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曹正义
撰写:明豪兄
那年,我儿子考上北方一所师范大学。他长得人高马大,又有同一地区的同学相约一起出行,我倒不担心他,也没打算送他去大学。
到了九月份开学时,我决定还是陪儿子一起去学校。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儿子人生的重要关口,陪他再走一程,看看他就读的大学,欣赏北方城市风光。二是,我有一个高中老同学何旭峰在那所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我想顺便看看他,叙叙旧,托他关照一下我儿子。
儿子已约好三个同学一起出行,买了同一班次的高铁票,只有我一个家长随行。
他们年轻人在一起聊天说笑,我一个人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思绪回到二十多年前的高中时光。
那时候我和何旭峰一起就读于镇上一所高中,住在一间宿舍,关系很好,如亲兄弟一般。我们每周回家一次,带来好吃的,也会彼此分享。
旭峰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母亲做农活、打小工,培养他读书,生活艰难。
生活在这样一个困苦的家庭,旭峰对物质生活没有追求,常年穿着旧衣服、旧鞋子,埋头学习,一门心思想考个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旭峰成绩稳定,长期处于年级前几名。而我学习基础没打好,成绩犹如过山车,发挥得好,处于年级前两百名;发挥不好,又掉到年级五百名开外了,我也是十分苦恼。
记得一年冬天的早晨,我和旭峰从宿舍向教室走去。宿舍和教室有一段距离,要经过湖边一条空旷的小路,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旭峰抱紧双臂,瑟瑟发抖。
我摸摸他薄薄的外套,惊呼:“这么冷的天,你连毛衣都没穿?”
他说他仅有的一件毛衣,穿得太久太脏了,被他洗了,还未晒干,谁知这两天气温下降了。
那时候,我的父母在村集市上卖水果、蔬菜,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在吃穿用方面,从没有亏待过我。
我让旭峰等等我,转身去宿舍拿了一件穿得不多的灰色棉袄,让旭峰赶紧穿上身。
他感觉暖和多了,露出感激的眼神。
旭峰平时在学习上对我帮助很大,总体上我进步了很多,但因为基础不牢,发挥仍然不稳定。
转眼到了那年高考,旭峰如愿以偿,考上了北方一所知名的师范大学。而我完全考砸了,只能去读一所三流的大专。
那几年,每年过年放假时,旭峰都会回家乡,找我玩耍、聊天,并鼓励我上进,说学历不代表什么,关键是以后要努力拼搏。
旭峰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学校保送研究生,继续留校深造。后来研究生毕业后,他又读了几年博士,留校任教,经过多年奋斗,直至当上教授,人生志得意满。
我大专毕业后,因为是冷门课,学的又是皮毛,很难就业,无奈离开家乡去南方找工作。这么多年,因能力有限,也没干成什么大事,仅仅有个工作,养家糊口。
旭峰工作后,把他母亲接过去一起生活,很少回家乡了。我们也联系渐少,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圈子,我们已没有什么话题了。
以前是我打电话给他,他从来不打电话过来。时间久了,我也不愿打扰他,担心影响他的工作,毕竟圈子不同,地位不同,多少有些自卑。
转眼间十多年我们没有联系了,但我知道,作为老同学,我们的感情至纯至真,我有事找他,或者仅仅约他喝酒、叙旧,他一定会热情接待。
我虽然混得不怎么样,好在我的儿子还比较争气,高考成绩不错。填志愿时,他征求我的意见,我让他填了旭峰当年就读和任教的那所师范大学,并把旭峰叔叔这些年从上大学到留校任教授的人生经历,详尽地告诉了儿子,让儿子以他为榜样,当然,也希望儿子能得到他的关照。
录取结果出来后,儿子幸运地被旭峰任教的师范大学录取了。我欣喜若狂,想打电话给旭峰报喜,相信他也和我们一样高兴。
后来我改变主意,等儿子开学时,送儿子去大学,再打电话给旭峰,给他一个惊喜。
到了学校,我陪儿子办完入学手续,整理宿舍床铺,放好行李,我想打电话给旭峰,约他出来吃饭,聊聊天,叙叙旧。当然,我是准备自己请客的,不让他破费,毕竟我想让他和我儿子见一面,以后多多关照。
电话打了几次,都没人接听,我心想,难道他换了手机号码吗?我试着再拨一次,终于接通了,一个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的声音说道:“哪里?”
我猜想他应该一直没有备注我的手机号码,连忙兴奋地说:“是旭峰吗?我是正义啊!想约你出来……”
旭峰没有我想象中的兴奋,他语气平静地打断我的话:“是正义啊!我现在在开一个学术会议,没有时间,等一会儿回电话你。”
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
我和儿子在校园里一边闲逛看风景,一边等着旭峰的电话。
两个多小时后,我仍没有接到旭峰的电话,我想他现在是知名教授,事情多,一定是忘记了。
我担心打扰他的工作,便发一条信息给他:“旭峰,我儿子也考进这所大学了,我送他上学。很久不见,顺便请你吃饭。”
旭峰一直没有回电话,也没有回信息。我心想,这次拜访他,太唐突了。我知道他工作繁忙,事情多,但再怎么忙,我不相信他连回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和千里迢迢过来的老同学吃餐饭的时间都没有?
也许在他心目中,我和他已不是一个圈子的人,不是一个档次的,他和我之间,属于无益的社交,属于没意义的应酬,纯属浪费时间。
晚上我躺在学校招待所的床上,左思右想,久久无法入睡。
突然,手机来了信息声,我一看,是旭峰发来的:“正义,抱歉,我在外地开学术会议,无法招待你。你把你儿子的名字发给我,到时我找他。”
我心想,应该是他觉得有些做得不对,就回了这条信息,还不算无情无义。
我把儿子的名字和所在院系发给他后,他没有再回信息,我也没有再找他。
在儿子读大学的四年,儿子对我说,旭峰叔叔从没有找过他,因为不在一个院系,儿子也没有想过去找旭峰叔叔。也许两人在路上遇见,也是互不相识,形同陌路。
也罢,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看着看着就淡了。
不是一个圈子,不必强融。强行融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就算表面客客气气,实质上对你嗤之以鼻。不属于自己的圈子,身份终究是一个局外人,自己作践自己,也会令自己不舒服。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和自己同层次的人交往,会更加开心自在。
我只希望我的儿子读完大学参加工作后,即使混得风生水起,也要不忘初心,不要把自己隔绝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圈子里,不要失去纯真之心。其实,我也知道,在这个现实的社会,想做到这一点,很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