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韩国渔民崔享根在朝鲜半岛西南端的新安海域在捕鱼时,意外发现一艘沉船遗址,渔民们发现船中装有瓷器、古币和紫檀木。正当他们准备将其占为己有时,韩国警方和文物部门也随即行动,将人和已打捞出的货物扣押。
经过打捞发现,这是一艘中国古代沉船,共出水了重28吨、800万枚中国古钱币,22040件宋元时期的瓷器以及1017根上等紫檀木。经估算,这批珍宝价值超3000亿美元。价值如此庞大的文物为什么会沉入海底,专家经过研究后给出了答案。
时间来的1323年,此时正值中国的元朝,一艘满载古钱币、瓷器和紫檀木的中国商船,从庆元地区(现宁波一带)出发前往日本福冈,在途到朝鲜半岛的新安外方海域时,遭遇了恶劣的台风天气或海盗挟持,最终随行货物连同船体一起沉没到海底。
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船中所载的货物是供应日本寺庙的,其中28吨铜钱是铸造佛像所用,紫檀木是用做香火,瓷器则作为寺庙日用品和摆件装饰。这艘古沉船真实体现了宋元时期东北亚的贸易交流情况,为研究中国海外贸易和瓷器、钱币文化提供了珍贵素材。
但在沉船及文物的归属权上却出现争议。沉船中龙泉青瓷、唐宋古币以及刻有“庆元路”的秤砣都证明这是一艘我国的古沉船,毋庸置疑,船上的古文物应归属于我国。可韩国却坚称文物是在韩国海域捞出的,并说瓷器等文物也是韩国生产,对外宣称这都是他们国家的国宝,并将文物安放在韩国光州博物馆。而这些出水的文物也仅于2012年在浙江博物馆临时展览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