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对我国芯片展开了围堵阻拦之后,我们对中芯片国际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作为大陆最为先进的芯片制造商,就目前来说也能够为我国生产中低端芯片,解决很大一部分的芯片需求。
而对于中芯国际来说,也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和期许。就在近期,有消息表示中芯国际的情况突变了,在中芯国际的官网上,取消了对14nm工艺技术的介绍,只停留在28nm工艺的介绍上,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中芯国际下架了14nm工艺介绍
在芯片领域,我国并非是属于空白的阶段,芯片大致分为三份,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以及芯片封装。华为的海思在芯片设计领域是优秀的,在全球芯片设计公司排行榜中,都是有名次的。
芯片封装方面,同样我国也能够实现国产化。而关键在于芯片制造,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就是因为缺乏芯片代工厂商,而停产了。中芯国际虽说在芯片制程工艺上,和台积电、三星以及英特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是中芯国际已经实现了14nm芯片的量产,这就已经解决掉我国很多领域的芯片需求。不说14nm芯片,28nm芯片就可以运用于汽车、以及电子产品上。
14nm工艺,芯片已经实现突破了。前段时间,国产第二代”香山“RISC-V开源处理器预计在今年6月份流片。值得注意的是,该开源处理器就是采用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
并且华为麒麟910A芯片,也是采用中芯的14nm工艺。这些都表明了,中芯国际是具14nm工艺的,并且也已经非常成熟了。那么对于中芯国际在官网上,下架了对14nm工艺的介绍,显得就有点反常了,让外媒认为,中芯国际的情况出现了变化。
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取得较为领先的工艺,那么在官网上,自然要重点介绍的。中芯国际反而走起了低调的风格,将工艺最领先的隐藏了起来,难道是中芯调整了新的方向吗?而实际上并不是,是有这几点原因。
首先,美国方面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对中芯国际更多的期望值,中芯国际同样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过快的发展,就会被西方国家盯上。
日本在近期再次宣布,将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等23个品类进行限制出口,可以说限制再次升级了。美国、日本以及荷兰所制定的三方协议已经对14nm及以下设备进行了限制,而国内想要在短期之内实现国产化,也是不太现实的。
在这种局面下,中芯国际并不愿意站在风头浪尖上,所以还不如低调一些,是为了暂避锋芒。
其次,中芯国际在28nm工艺上布局已久,在国内多个地区都建设了工厂,其中有深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并且中芯国际的28nm工艺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每年也为中芯国际创造巨大的营收。
相比较14nm工艺,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是特别大,另一方面14nm工艺要量产还需要加大投入、扩大产能,并且工艺难度也大,所以干脆不主推14nm工艺了。
最后,中芯国际要和国产芯片产业链共进退。中芯国际14nm工艺的市场需求小,加上在美国的百般阻拦下,全球芯片的产业链也发现芯片的变数。
所以中芯国际选择下架对14nm工艺的介绍,有可能也是想和国产芯片产业链共进退,省的被限制。
美国挑起“芯片战”愈演愈烈,这对于我国芯片公司来说,增加了很多的变数,那么调整好新方向、新的战略也未尝不可。
同时,美国的高压之下,也再次告诉我们要放弃“造不如买”的观念,坚持走自研的道路,自力更生,才能不处于困境当中。虽然造芯之路任重而道远,但相信众志成城,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