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周五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亚洲的合成毒品交易正飙升至“极端水平”,犯罪集团建立了新的贩运路线以逃避执法打击,甲基苯丙胺价格创下 新低。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 (UNODC) 的研究发现,东亚和东南亚的冰毒缉获量在大流行期间飙升至历史新高,因为卡特尔转向更大、风险更高的散装货物,去年又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数量.
但报告称,其他关键指标,如逮捕、街头供应、纯度以及低批发和街头价格“表明供应量仍然很高或没有变化”。
随着流行病边境关闭和旅行限制开始解除,国际 犯罪组织开始重新建立联系,“2022 年底和 2023 年初的模式开始看起来与 2019 年相似,”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南亚和太平洋区域代表杰里米道格拉斯说。
还有其他迹象表明毒品交易正在反弹。2022 年下半年,在日本重新开放边界后,日本海关官员发现走私甲基苯丙胺的航空旅客有所增加。报告称,在大流行期间“几乎消失”的东亚和东南亚的西非贩运网络现已恢复活动。
报告警告说:“最强大的区域贩运网络能够高度确定地运作,他们可以而且不会被阻止,因此他们能够决定市场的条款和条件。”
近年来,一些国家加大了打击人口贩运的力度。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以及泰国与缅甸边境沿线的执法更加严格,中国的冰毒缉获量大幅下降,泰国略有下降。
但反过来,贩运者已经适应“试图规避政府的行为”,道格拉斯说。
亚洲的贩毒集团通过全球毒品贸易赚取了数十亿美元,同时引起了拉丁美洲和中美洲同行的一小部分关注,部分原因是它们保持低调,不太容易发生几轮自相残杀的战争。
多年来,大部分地区的 冰毒生产都发生在金三角的丛林中,这个偏远地区位于泰国、老挝和缅甸的交界处, 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中心之一。
受到密切关注的地区仍然有大量毒品通过——但犯罪集团越来越多地转向西部海上航线,将供应从缅甸中部转移到安达曼海,“那里似乎很少有人在寻找,”道格拉斯说。
然后,甲基苯丙胺和其他合成毒品从缅甸 运往世界各地,此前发现的货物远至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报告发现, 南亚也被进一步拉入这个市场,从缅甸“大量”运输冰毒到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
报告称,尽管政府采取打击行动并增加缉获量,但该地区的冰毒批发价和街头价格在 2022 年跌至历史最低点——这表明充足的毒品供应仍在不间断地供应。它还指出,大量与毒品有关的逮捕和在戒毒治疗设施中的入院是强劲贸易的进一步证据。
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近年来的其他调查结果描绘了一幅画面,尽管发生了大流行病,但亚洲的 毒品行业仍在蓬勃发展,一些贩毒集团利用分心的政府争先恐后地遏制病毒和执行公共卫生措施。
有组织犯罪集团还利用 2021 年缅甸军事政变和该国持续冲突等政局不稳,使该国本已无法无天的边境地区成为更加理想的生产和走私中心。
除冰毒外,该地区氯胺酮的生产和贩运也在迅速增加,当局缉获了 27.4 吨经常用作聚会药物的强力解离麻醉剂。
根据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这一数字比上一年高出 167%。该地区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报告缉获量有所增加,但日本和香港除外。
“该地区的氯胺酮情况在许多方面反映了 2010 年代中期用于扩大甲基苯丙胺市场的供应驱动方法,”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合成药物区域协调员 Inshik Sim 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话虽这么说,关于氯胺酮使用的信息有限,而且尚不清楚它的传播范围——迫切需要进行研究。”
柬埔寨 长期以来一直是交通枢纽,也开始成为重要的毒品制造地,当局在该国发现了一系列秘密的工业规模氯胺酮实验室、储存设施和加工仓库。
报告称,在这些实验室中发现的化学品和设备指向一个庞大的国际网络,源自或转运自至少 12 个不同的国家和省份。例如,发现法国生产的化学品在包装上写有越南语;其他物质来自波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韩国。
所发现的大量化学物质也表明氯胺酮的生产正在蓬勃发展;柬埔寨当局在 2022 年缉获了 518 吨化学品,而 2020 年仅为 5 吨,这令国际和地区领导人感到震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