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戗词夺理,我是老戗。
山东日照一所中学,一名中学生在教室突然心脏骤停倒地,完全失去意识,副校长在得到任课老师的反馈之后,立马冲到教室实施心肺复苏,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急救。#女生心脏骤停教室上演生死救援#
最终,女生被抢救生还,学校的老师和副校长被网友夸成了勇于担当的英雄。确实,在现在“扶不扶”都成为一个“大难题”的时代,见义勇为显得难能可贵。可是,我在想,假如这个女生没有抢救回来,那么这名实施心肺复苏的副校长成为“替罪羊”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没有行医资格的人该不该参与急救?
山东日照的这起突发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急救技能的重视和对勇于担当的赞扬。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任何急救行为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旦副校长的救助措施不正确,那么后果是什么,这位勇于担当的副校长会不会因为没有行医资格而承担责任呢,我们谁也不敢否定这种可能性。
那么我们任由事情发展,不采取任何措施,又显得社会冷漠。因此,没有行医资格的人还是应该尽可能采用急救措施,但应该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急救知识,确保操作不会加重伤者伤势。最重要的是,为了保障见义勇为人群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人的保障和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保险等保障措施,让这些有爱心、有担当的人更加安心地行使见义勇为的义务。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有爱心的人不会被冷落”的氛围,让见义勇为成为一种普遍、积极的社会风尚,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事实上,在应急救援中,专业训练和科学技巧的掌握非常重要。为了避免“替罪羊”事件的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并且在遇到危急情况的时候果断行动。只有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一名“见义勇为”的英雄,才能真正地减少因为犹豫不决而失去生命的悲剧事件的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