且土葬中的不少习俗有着封建迷信残余,火葬则是可以断绝这一点,同时火葬流程简单,减少了殡葬费用的支出等等。
火化后还要进行棺葬,那么火化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虽然不少专家罗列了一大堆火葬的好处,但是都不能进行量化,因为生老病死这不仅仅是处理一件物件这么简单,这是维系人类情感民俗,我们不能仅仅把尸体处理完就没有事情了,要知道这些尸体活着的时候都是我们的亲人,况且每个人都会死去,谁也不想世上走一遭之后被当做垃圾处理了。
而这样的情感也是为何老百姓对于火葬反对的原因,一张禁令就要抹去亲人间的情感,这是谁也不能接受的。
况且从多数农村的殡葬来看并没有起到节约耕地的作用。首先,从民俗上来说,农村中的土葬只要过了五服就不再上坟添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坟头都将会归于耕地,可以说土葬并不会造成耕地的减少,反观火葬则不然,一个个的陵园、大理石墓碑等等都是千年不腐不烂,一直会占用土地。
其次,多数的地区都是火化之后拉回村子再一次进行入棺土葬,同样还会按照土葬习俗举办丧事然后进行安葬,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土葬占地,难道去火葬场火化不就是多此一举吗?同时,火化需要的殡仪馆、灵车往返、人员工资以及家属参与的费用都不是消耗国家财政以及社会资源吗?
为何习惯于土葬
当然,我们对于火葬反对并不意味着土葬就是绝对没有问题,只能说这是千百年传承的习俗,已经成为了代代相传的记忆。而土葬中所承载的民俗、规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有了土葬习俗,其实不仅仅是我们人类,即便是很多动物也会把同伴的尸体以土埋葬,甚至可以说是天性。在《周礼》中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古代就是人死为大,众人祭拜,无论生前有什么矛盾都是人死债消。
同时,土葬中的礼仪也是孝道文化的传承,也是家族情感的维系,既是对往生者的祭奠更是对未亡人的慰藉,让我们相信逝去的亲人并未远去,而坟头就是留在人世间的维系,也是为何现在还习惯于土葬的原因。
当然,在移风易俗与殡葬整治之下,未来土葬火葬之争将会落下帷幕,土葬将会很长一段时间消失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