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皮匠:缝合尸体,连接灵魂

分享至

二皮匠是裁缝、皮匠的一个分支。但是这门职业可不是衣裳、首饰类的缝缝补补,而是将死者尸体缝合。


芙蓉山背后一带有个鸭脚村,村东头的祠堂里埋着我太爷爷的一根针。
太爷爷出门干活总随身带着一个针包。这针包里头工具不少,但顶顶紧要的,却是一卷红色的线和两根银针。
红线叫“朱砂骨”,价格特别贵,估摸着是因为里头有些什么特殊的物质,总之,入肉后静置一段时间,渐渐便融合在皮肉里,再看不到线的踪迹。银针名叫“小纵横”,因为上头有一横一竖两条血线,工艺精湛,十分罕见。
小纵横我只在家里见过一根,另外的那一根,据说就埋在鸭脚村祠堂土下十尺的地方,用一个石头盒子装着。
那是太爷爷年轻时候的事情了。他经过那小村子,缝了点儿东西,结果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将他当作神仙一样看待,差点把他的模样都塑在祠堂里,要世代祭拜。
太爷爷不敢做这种逆天的事情,留下一根小纵横让他们睹物思人,随后不顾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的挽留,跑了。
其实挽留也没用。我太爷爷不敢近女色,也不能结婚生子。他收养儿子,儿子再收养儿子,一辈辈收养下来,就到了我爹这里。这辈分也不清不楚,太爷爷是好几百年前的人了,只因这三个字叫起来顺口,我便跟着我爹一起这样喊。
为啥太爷爷不能结婚生子?因为手上阴气重,损了子孙脉。
为啥阴气重?因为他用朱砂骨和小纵横缝的,不是布,不是皮,是尸。


太爷爷抵达鸭脚村的时候,没人知道他是二皮匠。
这门祖传手艺,我是18岁的时候才知道的。我爹从剧院下了班,翻翻日历,发现我那天成年了,便把我拉到一边,上起了历史课。
二皮匠这职业,其实就是缝合尸体。细细追溯起来,可能从战国时代就有了。打仗的时候,前线的士兵在奋力杀敌,后方的人则开始找二皮匠商量价钱:脑袋掉了,缝起来得多少酬劳;脑袋胳膊掉了,缝起来得多少酬劳;若是脑袋胳膊和腿都没有了,那可就麻烦了,没有十来只羊是决计不能办成的。
战事多的年月,二皮匠价格都高。为了能让家人留个全尸好再入轮回,无论二皮匠怎么漫天要价,都是得给的。二皮匠挣得多,但福缘薄,往往才过而立之年就因各种原因丢了性命。可即便如此,还有不少人前赴后继地去干这活儿。
无他,活命而已。
因为我爹是小有名气的话剧演员,我当时还以为他编得头头是道,是在跟我排练新戏。好不容易等他说完,我连忙放下手中的烧鸭腿“啪啪”鼓掌。被揍了一顿之后,我才彻底认可了二皮匠后人这一身份。
和平年代,没人知道二皮匠,只有官府里的人在查凶案的时候,才会想起找这样的不入流的业者来缝一缝死者尸体。但若是连年战争,动荡不安,二皮匠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职业。他们缝合破碎的尸身,有时候因为和尚道士忙不过来,还要兼职念一段经,超度亡魂。挣了这阴气重重的钱,有时候也会换得那些哭泣的人们一点儿真心诚意的感激。
因二皮匠的针线,他们的亲人才有了再世为人、脱离苦海的机会。
总而言之,二皮匠这活计,做起来不容易,说出来也不好听。平时人见着早躲远了,也不会有这么憨实的二皮匠逢人便自报家门。我太爷爷长得英俊非凡却也只能装作流浪客,手里拿个干净大碗,看见鸭脚村里好看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上前讨一点儿饭。
实际上,太爷爷手上之所以有两根小纵横,是因为他习惯缝合尸身时左右开弓。这双手运针的技法只有他学得会,别的二皮匠怎么都习不来。因而,我太爷爷在这个行当里算是小有名气的。
可二皮匠的名气,放在别处没有一点用。太爷爷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只好说自己是流浪到这里来的。外头的仗打得厉害,大炮小炮“轰轰”地响,人们看着他那一身灰扑扑的衣衫,自然是又可怜又同情。
太爷爷当天就在村里住下了,就住在祠堂旁边的小柴房里。晚上觉睡到一半,他忽地被屋顶上的动静惊醒了。
那声音古怪极了,像是有无数匹马“嗒嗒”踏过房顶,兵刃搏击之声、人群呼喊之声,不断地隐隐传来。
太爷爷被吓得不轻,立刻躲进祠堂里,藏在宗祠的灵位之下,瑟瑟缩缩度过了一晚上。
第二天迷迷糊糊醒来,太爷爷立刻出门察看。他以为自己会看到惨被屠戮的村庄,却发现一切如常,井边的漂亮大姑娘还问他去不去自己家吃早饭。
细细探问,太爷爷恍然大悟。原来这村子夜间确实常有异响,与十几年前的一场动乱几乎一模一样。异响刚出现时,村中人人自危,可渐渐却发现那异响对人无甚影响,听惯了,也就不觉得害怕了。
太爷爷啧啧称奇。他趁着白日天光正好,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发现村中虽然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但不知为何,村人却大多疲惫憔悴,一眼看过去,竟全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没有一个老人或壮年人。
鸭脚村的人,虽然过得平安自在,但不知为何寿命全都不长,几乎没有一个过得了30岁。
太爷爷有些紧张,他知道这不对劲,可不晓得为何不对劲。回到自己的小柴房,他翻来覆去睡不好,忽觉稻草堆里有东西硌着自己。
他从稻草堆里挖出半块石碑,发现上头虽然刻着字,但早就被泥土填实,完全看不清楚了。他手头没有工具,于是翻开针包,掏出两根小纵横,仔仔细细刮去石碑上的旧泥。


石碑上记载着一段十几年前的旧事。
有一对樊姓夫妇,武艺高强,为躲避仇家而进了山,最终在鸭脚村落脚,生活了下来。那时候山中多盗匪,且个个凶悍,隔三岔五就在各个山头扫荡一回。鸭脚村人少地少,一直都不受盗匪欢迎,但周围几个山头的大村子都苦不堪言。
樊姓夫妇来了之后,这山里突然冒出了一双雌雄侠客。两人行侠仗义,专门对付各路盗匪,于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取了不少贼头的脑袋瓜,掀起不小的风波。因受雌雄侠客威名鼓舞,各个山头渐渐也组织起了不少略懂武艺的村民,凡有散匪到来,敢奋力抵抗了。后来雌雄侠客的面目曝光,连同鸭脚村人在内,所有人都钦佩不已。他们为樊姓夫妇打造了一块石碑,要颂扬他们的大功德。
只是还未来得及颂扬,鸭脚村就迎来了一场惨烈的屠戮。
附近山头残余的匪徒集结起来,誓要将樊姓夫妇挫骨扬灰。听到风声的村民连夜撤走,樊姓夫妇独自迎战,最终少难胜多,死在盗匪的刀下。
村人回村之后,不敢再谈立碑之事,已经刻好的石碑也草草扔入柴房。还有人小心收拾了樊姓夫妇不成样子的尸首,安置在村西头的山谷里。
如今盗匪已被官府清剿,但当年雌雄侠客的名声却再也无人提起。
太爷爷心中一片唏嘘,正欲将石碑放好,忽见门外站着两位20岁左右的青年人,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太爷爷的小纵横是他的独门工具,但朱砂骨却是二皮匠的标志。
那一男一女长相标致,表情严正,朝着太爷爷恭谨行礼。他俩看到了针包里头那卷血红的朱砂骨,是想请求太爷爷施展“缝人缝鬼,皆无痕迹”的二皮匠本事,去收殓两个人。
太爷爷没料到鸭脚村也有生意,欣然应允。可等他到了陈尸之地,顿时便呆在了当场。
那是鸭脚村西头的山谷,传说藏匿樊姓夫妇两人尸骨的地方。当他踏入谷中的一处隐蔽山洞,便在石床上看到了一堆支离破碎的尸身。
太爷爷万万没想到,因这山洞寒冷干燥,成了一处绝佳的藏尸地,樊姓夫妇死去十余年,尸身竟然仍未腐烂。而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人惦记着这两位奋起反击的侠客。
那青年男女双双朝着太爷爷下跪,恳求他施展技巧,缝合樊姓夫妇尸身。
太爷爷看着那尸身良久,却不发一语,只问那两人:“尸身不整,魂不能归位。这两人魂魄,如今在何处?”
那双青年男女凄然笑笑,没有作答。
太爷爷跃上石床,先是将两人尸身分别摆好,随后取出针包中的工具,大致将尸块连接。
等到将朱砂骨穿入小纵横针孔之中,缝合才正式开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