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在各项核心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因为起步较早,所以积累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形成牢固的技术壁垒。中国需要花费大价钱从西方购买,甚至有钱也买不到。为避免西方断供带来的影响,中国科研人员聚焦手撕钢材料技术,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最先进的技术被永久禁止出口欧美,恐怕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又亮出关键“底牌”。那么什么是手撕钢?中国取得手撕钢突破有何意义?
回顾中国过往几十年的科研突破成就,打破一个又一个被西方垄断的技术。高铁、盾构机、导航卫星这些原本由西方说了算的技术领域,被中国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并站在世界领先的地位。
按照惯例,一旦西方的技术被打破垄断,中国就可以把价格打下来,西方的限制也会逐步放开,还会主动与中国客户做生意,就是为了避免失去中国市场。
而中国厂商扩大技术优势,在行业内做大做强,就像中国高铁帮助各国完成基建项目,世界上许多高铁项目都是由中国厂商承建的。还有盾构机也会出口到国外,竞争全球市场,在隧道挖掘项目中派上巨大用场。
不过并不是所有被中国突破的核心技术都能出口到国外,有一项关键的材料技术被中国永久禁止出口欧美,这项技术就是0.015毫米厚度的手撕钢锻造工艺。
手撕钢是一种钢铁材料,因为厚度非常薄,一般只有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所以用手就能轻易撕开。手撕钢厚度越薄,制造难度就越大,可应用的领域就越多。
目前手撕钢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制造、通信网络设备等关键领域,而消费者接触手撕钢最普遍的产品就是折叠屏手机了。折叠屏需要经受几十万次的折叠考验,只有手撕钢能做到这一点。
手撕钢最早被西方垄断,中国需要花费大量的进口额,若手撕钢长期被西方垄断,国内很多关键领域都容易被卡脖子,到时候手撕钢就会变成美国钳制中国科技发展的筹码。
中国科研人员很早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太钢集团承担了攻克手撕钢核心技术的重任,解决上百个设备难题,将手撕钢锻造工艺压缩到了0.02mm,这个水准已经是非常高了,足以打破西方垄断,满足国内大部分产业的需求。
不过还不够,仅仅是打破垄断并不是太钢集团的目标,而是要追赶超越。在0.02mm的基础上,太钢集团又压缩厚度,做到了0.015mm,这个水平即便是西方也做不到。
德国,日本等掌握手撕钢核心技术的国家也需要从中国进口,但中国已经永久禁止0.015mm手撕钢核心锻造技术出口到国外。
现在中国也是手撕钢制造大国,恐怕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又亮出关键“底牌”。手撕钢能成为底牌足以证明这项技术的重要性,而中国取得手撕钢突破的意义同样非比寻常。
这意味着中国可以生产出更轻薄、更强度更高的钢材,适用于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制造。这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同时也将推动全球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
得益于中国对手撕钢核心技术的掌握,许多国产厂商都能受益其中,比如华为。华为在折叠屏手机市场占据51%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三年市占比超过50%以上。
在华为传统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折叠屏依然保持很高的竞争优势,在高端旗舰机型中超越一众竞争对手。
华为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中国手撕钢核心技术的支持,如果手撕钢始终被西方国家垄断,美国就会阻碍国外手撕钢供应商向出货华为,也就不可能出现华为折叠屏拿下一半市场份额的情况了。
中国还有很多企业都在挖掘手撕钢的潜能,将其用在各行各业,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当然,中国依然有很多核心技术仍需努力,比如半导体领域的光刻机,光刻胶等设备,材料。
这些高端技术被西方国家牢牢把持着,美国正利用技术优势不断阻碍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所幸国产厂商已经在积极参与研发了,相信有朝一日,不只是手撕钢,半导体方面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