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唯一无敌朝代, 捍卫华夏文明, 非汉非唐, 却被我们黑了三千年

0
分享至

说起我国唯一无敌朝代,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唐朝。毕竟618年建立的“大唐”的强大无论是从史料的记载,还是民间传说等各方面看来都是毋庸置疑的。就比如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大中之治”这些盛世便可感受到唐朝之强大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说是960年建国的宋朝,因为宋朝不论是商品经济,还是文化教育亦或是科学技术都是高度繁荣的一个年代。正如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就好比“交子”、“印刷术”、“造纸术”等等同样数之不尽的成就无一不在彰显着宋朝的强大。

所以说起我国唯一无敌的朝代,不管是唐朝或者是宋朝都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争得这一殊荣。但是就无敌一点而言,唐朝和宋朝都说不上是无敌,而真正无敌的是被世人黑了三千年的商朝,为何说是商朝呢?这又有何依据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人祭数万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

公元前约1600年商朝建立,商朝是我国古代的第二个朝代,同时也是第一个直接有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一共存在了有五百多年,不可谓不强大。而在现在说起商朝,很多人在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下,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纣王和妲己。

但是商朝同样还有着另外一点让很多人记住这个朝代,那就是血腥恐怖的人祭,就是用活人来祭祀。同时这一点也让后世人对商朝很是不满和诟病,正如《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中所记载:

“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於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而这段记载大致上的意思就是商纣王直接把周文王的长子给煮了,从此便可以看出商朝的血腥和暴戾。毕竟连一国之主都这样做,在民间自然也是少不了类似的事情,所以这样类似的事情在商朝有过很多。

那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何?答案就是为了祭祀,用人来祭祀,便称人祭。据不完全统计,商朝用于祭祀的活人多达一万多人,这其中还不含一千多在卜辞上没有名字的,甚至还有一些流落在外的甲胄上的同样没有统计到。

所以这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况且在当时商朝人口更是稀少的情况下用了这么多人来进行人祭,这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敢想象的。那么为何会有人祭这一种东西的出现,这样目的又是为何呢?


二、鬼神为尊

商朝之所以用了如此之多的活人来进行祭祀,很大的原因是相信鬼神一说。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中描述,商人是东夷人的后代,而东夷人对于鬼神一说更是深信不疑,甚至是崇拜鬼神。

东夷人认为鬼神是真实的存在并且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所以只要得到鬼神的支持,那一切就都能十分的顺利。所以东夷人为了得到鬼神的帮助,就选择把活人祭祀献给鬼神,从而得到鬼神的帮助。


而商人也很好的继承了东夷人的这一点,所以商朝就很喜欢用人祭,这也是后世人都以为商纣王很暴戾的原因之一。但其实在后人打开了商朝的墓葬之后发现,祭祀的人却是不少,不过有一部分并非是商朝人,而这一点也很好的证明了商朝才是无敌的王朝。

三、商王好战,无敌商朝

商朝是一个很喜欢战争的朝代,历代的统治者都对于战争有着近乎狂热的态度。再加上商朝时期外患不断,所以商朝的统治者很多时间都是在打仗,而打仗就会有胜利和失败,而商朝往往是胜利的一方。

胜利就意味着国力强大,就意味着能获得领土和奴隶。而商朝时候由于仗打得太多了,奴隶也越来越多了,奴隶太多了就没地方安排。毕竟那个时候各农业都不像现在一样的发达。


没有地方放就只能杀掉,不杀掉没有太多的粮食来供给,既然都要杀了,那就发挥奴隶最后的价值,而这最后的价值就是祭祀,于是就用来人祭。所以这也是有的人祭用的不是商朝人的原因,同时也是商朝强大的原因。

因为只有强大才能不断的战胜其他的国家,和不断的俘虏其他国家的人来当奴隶,用来祭祀。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田地越来越多,这些奴隶就用来耕种,用人来祭祀的事情也就少了。


在商朝几百年的历史上,遇到过不同国家,也和很多国家都有过战争,最终商朝都是成为了胜利者,所以商朝最终才得以存在,才得以保住华夏文明,也正如《商颂·玄鸟》中所记载: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大致的意思就是商王的后代是战无不胜的,是不败的王朝。所以才说商朝是无敌的王朝,是真正不败的王朝,后来这不败的王朝一直到公元前约1074年左右,商朝覆灭,这个无敌的王朝才结束。


小结

本是无敌的王朝,竭力捍卫华夏文明,最后却被世人黑了三千年。而其他的唐朝和宋朝虽然同样是很强大,但是比之无敌的商朝而言还是有所差距,也正是因为商朝的强大,华夏文明才得以流传下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贾玲为新剧减重100斤!瘦出双眼皮颜值巅峰,脱胎换骨成女神!

曝贾玲为新剧减重100斤!瘦出双眼皮颜值巅峰,脱胎换骨成女神!

花花lo先森
2023-10-01 10:20:33
此女每年从中国捞走16亿,如今已经加入美籍,还给美国教育捐6亿 

此女每年从中国捞走16亿,如今已经加入美籍,还给美国教育捐6亿 

观史通鉴
2023-10-01 19:15:03
重磅!叙利亚最强外援来了,最先进防空系统导弹火箭弹无人机运到

重磅!叙利亚最强外援来了,最先进防空系统导弹火箭弹无人机运到

国学985
2023-10-02 09:42:07
许家印被抓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胡锡进果然没有说错!

许家印被抓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胡锡进果然没有说错!

晨光中说财
2023-10-01 19:39:09
一次抢跑,为什么会让吴艳妮承受如此多的非议

一次抢跑,为什么会让吴艳妮承受如此多的非议

上观新闻
2023-10-02 06:15:11
恒大倒了,许家印为什么不跑?王思聪一番话才是重点

恒大倒了,许家印为什么不跑?王思聪一番话才是重点

琪琪侃娱
2023-10-01 18:06:51
吴艳妮申诉时,有谁注意林雨薇在干啥?这样的运动员,活该拿金牌

吴艳妮申诉时,有谁注意林雨薇在干啥?这样的运动员,活该拿金牌

一个体育黑
2023-10-02 15:14:57
亚运会:朝鲜女双以惊人分差11-0、11-0、11-1横扫乒乓球赛场!

亚运会:朝鲜女双以惊人分差11-0、11-0、11-1横扫乒乓球赛场!

八卦娱乐名
2023-10-02 00:43:20
美国媒体提醒:4000万美国人,你们得还钱了

美国媒体提醒:4000万美国人,你们得还钱了

环球时报新闻
2023-10-02 13:39:23
刚刚,2023第一个诺贝尔奖揭晓!

刚刚,2023第一个诺贝尔奖揭晓!

双一流高校
2023-10-02 17:55:39
突发: 回国必须提前申报! 紧急疫情爆发, 近9万人确诊! 澳洲出现病例

突发: 回国必须提前申报! 紧急疫情爆发, 近9万人确诊! 澳洲出现病例

深刻成考
2023-10-02 16:55:05
一家三口到海南旅游,6岁儿子下海游泳高烧不退病危:大脑像豆腐渣

一家三口到海南旅游,6岁儿子下海游泳高烧不退病危:大脑像豆腐渣

社会奇闻君
2023-09-27 17:58:43
长新冠患者现状:有病人已患病长达10个月,遍寻名医改善微乎其微

长新冠患者现状:有病人已患病长达10个月,遍寻名医改善微乎其微

玛丽姬丝
2023-10-02 20:29:08
曝Lisa内场合影照流出!可视紫衣一马平川,“馒头”僵硬形状奇怪

曝Lisa内场合影照流出!可视紫衣一马平川,“馒头”僵硬形状奇怪

郑丁嘉话
2023-10-02 14:30:39
许家印的12亩祖坟

许家印的12亩祖坟

火锅局
2023-10-02 18:07:16
小区一个退休大爷,退休金有8200,原配去世后,和三个大妈同居过

小区一个退休大爷,退休金有8200,原配去世后,和三个大妈同居过

人情皆文史
2023-10-01 23:31:21
4-1!亚运会女双冠军诞生 韩国夺冠捍卫世界第1 朝鲜黑马赢得尊重

4-1!亚运会女双冠军诞生 韩国夺冠捍卫世界第1 朝鲜黑马赢得尊重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3-10-02 19:18:35
美国宣布,不买就断供!中国:歼10将首次进入北约!

美国宣布,不买就断供!中国:歼10将首次进入北约!

生机康香的奔跑
2023-10-01 10:00:47
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乐嘉婚姻仅维系三年的头条

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乐嘉婚姻仅维系三年的头条

小村民
2023-09-30 11:12:07
快讯!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发表重磅声明

快讯!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发表重磅声明

小小小李子
2023-10-02 18:11:39
2023-10-02 20:42:44
漫游日记
漫游日记
分享有趣的游戏
660文章数 7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今年首个诺奖女得主曾患癌 女儿是两届奥运会冠军

头条要闻

今年首个诺奖女得主曾患癌 女儿是两届奥运会冠军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央视国庆晚会:李宇春穿中国红

财经要闻

中美关系出现向好迹象

科技要闻

两位mRNA技术开创者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艺术
游戏
手机

亲子要闻

小姨带娃玩出新花样,这是“裹宝特工”还是“奶嘴神偷”

疑似已有二胎?他俩的婚姻故事好清奇

艺术要闻

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 “传承与回归”盛大开幕

原神4.1深渊难度下降,弱保软成现实,内鬼爆料也翻车?

手机要闻

小米备货增产60% 小米14系列产品全面预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