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何应对新冠重复感染?卢洪洲:需第一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

0
分享至

·“现在接种疫苗,最好接种能够覆盖XBB的疫苗。已经感染过两次的人不需要接种,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是最强的。”

·“无论你是青壮年、老年人还是肿瘤患者,只要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都应该第一时间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阻止病毒在体内复制,病毒就没有变异的机会,可以避免新的变异毒株的出现。”

6月3日,卢洪洲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澎湃新闻记者 胡逸璠 摄

“大家经常这样讲,说5月这一波、6月这一波,我觉得这谈不上‘波’。2022年11月、12月的感染潮算是一波,对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有冲击,很多人在短期内感染,有不少重症和死亡病例。2023年5月到现在,新冠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地方感染规模扩大一些,有的地方缩小一些,但没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6月3日,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对澎湃科技记者说。

近日,国内新冠似有反弹之势。

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第21周(5月22日至5月28日)疫情周报显示,第21周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307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病例数位居第一。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周。

据卢洪洲介绍,从5月1日到6月2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做了统计,三周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核酸阳性患者60%以上都是2022年底未曾感染的人,现在“二阳”的比例略有上升。“总体来说,‘二阳’患者数量较少,症状较轻,这说明2022年11月、12月的大流行后,已感染的人绝大部分还有免疫力,群体免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卢洪洲团队对当时的新冠患者进行了7个月的随访,发现大部分人体内的中和性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但细胞免疫功能很好,感染后依旧可以调动细胞免疫,阻止感染或出现症状。“所以大部分患者感染后的免疫保护期可能超过7个月,这也是为什么现在(2022年底的)感染潮已经过去6月,但感染新冠的人仍然以‘首阳’为主。”卢洪洲说。

重复感染是否会增加对人体的损伤?抗病毒药物如何选择和使用?是否有必要接种疫苗?新冠病毒未来将以何种趋势变化?卢洪洲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重复感染可能损伤免疫系统,增加长新冠风险

“有病毒就有损伤,有病毒就有感染。”卢洪洲说,“对于大部分健康的人来说,第一次感染后,尽管其免疫功能不能完全阻止新的XBB毒株的再次感染,但是感染后症状通常比较轻。但对于老年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来说,感染一次,就会对免疫功能造成一次打击,所以依然会出现重症,各种合并症、并发症。应尽量避免感染。”

新冠病毒 资料图

重复感染还会增加长新冠风险。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上说:“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长新冠(Long COVID)指新冠感染者在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情况解释。有研究表明,长新冠症状超过200种。

每周日下午是卢洪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门诊时间,在他的门诊里,几乎每一次都会出现长新冠患者,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顽固性睡眠障碍、心悸、脱发、脑雾等。一位老年女性让卢洪洲印象深刻,她表现出严重的抑郁和恐惧,“见不得人,见到人就说害怕”。

针对奥密克戎感染导致的长新冠,卢洪洲团队近期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国内存在长新冠,但总体并不严重,发病率也没有国外那么高,多数长新冠症状持续5-6个月可以消失。其团队仍在继续进行长新冠的机制研究,包括长新冠与免疫系统、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关性等。

6月2日,在2023中国支气管扩张症及相关疾病高峰论坛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关伟杰告诉澎湃科技,一些研究对长新冠患者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大样本的观察,发现呼吸困难、疲劳和睡眠障碍比较突出,部分患者在感染三个月后还咳嗽,门诊见到不少,不过关伟杰在门诊碰到的长新冠患者相对其他疾病来说数量很少。此外他表示,目前对于长新冠的诊断没有一个“金标准”,有一些症状可能是患者原本已经有的,或者感染后的一些主观感受。

基于重复感染的危害性,预防新冠感染仍然重要,是否有必要接种疫苗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目前国内上市的新冠疫苗已有15种,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和mRNA疫苗。卢洪洲表示,已上市的疫苗都已经经过充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现在接种疫苗,最好接种能够覆盖XBB毒株的疫苗,四价疫苗和mRNA可以覆盖XBB。已经感染过两次的人则不需要接种,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是最强的。”

建议感染后第一时间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如果已经感染,则应考虑抗病毒药物治疗。“我们现在有了充足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可供选择,无论你是青壮年、老年人还是肿瘤患者,只要核酸阳性,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都应该第一时间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也不会再传染他人。” 卢洪洲说。

发热门诊 资料图

如前所述,老年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再次感染仍有重症风险,因此卢洪洲表示,这些人群更需要在第一时间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从而避免在第二周发展为重症。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还可以避免长新冠的发生。而如果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阻止病毒在体内复制,病毒就没有变异的机会,可以避免新的变异毒株的出现。

“要让广大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认识到第一时间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性。”卢洪洲说,“基层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包括乡镇医院、卫生所,要配备充足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不要让患者扛。”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卢洪洲遇到过基层医生不在第一时间开出抗病毒药物的情况:有患者在检测出阳性、发烧的第一天到发热门诊看病,医生不开抗病毒药物,到了第二周,病情加重了,此时已经失去了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时机。

目前国内已有6款抗新冠病毒药物上市,包括3CLpro蛋白酶和RNA聚合酶(RdRp)两个靶点抑制剂。感染后如何选择?卢洪洲指出,3CLpro在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抑制该位点效果最好,因此这类药物为首选。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家里的老人在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对此卢洪洲表示,不同的药物在患者身上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有些患者在用药后会出现副作用,在有所选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另一方面,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也有人在药物服用时间上遇到难题:抗病毒药物一个疗程是5天,用药3天后转阴了,是否还需要继续服用?卢洪洲表示,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卢洪洲曾在临床上遇到过90岁高龄老人,服用抗病毒药物转阴后停药,过几天又复发的情况,因此他建议,青壮年在疗程未结束时转阴可以不再服用抗病毒药物,但老人、免疫缺陷者等人群应尽量完成整个疗程。

还有人分不清治疗流感和新冠的药物。卢洪洲提醒,新冠和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也完全不一样,不可以混用或换用。在流感发病率比较高时,自我诊断究竟是新冠还是流感也是不合理的,需要去医院做检测。

未来的趋势是“梯次感染”

当地时间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尽管新冠疫情已不再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应警惕下一次的全球大流行。

未来新冠将会呈什么趋势发展?卢洪洲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的毒力总体会慢慢减弱。“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病毒不停在变异,致病性和传染性增强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在事实层面,过去三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种新的变异病毒广泛传播,但XBB自去年年底出现后,没有再出现大的变异。”

“重复感染应该不会是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以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卢洪洲说。他认为,新冠未来的趋势将是“梯次感染”,“免疫保护期具有个体差异,免疫保护期短的人会先感染,同时期其他的人则不会被感染。例如,100个人中,可能5%的人在感染3-4个月后再感染,10%的在感染5-6个月后再感染,此时之前的5%就不会再被感染了。所以不会形成聚集性病例,未来也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仍要继续。“所谓科技抗疫,就是要研发更加有效、长效的鼻喷疫苗,以及更加有效、长效的抗病毒药物,它们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今后的研发方向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药物,无论病毒怎么变,都可以发挥作用。”卢洪洲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乌克兰母亲将阵亡儿子的抚恤金修建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乡村道路

乌克兰母亲将阵亡儿子的抚恤金修建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乡村道路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09-29 05:52:41
意味深长!外交部发布一组图片,惊呆了全世界

意味深长!外交部发布一组图片,惊呆了全世界

深刻成考
2023-09-27 22:29:56
一图看懂胡适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一图看懂胡适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岁岁的甜点屋
2023-09-28 11:47:13
江西:女子自驾游两个月,回来发现怀孕了,女子称是惊喜也是意外

江西:女子自驾游两个月,回来发现怀孕了,女子称是惊喜也是意外

童童聊娱乐啊
2023-09-29 17:27:10
超性感?裸露部位一览无遗,公共场所穿这样男人看到难免忍不住!

超性感?裸露部位一览无遗,公共场所穿这样男人看到难免忍不住!

浅色记忆
2023-05-25 15:32:02
一个穿着补丁裤的女孩,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留下的珍贵照片

一个穿着补丁裤的女孩,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留下的珍贵照片

云端书馆
2023-09-28 20:20:49
深圳一家健身房内,四十岁左右的女子全身赤裸健身,你怎么看?

深圳一家健身房内,四十岁左右的女子全身赤裸健身,你怎么看?

你的健身房
2023-09-29 11:50:21
中美要达成协议了?200年未有之大危机,美国将出让重大利益

中美要达成协议了?200年未有之大危机,美国将出让重大利益

金梅煮酒
2023-09-28 17:35:03
调查已经正式开始!那英泣不成声,可惜为时晚矣

调查已经正式开始!那英泣不成声,可惜为时晚矣

麦香娱
2023-09-29 11:28:25
武汉到张家界高铁绕行长沙!

武汉到张家界高铁绕行长沙!

小洪的小猫咪
2023-09-29 16:03:33
看完《坚如磐石》点映,我断言:张艺谋这部新片,会很快火向全国

看完《坚如磐石》点映,我断言:张艺谋这部新片,会很快火向全国

林智伟爱音乐
2023-09-28 09:17:11
24小时内,2件大事在乌克兰发生,泽连斯基现在跑已经来不及了

24小时内,2件大事在乌克兰发生,泽连斯基现在跑已经来不及了

忠诚TALK
2023-09-29 14:53:30
被159位选手爆冷!张之臻紧随吴易昺,网友惊叹:china队太强!

被159位选手爆冷!张之臻紧随吴易昺,网友惊叹:china队太强!

情感小王
2023-09-29 20:50:14
人口断层的恶果

人口断层的恶果

侃侃人物讲
2023-09-19 11:41:52
奥尼尔来到亚运会中国女篮比赛现场 并与姚明亲切致意!

奥尼尔来到亚运会中国女篮比赛现场 并与姚明亲切致意!

直播吧
2023-09-29 21:09:03
紧急刹车,终止160亿巨额定增!光伏巨头“嗅”到了什么?

紧急刹车,终止160亿巨额定增!光伏巨头“嗅”到了什么?

侃见财经
2023-09-29 15:49:17
亚运会火炬手冯琳出道即巅峰?或成央视一姐,中秋晚会美出新高度

亚运会火炬手冯琳出道即巅峰?或成央视一姐,中秋晚会美出新高度

张麻子讲电影
2023-09-29 02:42:54
女人在满足夫妻生活后,会有怎样的感觉?

女人在满足夫妻生活后,会有怎样的感觉?

娱乐的宅急便
2023-09-29 23:51:29
亿万富豪娶外甥女为妻,被表姐夫剁成108块,5位情人争遗产

亿万富豪娶外甥女为妻,被表姐夫剁成108块,5位情人争遗产

一场奇遇日记
2023-09-14 22:23:59
母女都很美!张雨霏妈妈因颜值在亚运会走红,不希望女儿过早恋爱

母女都很美!张雨霏妈妈因颜值在亚运会走红,不希望女儿过早恋爱

娱乐不停八卦不止
2023-09-29 09:28:24
2023-09-30 00:54:44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649140文章数 49917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头条要闻

普京会见"普里戈任继任者" 强调将瓦格纳与正规军整合

头条要闻

普京会见"普里戈任继任者" 强调将瓦格纳与正规军整合

体育要闻

高畠勉:对手同样多线作战但依旧强大,将及时调整来踢亚冠

娱乐要闻

Baby出征巴黎时装周待遇还不如95花

财经要闻

恒大系丧钟轰隆:许家印的罪与罚

科技要闻

能造EUV光刻机的欧洲:第一次有了自己的EUV生产线

汽车要闻

内装更豪华 福特探险者赤金版10月4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闹中取静,于独栋别墅中重构空间秩序

数码要闻

单条128GB DDR5内存出样:1TB也不远了

旅游要闻

北京周边赶海好去处 螃蟹生蚝大丰收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公开课

中国工资最高的10个行业,第十名月薪2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