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光刻机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美国为了阻碍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频繁修改规则,限制荷兰光刻机企业对大陆市场出货。
考虑到产线上含有美国配件和技术,荷兰企业对美规则也只能选择遵从,白白蒙受巨大的营收利润损失。然而,美国却变本加厉,一再扩大限制范围,尽管这给我们国产芯片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却也把荷兰企业置于生存危机的边缘。
例如ASML,不仅无法向中企供应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就连部分DUV光刻机也被三方协议纳入了管控清单,几乎被老美斩断了最主要的“财路”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荷兰企业不装了。先是ASML总裁温宁格,时隔6年再次访华,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同时针对三方协议也进行了详细解读,称分辨率为38nm的DUV仍可出货,可应用于汽车芯片等成熟制程的生产,且未来会分配更多的产能给中企客户。
另外,还有一家荷兰巨头近期也展开了行动,那就是KMWE,它是ASML的上游供应商之一,在全球光刻机产业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提供包括CNC加工、超声波清洗等多种加工和制造解决方案。
就在5月底,KMWE正式对外宣布,计划在中国建设一座新工厂,用于生产与马来西亚分公司一样的元器件,这座工厂也将专门面向中企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KMWE负责人还公开发声,称如果不是美进一步修改规则,他们可能就不会修建该新工厂。由此可见,KMWE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规避美国制定的规则,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出货。
可以预料的是,有了这些荷兰企业的支持,国产芯片无论是产能或者技术,接下来的路都会更好走一些。
当然,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外企之所以不顾老美施压也要在中国市场加大布局,并非是出于单纯的好心,只是看中了我国超过万亿元规模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这是它们无法割舍的一块巨大“蛋糕”。
因此,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人民日报说得很对:核心技术买不来,国产芯片的崛起之路更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只有加大研发投入、做到“手中有粮”,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卡脖子”局面。
何况,美帝主义亡我之心始终未死,对于荷兰ASML和KMWE等厂商在中国市场加大投资布局的举动,没有谁能保证老美不会再次横加干预。换句来说,以目前中美“芯战”加速升温的形势,任何外企都算不上100%的可靠。
“天命星象从来不会垂帘弱者,它永远都只是强者的光环”,国际上的贸易合作也同样如此。为何荷兰、日本会参与老美一起限制对大陆市场出口半导体设备材料,本质上还是我们不够强大,倘若掌握半导体行业话语权的是我国,它们还敢这么做吗?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希望国内企业机构再接再厉,祝“中国芯”早日突破所有技术瓶颈,届时,我们将无需再求着外界出货,它们自然就会主动向我们靠拢。支持的请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