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致利己主义”这个词自从被钱教授提出来以后,就频繁被提到,使用目标对象,当然也就是当代的大学生、名校研究生、博士生。
近日清华大学内近300名女博士搬宿舍的事情,在网上引发了一定的关注。
事情很简单,大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清华大学单身公寓紫荆16号楼要修缮了,需要住在其中的学生提前一年搬离,如果要是有更好的去处,也就罢了,关键资源有限,近300个女博士被安排进入2~3人间。
并且是临时通知搬离,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从单人间搬到2~3人间,很多人表示不能迅速适应,另外入住以后安置了很多大件,补不好搬家,财产损失要如何算等等。
女博士呢也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法:延迟修缮,2年后毕业以后,再安排修缮;安排单间宿舍,才能搬离公寓。
估计也就能争取个第二条,因为据悉紫荆公寓修缮费用高达2.3个亿,延期2年是不太可能的。
其实特别简单,这些女博士就是不满意2~3人间,如果从一开始学校安排的是单身公寓,那就没有这一系列的抱怨了。
网上的两种声音
网上有两种声音存在:
一种是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学校要修缮房子,反正是住不下去了,那就搬离啊,还能因为你的反对,延迟修缮不成?这么精致利己的吗?
还有一种声音是:博士生要求单间不过分,而且读到博士,很多都是拉家带口的,住多人间实在是不方便。为什么留学生都是单身公寓,人家清华女博士要求一个单间,不过分吧?
不知道是不是有故意引战的嫌疑,不过说到留学生,留学生在我们本国的高校待遇确实好,不仅住宿条件好,还有奖金可以拿,而且门槛也低很多。
国内学生想要进入名校,那要过五关斩六将,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基本上能够进入名校的都得是学霸级别的,能够进入清华北大的,那就是学神了。
国外留学生申请进入国内高校,还是相对来说容易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有钱人会把孩子弄成外国籍,以后轻松进高校。
这里要讲一句题外话:国内高校为什么那么重视留学生呢?为了招录留学生,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等于花钱让人家读国内名校。
因为在QS排名中,有一项是“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除了在学术方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招录留学生。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聊,大概就是可以吐槽,可以嘲讽,可以呼吁,但是改变不了现实状态,至少目前是。
博士生要求单间,过分吗?
在清华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博士生也不是一定就是单间,男博士双人间还是很常见的。
当然了留学生肯定是单身公寓了,这不用怀疑,国内高校基本都是如此。
可在高等学府,博士要求单间,这一点都不过分,这和精致利己没有什么的关系吧。
其实博士生半路搬家,肯定很苦恼,确实有很多大件要搬动,可能因为搬家就不能用了的电器,也是存在的,而且过去一半的时间精心布置的小窝,虽然面积小,但是心血都在,不想搬家也正常,尤其是不想搬到2~3人间。
不过困难摆在这,宿舍要修缮,肯定要搬离,延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最合理的方法还是准备单间吧。
留学生可以有单身公寓配置,国内的高材生不追求单身公寓,追求单间总是可以的吧。
教育资源不应该倾向于国内的学生吗
如果没有留学生的高配,国内高材生的低配是没有人反对的。
大学宿舍,双人间能住、四人间能住,普遍存在的八人间也能住。
但是留学生配置单身公寓、奖学金,我们从小到大,凭本事学习、一路考过来的学生,也得配,不能比人第一等吧。
不管国内高校追求的什么排名,总是优先对待外来人,亏待自己的孩子,这就好比我们这一代父母,过于好面子,总是亏待自己家的孩子,而那个来家里做客的孩子“称王称霸”,结果培育出来的孩子没有一点主人翁的精神,甚至从根子里崇洋媚外了,认为外国什么都是好的。
搞世界排名也好,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也罢,别太把留学生放在高位,把国内学生的诉求放在一边,不管不问,这对良好风气的形成没有好处。
不求比留学生优待,至少国内的同校的学生不能比留学生低一等吧,这个要求总不过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