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百姓对“断绝香火”危机的冷漠,让官方也很无奈,该如何解决?

0
分享至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以及精神的需求也日渐满足。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想生孩子,有些年轻人甚至不想结婚。

近几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滑,在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只有956万人,呈现人口负增长。

出生率的不断下跌让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这让官方很是着急。但是不管官方如何颁布催生政策,不管媒体如何鼓励人们生孩子,还是有一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坚定地表示:绝对不生孩子。

我国年轻人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呢?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不婚不育”占据主流

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不少家庭开始“拼三胎”。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生孩子的人占了少数,不婚不育的人占了大多数。

在社交平台上,在一些“晒娃”的视频下面,许多年轻人都表达了“自己绝对不生孩子”的想法。

甚至有的年轻人还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回怼催婚父母的视频。在面对不厌其烦催婚的父母时,当代年轻人的回答总是出人意料。

有的父母问孩子:“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你老了谁照顾你?”而孩子却回答:“我快活了一辈子,老了受几天罪是我活该的。”

父母又紧接着追问:“不生孩子你死了都没人发现!”孩子的回复更是令父母哑口无言:“被发现是能复活吗?”“我死都死了还管那么多?”

诸如此类的视频还有很多。“你不结婚不生孩子我愁晚上睡不着觉。”“睡不着觉就找个夜班上。”

“你结婚了,生孩子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我就纳闷了,到底是谁给你下达任务了?”

此类视频在网络上的浏览量都非常之高,当代年轻人的“神回复”也一度在短视频平台成为了流行热梗。

但是此类视频能在网络拥有如此高的热度,这背后代表的是当代年轻人对于“不婚不育”的高度认同。

大多数父母都还保持着“传承香火”传统思想,认为孩子必须要生孩子,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家族的血脉传承下去。

甚至有些极端的父母认为,不生孩子就是“自私”。对此许多年轻人表示:“醒醒!清朝已经灭亡了!你家没有皇位要继承!”

多数年轻人不惜与自己的父母吵架也要表达自己不婚不育的想法。有谁愿意跟自己的父母吵架呢?他们不结婚不生孩子难道仅仅是因为不想吗?

这背后的原因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对传统观念的不认同

上述我们说了,大多数的父母都有着“生孩子传承香火”的传统思想。他们认为人的这一生必须结婚生孩子,不然人生是不完整的。

有些父母开始三天两头的催婚催生,搞得孩子苦不堪言,甚至还传出了孩子被父母的催婚逼的跳楼轻生的新闻。这真的是父母们愿意看到的场景吗?

当代年轻人并不认为“人必须要结婚生孩子”

当代年轻人生在新时代,长在新时代,接受的是新时代的教育,他们眼界开阔,有更高的向往和追求,并不将“结婚生子”当作人生的“必需品”

他们崇尚自由,不愿意将自己困在家庭之中。

人生在世几十年,他们更愿意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不想劳劳碌碌的结婚生孩子再将孩子抚养长大,等到想放松了,却发现自己已经老了。

有些人说这是“享乐主义”,但是却有人反驳说:“不结婚不生孩子是享乐,那结婚生孩子就代表痛苦是吗?”

当代年轻人将“赚钱”视为第一目标。有些年轻人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起了打算,甚至有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挑选起了养老院。

他们现在努力的赚钱攒钱,等老了时,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住进养老院,过悠闲生活。也有年轻人表示等自己赚够了钱就辞职到处旅游。

当代年轻人并不认为“血脉传承”很重要,他们认为有结婚生孩子的时间还不如自己现在努力打拼,做出点成就,说不定还会被后人记住。

像我国的诗人李白,他的名字流传千年,是因为他创作了许多名词绝句。而李白有几个孩子,他的孩子又叫什么,却鲜少有人知道。

与其说当代年轻人是“享乐主义”,不如说他们是将自己摆在第一位。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好好生活,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血脉传承”。

经济压力巨大

当代年轻人不想结婚生孩子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压力大。现在车价、房价不断上涨,让年轻人们对婚姻望而却步。

许多已婚已育的家庭也是被房贷车贷压的喘不过气。不仅是车贷房贷,还有家庭日常生活开销以及养育孩子的费用。

在现在,养育一个孩子并不像以前那样只要吃口饭就行,现在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非常之高。

婴幼儿时期的奶粉、尿不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要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等等,这都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一个重担。

有数据表明,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将一个孩子养育到成年需要一百多万,像西藏这种较为偏远的地区养育一个孩子到成年也需要将近三十万。

更何况有些家庭不止一个孩子。这高昂的费用有几个家庭负担的起呢?

不仅如此,夫妻双方还要共同赡养四个老人,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话压力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的收入远远抵不上开销。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是夫妻紧紧巴巴过日子,要么是减去一些非必要开支。

但不管如何,结婚之后都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敢生孩子。

因为这几年疫情的原因,使得我国有不少企业遭受重创,为了节约开支,许多企业开始裁员,而一些小型企业甚至直接倒闭。

这就使得我国的就业岗位减少,就业竞争增加,薪水也开始下降。这就导致了我国有许多人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有一些人找不到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不敢结婚生孩子了。大多数人都在为工作奔波,哪里还有时间顾得上结婚生孩子呢?

女性思想的解放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是过去一直对女性的教育。在父权社会的主导下,产生了一些压迫女性的思想。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认为女性的任务就是生孩子。但是现在,女性和男性受到平等的教育,女性的思想也开始解放。

她们不再依附于男性,而是变得独立自主。她们致力于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想成为一个只会带娃的家庭主妇。

现在,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成功女性的身影。而且在生育方面,女性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在工作中,女性在应聘时总会受到一些歧视,因为企业怕招到已经怀孕的女员工。入职之后工作不了几天就要休假生娃。

有些企业甚至直接表明不招女员工。就算已经是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了,休完产假再回来,你会发现你在公司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职场上,女性的生存空间本就不多,生娃更加会挤压女性的生存空间,所以现在的职场女性根本不想生孩子。

生孩子对女性身体带来的伤害更是巨大。女孩子大多爱美,谁不想拥有漂亮的脸蛋和好的身材呢?

但是生娃会让这些统统都消失,在怀孕期间,因为激素的变化,一些女性脸上会长斑,肚子上会长妊娠纹,甚至心理上也会出现问题。

在生产之后,身材也难以恢复。在生产之时,女性还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这些身体上的痛苦都让女性不敢生孩子。

有一部分女性甚至对婚姻失望。在社交平台上,我们有时会看到丈夫家暴妻子的新闻,也时常能看到“丧偶式带娃”的景象。

当代年轻人大多都是在这种家庭模式下生长的,她们看到了自己母亲在家庭中所受到的伤害,所以很多女性对婚姻失望。

更何况现在“离婚冷静期”条例的颁布,更加让女性不敢结婚,更别提生孩子了。

女权主义的觉醒也让不少有心人钻了空子。有些人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极端言论,经过不断的传播,使得我国男女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现如今,我国男女对立日益严重,谁也看不上谁,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怎么还会想结婚生孩子呢?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往大城市发展。但是在大城市的青年男女们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反而他们更加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人。

因为人口的流动造成了一二线城市女多男少,三四线小城市男多女少的局面。这让双方都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自己已经如此优秀,谁也不愿意放低条件。

而且有些落后的小城市甚至保留了“重男轻女”的老思想,这让女性的出生率大大降低。这样一来,男性更加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解决生育率下降的办法

生育率的不断下降让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官方推出了三胎政策。可谁料,政策一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嘲笑。

二十多年前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相信现在还有不少人记得,有些地方仍然贴着“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横幅。

那时还发生了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许多孕妇被强行带到医院流产,也有许多人在生下一个孩子以后就被强制结扎。

现在因为出生率的不断下跌,又鼓励人们多生,有不少人觉得讽刺,在社交平台上直言道:“凭什么你说生就生啊?”

现在年轻人不婚不育的想法越来越坚定,官方也为此头疼。那么如何才能让当代年轻人改变想法呢?

首先应该从经济方面入手,减轻人们的经济压力。可以适当增加购房、生育补贴,或者是适当降低房价。

其实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放生育补贴,有的地方会一次性发放两到三万元的补贴,但是这些补贴也只能暂时缓解一些压力,想要真正缓解压力还远远不够。

大多数地方也没有购房补贴,房价也是高的离谱。

所以要么下压房价,要么增加购房补贴,解决了年轻人一部分的经济压力,他们才有精力想生孩子的事。

还可以从人们的就业问题入手。因为疫情的冲击,许多人还找不到工作。

而现在的社会环境让许多企业开始“压榨”员工,许多员工还要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

应当改变这种现状,年轻人们才会想生孩子。当代年轻人不想生孩子的想法,是由整个社会造就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原因。

现代社会的种种原因让年轻人们放弃了生孩子。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根源入手,而不是不断的催生,不断的批判年轻人,这更加会让年轻人产生逆反心理。

从社会的种种问题入手,才是解决当代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根本方法。解决了年轻人的种种后顾之忧,他们自然愿意生孩子了。

希望我国能早日解决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让年轻人敢生、想生孩子,早日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延伸阅读

生育率下降不能只说是社会发展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难以置信!浙江电力局长竟是间谍,被抓时大喊:我可是美国人

难以置信!浙江电力局长竟是间谍,被抓时大喊:我可是美国人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3-09-24 18:51:44
不冷静!古斯托是切尔西队史第3年轻的英超红牌球员

不冷静!古斯托是切尔西队史第3年轻的英超红牌球员

直播吧
2023-09-24 23:05:07
亚运开幕式李倩美出圈,不敢相信这个裙子,竟然重达100多斤

亚运开幕式李倩美出圈,不敢相信这个裙子,竟然重达100多斤

山野下
2023-09-24 12:45:20
这条裙子100斤重!开幕式上她化身成一点绿,美如画

这条裙子100斤重!开幕式上她化身成一点绿,美如画

环球网资讯
2023-09-24 08:34:12
纳赛尔回应梅西:我们进行了庆祝,但球场举办仪式对法国来说很敏感

纳赛尔回应梅西:我们进行了庆祝,但球场举办仪式对法国来说很敏感

直播吧
2023-09-24 16:13:04
不远万里而来,面对如此热烈的欢迎,叙利亚代表团显然有些惊讶

不远万里而来,面对如此热烈的欢迎,叙利亚代表团显然有些惊讶

运动盛典
2023-09-24 16:12:09
台媒曝大S现身街头,剪齐耳短发似臃肿大妈 ,网友:坐完月子了?

台媒曝大S现身街头,剪齐耳短发似臃肿大妈 ,网友:坐完月子了?

心墙小评
2023-09-23 09:19:57
冯绍峰景甜官宣!女子回应晒出合影

冯绍峰景甜官宣!女子回应晒出合影

娱情挖掘机
2023-09-23 12:44:30
@海淀邻居!北京等多地已出现!看到请立即远离......

@海淀邻居!北京等多地已出现!看到请立即远离......

海淀这些事儿
2023-09-24 20:49:36
告别皇马!莫德里奇离队,加盟迈阿密国际,投奔梅西,沙特也想要

告别皇马!莫德里奇离队,加盟迈阿密国际,投奔梅西,沙特也想要

夏侯看英超
2023-09-24 17:35:30
手机品牌的成立时间!

手机品牌的成立时间!

宏宏饼干屋
2023-09-24 16:16:40
冯小刚病情恶化卧病在床,身价20亿却放弃治疗,徐帆含泪说出实情

冯小刚病情恶化卧病在床,身价20亿却放弃治疗,徐帆含泪说出实情

王小姐的时尚穿搭
2023-09-24 15:30:17
9月21日,雷佳音被曝大瓜!

9月21日,雷佳音被曝大瓜!

巷子娱事
2023-09-23 10:44:09
54岁的邓文迪真的是越老越妖!身穿吊带睡衣慵懒迷人

54岁的邓文迪真的是越老越妖!身穿吊带睡衣慵懒迷人

陈皮糖77
2023-09-10 14:31:56
印度第一夫人:17岁嫁给莫迪,被迫禁欲54年,天天带12个保镖放牛

印度第一夫人:17岁嫁给莫迪,被迫禁欲54年,天天带12个保镖放牛

红心九
2023-09-22 15:21:02
亚运会开幕式8位护旗手,为何唯独他没有正面镜头?

亚运会开幕式8位护旗手,为何唯独他没有正面镜头?

元芳有看法
2023-09-24 18:15:44
“退休”久居日本,状态越来越差,55岁的郑伊健背后资产可不简单

“退休”久居日本,状态越来越差,55岁的郑伊健背后资产可不简单

有你的一天天
2023-09-24 16:14:02
事关中央重大战略!这场开了两天的高规格会议,有深意

事关中央重大战略!这场开了两天的高规格会议,有深意

政知新媒体
2023-09-23 19:42:28
香港老牌幼儿园因招生人数不足宣布逐年停办,曾被家长视为“神级幼儿园”

香港老牌幼儿园因招生人数不足宣布逐年停办,曾被家长视为“神级幼儿园”

界面新闻
2023-09-23 09:21:46
苏联的疯狂实验计划:让女人和黑猩猩杂交生孩子,过程非常残忍!

苏联的疯狂实验计划:让女人和黑猩猩杂交生孩子,过程非常残忍!

一更历史
2023-09-10 23:20:52
2023-09-24 23:12:49
历史求知所
历史求知所
历史并不枯燥。
2467文章数 637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将军履新职 一人曾任舰载航空兵部队司令员

头条要闻

两位将军履新职 一人曾任舰载航空兵部队司令员

体育要闻

亚运首日中国狂揽20金 张雨霏双冠王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科技要闻

李斌没听劝

汽车要闻

优化13项体验 腾势N7首次进行OTA升级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游戏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山东聊城:女孩在石墩之间蛤蟆跳 动作轻巧娴熟 网友:真厉害 但也要注意安全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亚运会开幕前,外媒公布S赛上路等级:369登顶S级,晒哥才B级?

旅游要闻

江浙沪最适合自驾地方,有山有水有草原

公开课

生产一架歼20只需8天?央视高调曝光生产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