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徽等地现在都在疯狂的抢收小麦
大家也知道,麦忙季节抢收是很常见的事情,只不过今年有点特别,因为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雨,尤其是刚刚开始收割的时候,连续下了5天左右,当时还有一个很爆炸性的新闻,说在河南某高速上,收割机下不来,导致很多农民的麦子被雨水泡,很多网友把矛头指向了他们。
这个周末我也回老家收割麦子,整整两天连轴转,在这个期间发现了几个真相,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下,河南收割小麦,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小麦发芽,吃也不是,卖也不是
下雨,被水泡,小麦开始变黑,发芽,这也确实存在,只不过严重不严重罢了。
当我走在乡间小路的时候,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片片麦田,有的已经收割好,有的还略微有点青色,看上去好像还需要几天才能够收割。
走这一路,你会发现,在田地里的人,大多都是年纪偏大的,很少有那种二十多岁或是三十岁的人。
顶多你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是来自于他们的父辈在饭后交谈的时候说,我家孩子带电话告诉我要把地包出去,不干了,反正也不挣钱。
然后这个老父亲就是一脸骄傲,觉得这孩子是在心痛自己,不让自己种地。
我回家的当天还算可以,虽然没有太阳,但也有微风,随处可见有人把麦子晾晒在自家院子里,不过走近一看,心里还是有所难过。
麦子很小,也发芽,严重的麦子会有根须,就是那种很长很长的根须,虽然看上去根须已经没有生命力,但这对麦子的伤害,还是极大的。
听老人说,这麦子也是没法吃,至少是进不了自家粮仓!
当我表示,如果是在下雨之前抢收那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很多家里人表示就算是抢收也没啥用,一方面庄稼人的田地都是分散的,收割都是按区域收割的,就算收割了东边的麦田,西边的麦田一样会泡在水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收割好之后,放在哪?下雨天也只能堆放在一起,但这样麦子容易发热,容易霉变,最后的结局,还是麦子被糟蹋了。
6毛钱一斤,已经很不错了!
上班族对每月的15号比较感兴趣,因为这天发工资;
农民呢?收割的时候最喜悦,因为一年的劳动就要看到成果了;
可是,这个成果,现在有点不是很理想的样子。
往年街坊邻居走在村里都是笑呵呵的相互的问今年收成怎么样,但如今大家要么就是不说话,要么就是低声问一下“你的小麦发芽的多吗”。
多吗?看一眼那已经收割上来的麦子,对放在院子里的一角就知道多不多了。
喜悦,少了很多;纠结,多了很多。
本来以为,今年的麦价可能是在1块左右,本来这个价格也算是挺低的,但随后就有邻居说,镇上收麦子的说现在是8毛,可是到了傍晚吃饭的时候,又有邻居从镇上回来说,刚问的价格,已经是6毛钱了。
河南人晚上吃饭,喜欢端着碗在自家门口吃饭,几个人蹲在一起聊天。
当他们听到6毛钱一斤的时候,很多人吃饭的声音也开始小了很多很多。
最后,突然有个人发声“贵贱都卖,只要有人要都卖”!
对,不能砸手里!
几个人开始跟着表达了态度。
对于他们而言,庄稼人就是这样,靠天吃饭,雨下的太大,求老天爷别下了,没有雨,地里干旱,就时常嘴里念叨,老天爷,你倒是下点雨啊!
一场雨后,种地的还是农民!
前段时间,网上各种口诛笔伐的指责高速路上不让下车的事情,再加上安徽、淄博等地方各种欢迎收割机跨区域工作,很多人开始更加指责河南那波事情。
但后来也辟谣,根本没有的事情,是营销号自己为了博取关注而这么做的。
其实你会发现,一直在说这件事的人,多数是没有种庄稼的人,而种庄稼的人,基本上都是在等着收割机赶紧下地收割,还生怕他们不来。
于农民而言,这个时候,没有比收割更要紧的事情,所以哪来的时间去发泄情绪呢?
等这波麦子收割完之后,就开始忙着种下一波的农作物,开始期待老天下雨,开始期待农作物能够顺利成长,开始期待,下一次能有个丰收!不要再像之前那样就好。
如此往复的作息和心态,在这片土地上反反复复,一代又一代的重复着,这,才是真相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