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家庭最大的危机:家长越焦虑,越不“认命”,孩子越躺平

0
分享至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每次和身边的家长聊天,只要话题和孩子有关,一定会有无数焦虑的声音——

文化水平一般的父母,觉得自己不会教,很怕孩子全班垫底;

孩子成绩不错的,父母却担心上高中比不过人家;

已经读大学的孩子,文科专业,父母又觉得毕业后不好就业,一直唉声叹气……

真怕待久了,家有初一学生的我分分钟要怀疑人生。

焦虑,这个一直潜伏在家长群的词,反映出当代父母养育孩子最痛苦、纠结的现状。

多少父母迫切渴望用自己的资源、财力为孩子铺垫一条康庄大道,指望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却无奈地发现:越紧张,越使劲,孩子越没有动力。

宁可摆烂躺平,也不愿配合父母的步伐。

这问题,究竟出在哪?我们做父母的,又该如何智慧育儿,真正陪伴孩子长大?

是时候来正视这个尴尬的教育现状了。

中国父母,普遍都有教育焦虑

人民大学学者曾在“双减”后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孩子的学业负担确实降低了,但父母的焦虑症状明显上升,增幅约12.8%。

当初“鸡娃”风盛行,许多父母想尽办法、倾尽所有帮助孩子找资源,不让孩子“输”给别人。

如今失去了“鸡娃”的渠道,孩子一下子变轻松了,可压在父母肩上的担子却变得更重。

就像网友说的,本来“读好书——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有好的生活”是大部分普通家庭成本最低、概率最高、方法最可靠、规则最公平的路径。

一旦孩子学习状态不好,考试不理想,一连串毁灭性的念头接踵而来。

永远不满孩子的现状,总在担心孩子不如别人,害怕孩子未来没有更好的出路。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中,上海妈妈宝妮全职在家,刚开始对女儿的教育要求并不高。

可女儿一上幼儿园,看到其他同龄人小孩会的东西比女儿多很多,情绪一下子崩溃了,觉得比自己不会还令人紧张。

为了不落后别人,宝妮开启了“鸡娃”模式。

每天要求女儿长时间练习小提琴,站姿不对会立马纠正女儿。

女儿只要弹错一个音,她就火急火燎地在身旁大声呵斥。

不允许女儿休息,连5分钟都不行,一门心思想女儿能顺利考上知名学校。

很多次,家人都觉得宝妮离“精神分裂”不远了,甚至还找心理医生想帮宝妮一把。

但宝妮一想到备考时间紧迫,万一女儿没考上,后面的路更难走,她就忍不住大吼大叫发脾气。

很多和宝妮一样的父母,之所以深陷“焦虑”这样的负面情绪中。

很大程度是觉得自己能给孩子提供的东西远比过去的多,孩子没理由会输给别人,只要自己再看得紧点,孩子一定能比现在更好。

只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孩子的成长,不是光靠父母使劲就行。

相反,父母的紧张兮兮、焦虑暴躁,成了孩子生长的坑,毁掉孩子的生命活力。

父母越不“认命”,孩子越摆烂、躺平

前不久回乡下,意外得知表哥的初三儿子辍学在家,整天窝在房间里玩游戏,足不出户。

印象里,这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不错,就是父母管得严。

别的小孩天天到处撒泼打滚,他早早被逼着认字、看书,背英语单词。

为了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表哥花钱把他送到镇上读私立学校,周末还联系私教给他上辅导。

因为迫切希望儿子能考上好学校出人头地,改变农民后代的命运,表哥拆迁拿到的钱,舍不得自己花,全投资到儿子身上。

只是没想到,倾尽一切“逼”孩子成才,结果和预期完全不一样。

没什么休息时间,结交不到朋友的儿子,在私立学校变得很不适应,常常假借参加社团活动跑去网吧玩游戏。

后来被班主任发现后叫家长,表哥震惊不已,无法相信这是事实。

见东窗事发,孩子也不藏着掖着,直言“受够了这种生活”,不想读书,讨厌上进,只想当个废人躺在家里。

如今,表哥怎么劝也劝不动,只能任由儿子在家无所事事,浪费人生。

这,不是个例。

作家刘娜分享过自己好友女儿的经历,那是一个单亲妈妈,坚强、努力,却亲手把女儿推向抑郁症的深渊。

独自拉扯女儿长大,这位妈妈很想证明给前夫看,给外人看,所以把全部的期待都强加在原本活泼、灵动的女儿身上。

给女儿报这样那样的补习班,逼她学这样那样的特长,要求她必须每次考到班级前三。

女儿要是抗议不满,妈妈就情感绑架:“我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容易吗?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就在她以为女儿高考后有机会去哈佛深造时,女儿突然对学习没了兴趣,对一切都提不起热情,目光呆滞,动不动就掉眼泪,还扬言要自杀。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如愿照着父母设计好的蓝图蓬勃生长。

当他们被上紧发条,按部就班的时候,就注定变成父母手中的木偶,一举一动只能任凭别人操纵。

孩子何尝没想过反抗?毕竟他也有自己的意志、认知和想法。

只是父母的强势、压迫,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时间久了,他就放弃挣扎,放弃自己了。

父母的远见和智慧,在于放平心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文·马歇尔说过:

“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我们不应该怪花,而是从自己的种植等方面寻找原因。”

如果孩子的成长和原本的预想不同,这可能跟孩子无关,问题根源在于父母。

父母爱孩子的热情和心意,这毋庸置疑。

但孩子未来的造化,其实充满不确定性,不是父母想怎样就会怎样的。

想起北大教授丁延庆在育儿道路上的“无奈”和“吐槽”,多少父母看了感同身受。

作为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的神童,丁教授一直是别人眼里的佼佼者,就连妻子也是北大毕业的精英。

偏偏女儿丝毫没继承到他和妻子的优秀基因。

刚开始上小学,本想着周围的同学都是学霸,多少能被带动和影响。

可无奈,女儿实在太平庸了,一入学就跟不上进度,还被其他同学狠狠碾压,考试不及格更是家常便饭。

很多时候,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知识点,女儿愣是没听明白,让他只能一遍遍不断揉碎来讲。

和大部分望女成凤的父母一样,丁教授一度想要把女儿培养成学霸,和自己一样考上北大。

然而事实证明,“女儿95%以上的概率上不了北大。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

他教孩子向天改命,奈何女儿却教他学会认命。

听起来似乎很无奈,但仔细想想,这才是高层次的父母该有的姿态和智慧。

不要总想着给孩子打鸡血,逼他快快成长,而是正视孩子的现状,接受他的平凡和普通。

这种无条件地理解和接纳,不是放弃孩子,选择躺平,而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让成人世界的焦虑感压垮孩子的心灵。

孩子未来的路,还没走到五分之一。

就算他现在还没有惊人的成绩、过人的表现,也要放平心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许多教育方法都在教父母学会读懂孩子,和孩子沟通。

但最根本的关键,是父母有必要看远一点,用未来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现在的世界,给孩子最好的兜底支持。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在《自主教养》中讨论过一个问题:

“父母为什么养育孩子?”

在他看来,搞清楚这个问题,比为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好父母更重要。

见过各种各样在育儿问题上焦虑过、混乱过的家庭,他总结出这样的答案:

“养育,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

不要妄想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要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相信,这是帮助你从育儿焦虑中解脱的真正的父母之道。”

从今天开始,放下固执的念头,粉碎不切实际的奢望,踏踏实实回归到养育孩子的初心。

理解孩子的特点,接纳他的一切,相信孩子展示出来的自有意义。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自如、淡定地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和孩子努力一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停下车将妻子抱进屋,急急忙忙关门拉窗帘:我在工地上好想你

男子停下车将妻子抱进屋,急急忙忙关门拉窗帘:我在工地上好想你

培大看众生
2023-09-13 08:17:58
男生快感程度对照表

男生快感程度对照表

娱乐的宅急便
2023-09-23 06:37:00
山西警察夫妇横死家中,却被查出家产有数亿,北京就有6套房

山西警察夫妇横死家中,却被查出家产有数亿,北京就有6套房

轻松生活
2023-09-14 16:27:28
女幼师和情夫激战6分钟,视频误发物业群大闹:不解散群我就跳楼

女幼师和情夫激战6分钟,视频误发物业群大闹:不解散群我就跳楼

王小乖
2023-08-21 22:15:30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喜欢中国?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喜欢中国?

葛剑生
2023-09-22 14:31:39
再见国米!张康阳没顶住压力,套现12亿,不牺牲劳塔罗

再见国米!张康阳没顶住压力,套现12亿,不牺牲劳塔罗

球文快递
2023-09-22 16:00:37
83分钟绝杀!意甲超级黑马狂飙:开局5轮11分,升至第2,逼近国米

83分钟绝杀!意甲超级黑马狂飙:开局5轮11分,升至第2,逼近国米

侃球熊弟
2023-09-23 04:56:57
男人到了60岁,还有女人想让你“搞”,往往是这四个原因

男人到了60岁,还有女人想让你“搞”,往往是这四个原因

白马惊天剑
2023-09-14 14:54:56
女跑者太惨,隐私部位被咬伤

女跑者太惨,隐私部位被咬伤

跑者排球视角
2023-09-22 07:51:38
我菲律宾人,当地华人情愿让女儿单身,也不愿她们嫁给本地男人

我菲律宾人,当地华人情愿让女儿单身,也不愿她们嫁给本地男人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3-09-20 21:03:00
机场偶遇贾静雯一家四口! 她本人个子不高非常瘦,脸很小很秀气

机场偶遇贾静雯一家四口! 她本人个子不高非常瘦,脸很小很秀气

甦正正
2023-09-22 18:30:33
携带40亿巨款潜逃美国,收到中国的传票却称自己生重病无法回国!

携带40亿巨款潜逃美国,收到中国的传票却称自己生重病无法回国!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3-09-22 23:11:05
两国交恶,加拿大承认监视印度外交官,莫迪能咽下这口恶气?

两国交恶,加拿大承认监视印度外交官,莫迪能咽下这口恶气?

新民晚报
2023-09-22 18:27:36
蒋介石无法释怀的悬案:中共跨千里送百万美钞,他层层封锁成徒劳

蒋介石无法释怀的悬案:中共跨千里送百万美钞,他层层封锁成徒劳

温读
2023-09-08 13:43:05
1979年,贺子珍终于来到北京,与毛主席留下了最后一张“合影”

1979年,贺子珍终于来到北京,与毛主席留下了最后一张“合影”

稷下花语
2023-09-23 05:30:03
生命垂危!美国德州6岁华裔小男孩被白人男子用棒球棍打成重伤

生命垂危!美国德州6岁华裔小男孩被白人男子用棒球棍打成重伤

最远方
2023-09-22 22:40:42
网友:难怪包租公要来真的

网友:难怪包租公要来真的

熊熊猫联盟
2023-09-22 20:00:25
曝《一念关山》刘诗诗做精修,花200万给一人单独搞,对比图曝光

曝《一念关山》刘诗诗做精修,花200万给一人单独搞,对比图曝光

缘木不求娱
2023-09-22 23:01:35
16岁读博士的神童,祖坟冒了4次青烟,全被他爹妈浇灭了

16岁读博士的神童,祖坟冒了4次青烟,全被他爹妈浇灭了

新动察
2023-09-22 09:46:14
美国大举进口中国废弃食用油

美国大举进口中国废弃食用油

环球时报国际
2023-09-23 07:36:05
2023-09-23 14:36:49
新东方家庭教育
新东方家庭教育
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4908文章数 258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教育部传来消息,首次对“校园预制菜”表态,家长拍手叫好

头条要闻

李在明中断为期24天绝食 开始接受治疗

头条要闻

李在明中断为期24天绝食 开始接受治疗

体育要闻

C罗:都说我完了,但我证明了那是假的

娱乐要闻

76岁汪明荃穿羽毛裙亮相 气质极佳

财经要闻

身家缩水90%,许家印在忙什么?

科技要闻

不是所有科技,都会走向“《奥本海默》式”结局

汽车要闻

搭载灵犀智驾2.0 宝骏云朵灵犀版于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教育
旅游
健康

艺术要闻

用创新颜料打开艺术新世界——“她世界·元宇宙林颜歌艺术展”开幕

房产要闻

首开沙河高教园地块案名疑似「梧桐星宸」

教育要闻

教育部:预制菜不宜进校园

旅游要闻

柬埔寨不夜城 富人的天堂女孩的"噩梦"

防猝死,要远离不良生活方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