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滨”纷多才③ | 地标性研发生产基地启用,致力高值医疗器械“中国制造”

0
分享至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

  滨湖区作为无锡市重要的科创策源地,全面布局“543”产业体系,科学谋划“五湾五城”产业空间,利用产业独有优势,紧抓产业链和人才链相互促进,以产业创新带动人才引进,以技术发展推动人才培育,以结构优化促进人才结构优化,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滨湖区委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刊发无锡滨湖“543”产业系列报道《“滨”纷多才》专栏文章,探究如何做实做细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工作,加速提升产业能级和经济支撑力,助推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

  作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命健康产业是无锡市滨湖区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领域,更是滨湖聚焦产业创新、构建“五湾五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生命健康产业厚积薄发,在太湖之滨闪耀璀璨星光。加码政策支持、精准延链补链、营造一流生态……一批生命健康产业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项目在滨湖 “落地生根”,逐渐“开花结果”。

  位于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的健适医疗无锡研发生产基地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进行微创外科、血管介入(包括神经介入、心脏介入及外周介入)等高值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由健适医疗器械(无锡)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50亿元,一期投资14亿元。

  基地全景设计图;图片说明:健适医疗无锡研发生产基地全景设计图。目前一栋创新中心、两栋研发生产楼已投入使用。

  2022年11月,基地正式启用创新中心大楼。在健适的发展蓝图中,这栋建筑将成为企业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中心和临床培训中心。

  创新中心实景图;图片说明:创新中心实景图。外观运用大量的圆弧和曲面设计,整体极具“未来感”。

  从"造得出"到"用得上"

  致力于造福患者

  走进创新中心大楼,微创外科手术实验室和介入手术实验室跃然眼前。通过高度还原的医院手术室的环境,为国内的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前沿的临床培训。

  “这里可满足微创外科、各类血管介入和心脏瓣膜置换等多种手术的培训需求,年培训能力预计可达到7000人次。” 据健适医疗介绍,“除了实验室,我们还配备了可容纳150人并进行实时手术转播的专业会议厅和各类培训会议室,每年也会开展大量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创新中心内部图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推动高值医疗器械从"产品造得出"过渡到"患者用得上"至关重要。短短三年多时间,健适医疗在某些细分产品领域已有一定的技术突破。例如,健适研发了国内首批上市的智能电动腔镜吻合器;其自主研发的外周介入明星产品"紫杉醇药涂巧克力球囊"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神经介入业务的进口产品均在2022年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在神经介入(即脑卒中,包含脑梗和脑出血等疾病)领域,健适拥有第一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取栓支架,并且引进了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这是第一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血栓抽吸系统,2022年已经完成技术转移和国产化。

  健适研发的“安志”智能电动腔镜吻合器是国内首批上市的智能电动腔镜吻合器

  健适正是希望通过规模化、国产化,提高产品的高性价比,并大力推广创新的术式,加速惠及患者。以微创外科手术为例,微创手术有诸多益处,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感染风险小等等。但国内微创手术的渗透率还只有45%,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医疗的人才队伍不足。因此,健适通过无锡创新中心积极与医院、医生合作,为医生提供微创外科、介入心脏瓣膜置换等创新术式的临床培训,加速赋能医者,从而加速惠及患者。

  从“引得来”到“留得住”

  营造人才强磁场

  在健适的发展规划里,创新中心在为国内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丰富临床培训的同时,还兼顾深入了解国内临床需求。目前已与上海胸科医院成立“联合数字化实验室”,积极开展医工合作项目。

  以需求为出发点推动产品研发,人才是重要一环。根据公司介绍,自落地滨湖以来,公司通过全球研发中心吸引优质的技术人才,不断引进市场高端人才,结合一流的管理体系,建立起从优秀应届毕业生到资深行业专家等多层次、多样性的人才队伍。目前,健适无锡现有员工近300人,其中博士学历3人,硕士学历50人,本科学历超百人。

  “吸引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一个也不能少。”公司介绍到,“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度高、资金聚拢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我们既需要专业人才,也需要复合型人才。其中,研发专业类人才因为培养周期长、属于刚需等问题,更为稀缺。”

  得人心者得人才,引才关键在引心。在健适看来,光靠企业自身的吸引力远远不够,有各类人才政策的加持,才能对人才形成强磁场:“我们的研发总监获得了2022年‘滨湖之光’创新领军人才的称号,人才和所研发的项目共获得了30万元的资助金额,这对他留锡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增强了信心。”

  太湖之滨,人才荟萃。既然万万不可“一引了之”,如何让人才落得更安心?作为政策受益者,健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供参考:“或许可以出台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的更大力度的个税减免、人才补助、购房补贴等政策,使人才的获得感更强,让人才留在企业服务当地,为企业后续发展积蓄更多能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宗祺 李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日报交汇点
新华日报交汇点
你我在这里交汇
34201文章数 165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