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段时间备受西方关注的土耳其总统大选,终于迎来了揭晓答案的时刻。
据观察者网报道,在经历了经济低迷、地震灾害的连番打击下,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以较为微弱的优势,成功击败了此前被西方普遍看好的反对派候选人克勒奇达尔奥卢,以52.14%对47.86%的得票率再次获得连任,朝着他“执政25”年的方向前进。
报道指出,埃尔多安在其胜选演讲中呼吁自己的支持者们,为 “国家目标和梦想团结起来,共同打开土耳其世纪的大门”。
当埃尔多安的支持者们沉浸在胜利喜悦的同时,西方世界面对着埃尔多安的胜利却是五味杂陈。
埃尔多安胜出大选
由于埃尔多安上台之后,奉行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独立自主外交战略,始终坚持不在东西方之间选边站队,而他的这种游走策略在为土耳其争取到巨大的外交斡旋空间之余,也让土耳其与西方之间的裂痕变得越来越大。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拒绝追随美西方的“反俄”战略,甚至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依然拒绝彻底远离俄罗斯。
面对着浑身“反骨”的埃尔多安,西方舆论犀利批评他的执政风格是与“民主世界”格格不入的强人政治,而且还不断拿埃尔多安对库尔德工人党的打压来说事。
甚至就在本次大选中,美欧已经不屑于掩饰自己对反对派候选人克勒奇达尔奥卢的偏爱。
一边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媒体上鼓吹“埃尔多安必败”,另一边早早的派出大使与克勒奇达尔奥卢直接会面,营造出一副胜券在握的氛围。
这种明目张胆的干涉选举,让埃尔多安在投票之日前的最后一次集会造势中,公开痛斥“拜登已经下令要推翻我”。
也正是因为美欧对此次土耳其大选结果过于乐观,使得他们在面对又一次胜选的埃尔多安时非常尴尬。
据路透社报道,埃尔多安在胜选第二天就致电拜登,同对方讨论重启F16战斗机交易,以及瑞典加入北约的问题。
F16A战机
面对着挟大胜而来的埃尔多安,拜登也不得不做出让步,称愿意就瑞典加入北约一事和土耳其达成共识。
这意味着拜登已经接受用同意向土耳其出售F16战斗机,来换取土耳其手中的赞成票。同时也象征着,美国不得不咽下土耳其同时与美俄两国进行军贸往来的苦果。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埃尔多安能够再次赢得连任,其实是有利于维持现状的,否则一个亲西方的土耳其即便不会完全自绝于东方,也将成为西方用来进一步干涉亚洲的“跳板”,这对还没有完全摆脱俄乌冲突影响的亚洲而言,无疑是个好趋势。
埃尔多安
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埃尔多安会基于自身利益在东西方之间摇摆,可眼下最珍贵的恰恰就是他这种“左右横跳”,这可以有效阻止美西方的图谋得逞。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埃尔多安担任总统这些年,中土两国的外交、经贸关系得到了很大提升。
当然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美欧对于埃尔多安这样的强人领袖,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容忍对方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方虚弱时不会趁机作乱。
美总统拜登
就如同在本次土耳其大选过程中,美西方与反对派之间的相互勾连,意图用政党联盟来合谋推翻埃尔多安,这是西方世界惯用的伎俩,专门用来对付不配合自己的国家。
因此不能排除未来有朝一日,当美西方决心不再容忍埃尔多安,转而用颜色革命的方式颠覆其政权的可能性。
毕竟对于北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破坏其内部的“团结一致”,哪怕这种“团结”只能流于表面。
北约
而对于中国而言,埃尔多安的胜利意味着接下来的五年时间,中国对土外交方针不必做重大调整。
一方面,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在不久前的“中国—中亚峰会”上得到了延伸,另一方面,土耳其也在加深与中亚、非洲国家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中土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突破。
反倒是美欧要开始为今后的工作而头疼了,因为中俄与土耳其的外交关系,必然会随着埃尔多安的再次连任而变得更加稳定。
俄总统普京
更重要的的是,俄罗斯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加强与土耳其的经贸联系,帮助土耳其增强其区域影响力。
受此影响,美欧今后在对待埃尔多安时恐怕不得不更加谨慎,从今往后,土耳其不单有 “埃尔多安经济学”,还会出现“埃尔多安国际关系学”。
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现代世界从单极走向多极的必然过程,只不过是俄乌冲突的出现大大加速了这一演变速度,如果全世界都可以从埃尔多安的执政经历中吸取经验,美西方想靠存量优势在国际上作威作福,必然会十分困难甚至是举步维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