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林彪率领东北解放军参加四平保卫战。
由于敌人数量太多,火力太猛,四平保卫战以失败告终。
打了败仗后,林彪火速撤退,灵活游击,试图摆脱追兵。
按理说,解放军擅长游击战,很难被敌人发现。
但这一次,敌人轻而易举找到撤退路线,并在林彪身后紧追不舍。
见此情形,林彪直接断言:“部队里一定有叛徒,把情报出卖给了敌人。”
林彪会这么说,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解放军擅长游击,从来没被敌人发现。
第二:苏联在东北佯装支援,如果没有苏联不出兵的情报,敌人不可能倾巢而出。
因此,林彪断定:部队里有叛徒,命令警卫员去排查情况。
本来,大家觉得林彪过于担忧,疑心太重,十分反感这次排查。
但谁都没想到,这一排查,还真查出了问题。
“林司令!作战科长王继芳,不见了!”
两军交战之际,王继芳竟然莫名消失。
林彪凭借多年经验,察觉其中一定有蹊跷。
“找!给我快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经过仔细调查,警卫员找到证据,确定王继芳叛变出逃。
“王继芳,你真是狼心狗肺!”
作战指挥室,林彪听闻王继芳叛逃,气得破口大骂。
林彪为何如此生气?
这还得从他和王继芳的关系说起。
王继芳,在红军队伍里长大,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被林彪看上,慢慢提拔。
林彪就是王继芳的伯乐,没有林彪,王继芳不可能当上作战科长。
叛变那年,王继芳才27岁,前途一片大好。
如果不叛变,王继芳很有可能继续高升,攀登人生巅峰。
那么问题来了,前途光明的王继芳,为什么要叛变?
据老战士回忆,王继芳叛变,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英雄难过美人关。
在东北时,王继芳和地主的女儿,产生了爱情。
要知道,地主可是人民要打倒的对象,王继芳和地主女儿谈恋爱,无异于背叛革命。
事业和爱情只能二选一,王继芳最后选择爱情,背叛革命。
第二:立场动摇。
当时“三大战役”还未开始,解放军前景并不乐观,王继芳因此产生动摇。
他害怕解放军最后打了败仗,自己遭到清算,因此转投老蒋,为将来做打算。
综上两个原因,王继芳叛逃敌军,成为叛徒。
王继芳来到敌人那边后,敌人那叫一个高兴,又是送钱,又是送美人。
敌人会这么高兴,主要因为王继芳带来三大情报:
第一:解放军电报密码;
第二:林彪撤退路线;
第三:苏联不会参战。
这三大情报让敌人断定林彪没有后援,放心追击。
要不是林彪胆大心细,战士作战英勇,解放军很有可能在敌人追击下,全军覆没。
失败是成功之母。
经此一战,林彪痛定思痛,脱胎换骨,后来在辽沈战役中,一战翻身。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老蒋败局已定。
王继芳虽十分后悔,但早已没有回头路。
这年秋天,他在重庆被捕,受到应有惩罚。
“判处革命叛徒王继芳——死刑!”
正义的枪响划过天空,王继芳应声倒下。
1946年,林彪打了败仗,敌人在后面紧追不放。
凭借多年经验,林彪断定:队伍里有叛徒。
最后,林彪找出了叛徒,并让他受到应有惩罚。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